评德剧《我们的父辈》:时代的人质

2013年05月31日17:26  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林楚栋

  鉴定对象:德剧《我们的父辈》

  从现实角度来看,战争并不是挥斥方遒指挥千军万马的单一事件,而是由亿万个家庭的苦难所组成。当国产抗日剧“手撕鬼子”时,德国的二战迷你剧《我们的父辈》却交上了一封掷地有声的答卷。 

  一场战争之后,胜者留其名,而败者往往被湮没在历史的废墟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诸如《兄弟连》、《父辈的旗帜》之类反映二战肌理的影像,以盟军为主视角的影视作品非常多,但长期以来却很少能看到以战败国为主视角反映战争的作品,《我们的父辈》填补了这个空白。有别于美式主旋律的战争电影,《我们的父辈》主题更贴近现实,以五个德国年轻人的不同人生轨迹来还原战争中大部分普通德国人的遭遇,五线并进的叙事形散神不散,让战争中德国人的自我审视更加立体和多面,而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使得这种审视和反思上升到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层次。 

  《我们的父辈》在拍摄之前,进行了为期八年的前期考察,用翔实的史料为这部电视剧打下深厚的根基,并在此基础上还原战争的真相。故事中,哥哥Wilhelm上尉从斗志昂扬的指挥官转变为厌战的逃兵,而弟弟Friedhelm从最初对战争存有怀疑的士兵变为杀人机器,最后选择自杀,两人心态的细微转变均非常明晰。这一切的挣扎和痛苦并不是触不到的历史,更不是传说,因为这是德国人父辈的真实经历。让人不得不感叹,个体是时代的人质,在时代面前,被绑架的个体完全没有能力加以抵抗。 

  个人的命运与时代是紧密联系的,从一个普通人的身上,我们便可获知时代的信息。《我们的父辈》引发了普通德国人对历史真相的再次认知和对自我的审视。《我们的父辈》也给国内战争剧树立了一个榜样,当那些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抗日神话剧充斥荧屏时,我们是不是该扪心自问,是不是仅仅把战争和历史当成了一件廉价的消费品?是不是忘记了什么是真实的战争?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