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电影《斯托克》满分还是零分?

2013年06月25日17:57  精品购物指南 微博
电影《斯托克》 电影《斯托克》
电影《斯托克》 电影《斯托克》

  撰文/任义

  越狱男“米帅”原创剧本,韩国导演朴赞郁闯荡好莱坞的第一部英语电影《斯托克》用80分钟“一屋子神经病”的前戏铺垫出了一场“恬静少女突变冷血杀手”的惊悚大戏。影片让铁杆粉丝直称大师之作的同时,也引得网友大呼:“朴炫技,你悬个鸟的疑!”

  杀手也遗传?

  电影《斯托克》的结尾是一连串朴赞郁标志性的暴力美学场景,在影片的前80分钟都还是恬静娴淑的女主角印蒂雅·斯托克猛然变身为一个冷血残酷的女杀手,慢镜头下的血浆喷洒和静怡的环境之间的张力让人想起《老男孩》或是《亲切的金子》,只是这一次电影中的人物不再是黄皮肤的韩国人。作为韩国导演朴赞郁的第一部好莱坞作品,《斯托克》又让朴赞郁的铁杆粉丝们过了把瘾,而对另一些观众来说,影片故弄玄虚,实在是太过“形式主义”了。

  《斯托克》的主要故事都发生在一栋屋子内,影片的主要人物只有三个——由米娅·华希科沃斯卡饰演的主角,青春少女斯托克,妮可·基德曼饰演的母亲伊芙琳,以及马修·古迪出演的叔叔查理。很难概括《斯托克》有什么剧情,事实上,影片的前80分钟都可以看做是最后10分钟少女变杀手大转折的铺垫,朴赞郁精心营造了一部充满隐喻的悬疑惊悚片,很少的台词,反复出现的鞋子、脚部、蜘蛛、圆形物体的特写,以及充满了象征感的色彩使用。但是,在这些精彩的人工技巧背后,实在是一个有点让人不知所云的故事,影片似乎在告诉我们,在平静外表之下,斯托克家族其实是一个拥有嗜血杀手本性的暴力家族,从女孩到杀手,斯托克青春期的蜕变正源于斯托克家族的血脉遗传。这听起来的确有点扯,难怪会有豆瓣网友表示影片“为暴力而暴力,0人物纯炫技,一屋子神经病。”

  《斯托克》本不会是朴赞郁的第一部英语电影,朴赞郁本来准备翻拍科斯塔·加夫拉斯2005年拍摄的黑色喜剧《职场杀手》。当这位曾因《老男孩》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韩国导演宣布准备拍摄英语电影时,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剧本递到了他手上——“各种各样的,其中有很多是关于复仇的。但是,在挑选剧本的时候,我还是把自己的目光从西部片、间谍片、科幻片和心理恐怖片上移开了,因为我拍不好那样的电影。”谈到影片的缘起,朴赞郁说道。然后,朴赞郁看到了《斯托克》的剧本,很快就被这个剧本吸引了,“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栋房子内,最主要的角色有三个,妈妈、女儿和一个男人。这三个人有三角恋,有不道德的内容,也有极端的情绪。这是一个讲究冲突、矛盾和情绪的剧本。我就喜欢拍摄这种格局不大,故事怪异的影片。因为在这样的空间和时间里,我能创造出一个小小的世界,把各种情绪都放在里面。另外,我也比较习惯拍摄这样的影片,这能让我的压力小很多。”

  有趣的是,《斯托克》的编剧对喜欢美剧的影迷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越狱》中的“米帅”温特沃斯·米勒,不知是不是因为身材发福接不到好戏,这位普林斯顿英国文学专业的高材生开始了编剧创作,而《斯托克》正是他的第一个正式作品,为了令大家能够专注影片本身,米勒在创作时还特意用了个笔名泰德·福尔克。谈到《斯托克》,米勒将影片描述为“一部家庭题材的心理惊悚片”,还坦承自己受到了爱尔兰作家巴拉姆·史多克创作的小说《德拉库拉》以及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辣手摧花》的影响。

  先不管我们阳光帅气的“米帅”怎么就写出了这么一个黑暗阴郁的剧本,巧合的是,朴赞郁正是希区柯克的超级粉丝,这位学哲学出身的导演正是看了希区柯克的《眩晕》才有了拍摄电影、撰写剧本的念头。而他来到好莱坞拍摄英语电影,除却资金和技术上的原因,还有一个特殊意义,“就是我能更加靠近自己在电影上的启明星——希区柯克。在这里拍摄电影,我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朴赞郁也确实这么做了,从某种角度来看,《斯托克》就像是朴赞郁版本的《辣手摧花》。

  “过瘾”还是“难以忍受” ?

  黑色诡异、血腥暴力、刻意求新,强烈的个人风格……朴赞郁就是那种充满了争议的导演,2005年的《亲切的金子》结束了自己的“复仇三部曲”后,朴赞郁越来越喜欢在封闭空间制造惊悚张力,而他影片的剧情和人物也越来越显得缺乏血肉。围绕着朴赞郁,欧美影评人也形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观点,众多美国影评人对朴赞郁强烈的个人风格赞不绝口,而以托尼·雷恩斯、让·米歇尔·傅东为代表的欧洲影评人则认为朴赞郁的电影“花哨无比,内容空洞”。

  对朴赞郁的类似两极评论甚至在中国的网络也有延续,在豆瓣网上,《斯托克》就引起了一场影迷之间的争论,moviegoer群博作者之一的云中非常推崇朴赞郁的个人风格,发文长篇分析朴赞郁视听语言的“过瘾”之处,而九只苍蝇撞墙、东遇西、LOOK牌等影迷网友则表示影片“难以忍受”,东遇西认为《斯托克》是“可怕的矫揉造作、可怕的装腔作势,拙劣而不着边际的杂糅”,网友“九只苍蝇撞墙”是巴黎一大索邦电影理论博士,在他看来,《斯托克》的“画面之间只追求效果没什么内在的情绪和叙事联系,相当的做作和刻意。我感受不到人物在画面中连续的内在情绪,只看到一个标签,然后接下来为了展现技巧而发展出的技巧”,而影片两极评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电影观念:一种是“认为符号排列组成的影像就能支撑起一部电影”,另一种则认为“符号就是静止的意义而已,而电影是运动与变化中环环相套的情境”。用更简单粗暴的话说,《斯托克》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喜欢它的影迷无比喜欢,而对追求叙事、人物和情感的影迷来说,《斯托克》则是一场灾难。

  在今年1月圣丹斯电影节的亮相和3月在美国点映后,《斯托克》都收获了两极的评价,虽然截止目前,《斯托克》尚未在美国显现出多大的票房价值,但朴赞郁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第二部英语片,暴力元素浓厚的西部片《拉特伯格强盗》了,毕竟,好莱坞一向喜欢“新鲜”的货色,越暴力越好。

  TIPS韩国导演闯荡好莱坞

  毫无先例可循,韩国导演的好莱坞之路并不好走。

  《斯托克》之后,朴赞郁还有一部国际制作的大片上映,不过这次他担任的是监制,导演则是《杀人回忆》的奉俊昊。投资3920万美元,由美国韦恩斯坦公司负责北美发行的科幻大片《雪国列车》堪称2013年韩国电影最有野心的大制作,影片改编自1986年在昂格莱姆国际漫画节上获得大奖的法国同名科幻漫画,讲述的是在气候变成了零下六七十度的地球上,在无限轨道上行驶的列车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为了彼此间的纠纷与冲突进行斗争的故事。除了韩国男星宋康昊,《雪国列车》还请来了“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和蒂尔达·斯文顿等国际影星出演,作为奉俊昊的首部英语电影,瞄准暑期档的《雪国列车》对国际市场的野心显然要比《斯托克》大得多,影片似乎也象征了韩国电影冲击国际市场的决心。

  另一位韩国知名导演,曾执导《好家伙、坏家伙、怪家伙》和《看见恶魔》的金知云则给其他韩国电影人提了个醒,好莱坞并不好混,今年1月,金知云执导的首部英语电影,阿诺·施瓦辛格卸任加州州长的复出之作《背水一战》在美国遭遇票房惨败,影片较小的制作水准也证明了韩国导演在美国还属初来乍到的无名之辈。而曾以《太极旗飘扬》创下韩国票房纪录的导演姜帝圭,也曾赴好莱坞闯荡,没想到蹉跎数年拉不到投资,回国后完成的由范冰冰、张东健、小田切让中韩日三国明星主演的《登陆之日》在国际的发行也遇到问题,甚至在韩国本土的票房也败给了《碟中谍4》。

  除却资金、制作和发行上的困难,韩国导演进军好莱坞遇到的更大困难也许在文化隔阂和工作习惯上,谈到《斯托克》制作上的遗憾,朴赞郁坦言拍摄时和演员沟通有限:“我现在就是在后悔,没有在拍片的时候用更多的时间和演员们在一起,用更近的距离去看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