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报:《火线三兄弟》的套拍路数

2013年05月31日19:15  综艺报
《火线三兄弟》在北京影视频道收获了高收视,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票房也达2.68亿元 《火线三兄弟》在北京影视频道收获了高收视,电影《厨子戏子痞子》票房也达2.68亿元

  文/刘爽 赵国红

  近日,由管虎执导,刘烨[微博]、张涵予[微博]、黄渤[微博]三大金马影帝主演的电视剧《火线三兄弟》在北京影视频道收官。短短12天时间里,其创下了单集最高收视率突破8个点的成绩。相关人士透露,该剧将于6月中旬上星,目前发行情况看好,首轮黄金档有四家卫视、“非黄档”三家卫视播出,二轮销售也在进行中。

  《火线三兄弟》, 百度关键词相关搜索结果约130万个。引发关注和热议的不仅是导演和三位主演的强大阵容,更因为这部电视剧与此前在院线上映的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以下简称《厨戏痞》)是“一母同胞”。原班人马同时套拍,电视剧和电影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影、剧同时运作

  《火线三兄弟》制片人应萝佳告诉《综艺》,她最初是从知名作家、编剧郑万隆那里获知《火线三兄弟》项目的题材创意。于是,她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后来电视剧的主投资方——北京春天融和影视文化公司的负责人杨晓伟,“杨晓伟当即拍板”。剧本由郑万隆和当年《北京人在纽约》的编剧李晓明带领青年编剧刘海、于淼[微博]、周英程共同加工完善。管虎在看过故事大纲后也被激起了创作欲望,他和资方分别找到刘烨、张涵予、黄渤三位演员,大家一拍即合,决定拍摄这部电视剧。

  不少得知消息的业界人士开始议论,能把一位金马奖导演和三位金马奖影帝凑在一起的居然是一部电视剧,为什么不能是电影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最先动心的是管虎,于是,筹划电视剧时他就在思考拍摄电影的可能性。但三位主演的档期能否再次协调?应萝佳说,当时距离电视剧开机时间已经不远,电影剧本还没有任何头绪,最终还是管虎迅速想出了电影的故事创意,并找到编剧董润年一起编写剧本,以较为夸张的电影语言集中主要场景、突显人物特点,获得了三位主演的认同。他们在主动配合档期的同时,还成就了业界议论一时的“零片酬模式”。

  从创意先后来说, 电视剧《火线三兄弟》促成了电影《厨戏痞》, 但二者的运作时间几乎同步;从内容创作上讲,除了历史背景和三位主演相同外,电视剧和电影有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们自己戏称这部电视剧与电影是‘同情兄’的关系,虽非源自同一个创意,可是遇到了相同的人,有了相似的境遇”,应萝佳说。

  “套拍”的好处

  目前来看,这对“同情兄”的境遇还算不错,《火线三兄弟》在北京影视频道收获了高收视,并被称为“靠谱”抗日剧;电影《厨戏痞》票房也达2.68亿元。

  相比时间跨度较大的“套拍剧”来说,《火线三兄弟》和《厨戏痞》的拍摄更能体现规模效益。两部戏同时进行,因此两个团队在工作上也有重合。同样的创作班底,同工种的演职人员可以重复使用,有效节省了调度时间和用工成本。比如,电视剧能请到电影的美术、录音等主创;有些演员在电视剧拍摄中有亮眼表现, 就被选到电影里; 而有些被邀请参演电影的演员, 也被电视剧邀请来客串角色。

  应萝佳说,这次“套拍”最大的好处是让电影《厨戏痞》成功问世。“在我们筹备之时,中国电影市场还没有现在这么好,投资做电影是一场巨大的赌博,没有现在赢面这么大。如果当时没有这部电视剧,只是单独做这么一部电影,我觉得会很难,起码运作速度不会那么快。”另外,《厨戏痞》其实是部带有实验性质的商业电影,管虎和三位主演都希望能在电影上多一些自主发挥,多一种方式去探寻观众口味。“如果没有这部电视剧作支撑,尤其是经济支撑——因为毕竟我们对这部电视剧的盈利很有把握,可能很多投资方,都不会以那么放松的状态给主创们完全自主的创作空间。”

  在推进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众人还提出了导演和三位主演“以片酬入股分成票房”的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减轻了电影前期投入的压力,更改变了原有投资制作的结构,将资金最大程度用于制作,保证了影片质量。而且,制片人可以将重心放在电视剧上,电影就由主创和其背后的专业团队做主,双方各司其职,同时发力。最终收视和票房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套拍剧”的好处。

  尽管电视剧的后期早已制作完成,但团队还是决定先上精短的电影,再上可以反复咀嚼的长篇电视剧。最终电影《厨戏痞》的高票房和高密度宣传,也为电视剧《火线三兄弟》的宣传做了重要铺垫。

  “套拍”是把“双刃剑”

  套拍的好处多,但困难也多,如何安排好有限的时间便是一大难点。如果电视剧不能顺利按期拍摄,就意味着电影的拍摄时间仓促。寻找有效解决方案考验团队智慧,最终,“电视剧起用了多个执行导演,保证筹备工作到位,在实际拍摄时减少了时间成本;第二是让主角们成为电影投资人,他们最终会一起来面对时间问题。”

  剧本也是一个难点,“所幸遇上了对的人。”应萝佳说,“如果没有导演管虎的智慧,没有遇到像董润年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写出让主创有创作热情剧本的编剧,套拍实现不了。因此,怎么才能遇上对的人,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在她看来,套拍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剧本和创作者。“电影套拍电视剧,盈利一般是有保障的,但要明白电影与电视剧的受众不同,在剧本创作和演员选择上尤其要注意;电视剧套拍电影,好处是能让电视剧用到电影演员,做出1+1大于2的效果,但是万一电影票房口碑不佳,电视剧就会面临危机。因此,我建议尽可能做到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风格,让电视剧在借不到电影助力的情况下,仍能完全独立出来。”

  从营销角度讲,“套拍剧”的路数更像是一种“借壳上市”,即借助一种在市场先行推广中实现“闻名效应”的作品,继而再推出另一种形态的同名或异名作品,实现商业价值。其好处显而易见——资源共享,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和营销费用,迅速形成影响力等,但最终能否真正转化为市场的认可和可观的商业效益,还要看作品品质和“套拍剧”的经营之道。目前,很多公司都在尝试做“套拍剧”或“翻拍剧”,尤其是有着高口碑和高票房的电影,往往都会在赚得盆满钵满后做出同名的电视剧。因电视剧优秀而拍摄电影的情况也有但比较少,像《火线三兄弟》与《厨戏痞》这种同时运作的情况就更少。一些“套拍剧”难以赢得观众青睐,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只为了一个现成的“名头”或“噱头”而作,却忽视了内容上的进一步扩充和开掘,或是过度紧缩情节、忽略细节。反之,那些反响不错的“套拍剧”,往往是在恰当时机拍出了“新意”,赋予了前作新的生命。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