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气息不振的年代他卷土重来

2013年06月28日13:38  东方早报
莱奥斯·卡拉克斯(Leos Carax) 莱奥斯·卡拉克斯(Leos Carax)

  哦,卡拉克斯。掐指算来,距离拍摄上一部长片《宝拉X》(Pola X,1999),这位法国电影诗人已经整整沉寂了13年,除了零星的短片之外,深居简出的他在整个电影世界里已经成为一个“谜”。和多年前的离去一样,卡拉克斯此次卷土重来,在法国电影界几乎算作一次事件,无疑像是为这个世界电影气息不振的年代,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作为“法国影展”项目的开幕电影,中国影迷们从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就开始翘首企盼的《神圣车行》(Holy Motors,2012)终于在影院里和中国观众见面,它在上海的三场放映全部爆满,临时又加映一场。上周末,《神圣车行》从上海辗转到北京,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电影票在一小时内售空,观众席上甚至可以看到导演娄烨[微博]和王小帅的面孔。但对更多喜爱卡拉克斯的影迷来说,与其互动的机会实在有限,东方早报特别推出对卡拉克斯的独家专访,听他讲述13年后,自己对电影乃至时代的新看法。

  早报记者 沈祎

  在许多次和媒体以及影迷的交流中,不断地有人问法国导演莱奥斯·卡拉克斯(Leos Carax):《神圣车行》里的主角奥斯卡先生是不是来自于你的名字,是不是你本人的化身?带着墨镜的卡拉克斯沉默片刻,然后说了句“No”,就再没有给出其他的解释。

  这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回答。显而易见的,奥斯卡(Oscar)来自于“Leos Carax”的文字游戏,把字母重新排列组合后得到了“Oscar Alex”——意即“亚历克斯的奥斯卡奖”,人们难免会联系到他不久前在美国曾经发表的关于“外语片”的言论——他认为电影本身即一门语言,讽刺了以国籍为分类标准的“外语片奖”。

  但另一方面,Leos Carax又确实不是卡拉克斯的本名。追根溯源,这位法国导演于1960年11月22日出生于苏雷斯尼,是杜邦·德·内穆尔家(Dupont de Nemours)的后裔,被取名亚历克斯·克里斯多夫·杜邦。亚历克斯这个名字倒是成为他日后几部长片里的男主角。卡拉克斯的父亲是一名法国科学记者,母亲是一位美国电影评论家,有趣的是,她母亲供职的《纽约先锋论坛报》曾经出现在戈达尔的新浪潮经典之作《筋疲力尽》里(女主角珍·茜宝在街头上叫卖《纽约先锋论坛报》),而手册派(当时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分为“电影手册派”和“左岸派”)的代表戈达尔又是迷上电影后的卡拉克斯一度疯狂崇拜的偶像。

  卡拉克斯与戈达尔

  1979年,不到20岁的卡拉克斯以莱奥斯·卡拉克斯为《电影手册》做了一个关于戈达尔电影《各自逃生》的图片报道,其中一些文字可以看到他和戈达尔以及电影之间的关系:“去观看戈达尔的拍摄,我们感觉站在一个工厂的入口,一条生产线即将启动;实际上,我们却是处在另一条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上,一条不可能再重新装配(戈达尔的思想和方式)的链条。我们寻求答案,但是我们只找到了问题的开头。我们寻找密钥、钥匙孔,但门却是关闭的,我们在黑暗之中,找不到有用的东西,四处碰壁。回到巴黎,我们逐渐适应了黑暗,照片带来了一丝光亮。一种手电筒的光亮,在彩色显示屏中投射出了一部电影。”(引自法国影评人Mandelbaum的文章)

  以上大致可以看成是导演卡拉克斯在抵达银幕前的一段人生旅程,这其中已经隐约可见他与日后的电影世界千丝万缕的关系,包括人们热衷探究的他在电影里的身份问题。出身高知家庭的年轻的亚历克斯·杜邦先生,取名卡拉克斯的影评人,成为电影人的卡拉克斯,以及卡拉克斯电影脚本里的亚历克斯、由他的御用男主角德尼·拉旺扮演的亚历克斯以及最近一部《神圣车行》里他本人、德尼·拉旺扮演的亚历克斯和德尼·拉旺扮演的多重角色的同时出现——这种类似盗梦空间的多重身份,好像埃舍尔(M.C.Escher,1898-1972,荷兰图形艺术家)的“矛盾空间”,在现实中充满了悖论、幻觉和双重意义,但是在电影的世界里,我们却看到这些意义重叠的可能性。

  难怪他自己无法明了地回答喜爱刨根问底的媒体们的追问,或许卡拉克斯本人也不会想到,自己在19岁那年写下的“在黑暗中寻找密钥”的画面会成为34年之后,年过半百的他在遭遇了一次次产业重创,蛰伏了十几年后回归大银幕的第一部长片的开场景象。从《新桥恋人》开始到《宝拉X》,由于拍摄预算与最终的票房口碑总是难以达成令人满意的平衡,甚至《新桥恋人》一度让数位制片人破产而让卡拉克斯成为法国电影界“不受欢迎”的人,消失于银幕十年之久。而关于重新回归后的这第一个“真人亮相”,他这样对记者解释,“那个画面被许多人做了不同的阐释,其实它只是源于我的一个梦境。”——可见,在卡拉克斯苦涩的电影编年史里,尽管多年的合作伙伴,爱人都因为无常的命运而先他而去,但关于电影的梦,从年轻时便从未离开过他。

  从胶片到数码

  和许多导演比起来,卡拉克斯是一个“低产”又“寡言”的作者,在长达30年的导演生涯里只有5部长片。当年他毅然离开了孕育“新浪潮”的“手册派”,之后5年,接连带来了两部浪漫、疯狂、吊诡却着实把正处于瓶颈时期的法国电影狠狠往前推了一大步的作品:《男孩遇见女孩》(1984)、《坏血》(1986)。当人们开始推崇他为“后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法国电影的“灵光”时,正如卡拉克斯在电影世界里一如既往地坚持“无国籍”、“无门派”,他拒绝做任何一代人的“代表”。他说:“当你和人群在一起的时候你想孤独,拍电影是我保持孤独的一个方法。”但这位年轻的导演自己也没有想到,对于电影圈的体验会像坐过山车般刺激,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成为另一个“戈达尔”时,他却在第三部长片《新桥恋人》(1991)之后因为资金问题差点被法国电影抛弃。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