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报:剧集品牌怎样延伸?

2013年05月31日19:07  综艺报

  文/徐江

  娱乐产业,最不可靠的就是过去,最轻浮的,也是人们深爱的正是“资本”……

  如果有人说,是剧集收视率支撑了娱乐业作为一个“行业”存在的必要性,而非靠爆料和做明星名字加法、把观众哄进放映厅的票房在支撑着整个娱乐产业——不管别人承不承认,反正我是坚决承认的。

  内地艺人主要的捞金与成名舞台,都是剧集。拍电影好多时候不过是为了圆一个“当彻彻底底明星”的梦想。可惜本土电影在这20来年确实不太给力,以至于现在有的热情观众,作为“消费者”评价电影时,也甘愿放弃“好”“坏”标准,去谈论大卖。这样一个极不正常的、对电影的认证思维,显然也很难催生传诸后世的精品。所以,大家对于影视的需要,也只能寄托在电视剧上。

  像所有“做大”以后的产品一样。电视剧占据了人们文艺消费的主流位置后,也有一些颐指气使和骄傲。比如业内越发不拿小编剧当“干部”或“干粮”(其实任何一个大编剧都是从小编剧时代忍辱负重长起来的),比如怎样面临对名牌的二度价值开发⋯⋯后一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拍摄续集,最笨的办法是“照虎画猫”,都面临各自的难点与教训。

  比方说郭宝昌的近作《大宅门1912》,虽延续了《大宅门》的架构与气韵,但因为原作已经拍到了1960年代,所以这一部只能算是“外篇”。情节上怎么不与前作起冲突,怎么又在旁逸斜出时保住人物既有的性格特征,这都是考验编剧和导演工夫的。请哪些目下当红的艺人出镜,这倒是次要的小节了。又比如《新编辑部故事》,虽然声称不跟着前作走,虽然导演努力想从1990年代的“穷贫”升级到当下的“真二”,但剧集的人物类型搭配,显然还是能看到若干前作的影子,只是“贫”与“二”的内涵与观赏度相差悬殊,电视观众与生活中的“二”们,在趣味上实在很难对接,剧集开播后口碑上走麦城,自然也就成了“必须的”。续篇太难拍,由此也可见一斑。

  “照虎画猫”说白了就是克隆、复制。不管是不是同一家公司投资的,只要某部戏成功,再照原样来上一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红了以后,紧接着又拍了《军歌嘹亮》,后者成了孙红雷最不受观众待见的一部戏。记得当时有媒体总结,说孙红雷演得不好,是因为他没有当兵的经历。可后来《人间正道是沧桑》人家就演得很好,你总不能说孙红雷逆生长了吧。要让我猜,关键可能还是在投资人和导演。因为看到某些桥段,我都能想象他们可能会对那时还没成“戏霸”的孙红雷说:你就照着石光荣的路子来吧,别演自己的路子。遇到这种情形,一个敬业的新人,恐怕就只好朝着网上挨砖的轨道一路狂奔了。孙红雷当然不是第一个受委屈的大明星。比他更早,恐怕还有《上海人在东京》的陈道明。

  名牌电视剧集的品牌线是最难延伸的。因为它很难根据老板或导演想要的效果,逆着去推演和构想。偏偏有些投资人和导演,却愿意这样自信着去硬来。这些自信,有的来自多年的业内成功,有的则来自资本。可是娱乐产业,最不可靠的就是过去,最轻浮的,也是人们深爱的正是“资本”⋯⋯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