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重口味的话剧《纪念碑》:希望更重要

2013年08月27日13:13  京华时报 微博

  他叫斯特科,敌方士兵、死囚,战争期间奸杀了23名女子。她叫梅加,中年妇女,女儿是23名受害者之一。她把他从行刑的电椅上救下,条件是他要像奴隶一样服从于她。此刻有什么比“活”更具诱惑力?他答应了她。话剧《纪念碑》的故事,也开始了。    一开场,坐在电椅上的斯特科,没有丝毫忏悔之心。他对罪行理直气壮,把强奸视作战争的一部分。他着了魔般坏笑着说:“打仗时,这种事情可没人追究。”可怜的母亲梅加,为了女儿,为了让斯特科说出罪行的真相,她隐忍着让他生,又让他生不如死。她用镰刀伤害他,把他用作牲口,逼他搬起大石头砸伤自己的脚,以此教训他不懂“真话与谎话的区别”。

  战争制造着各种各样的废墟,建立在废墟之上的人性,终究是脆弱的、扭曲的、善变的。作为受害者的梅加,也扮演着加害者的角色。两颗受伤的心,若能彼此贴近、相互救赎,该是件多庆幸的事。

  她请他喝温啤酒,送他兔子作礼物,在伤害他之后又替他包扎伤口。斯特科这个曾经的杀戮机器,麻木的心脏开始慢慢复苏,他感受到疼痛,感受到爱。他回忆起自己犯下的罪行,回忆起每个被他迫害的年轻女孩的模样,用犯下罪恶的双手,挖出一具具尸体。梅加用这些女孩的尸体,搭建起一座揭露战争真相的纪念碑——哪有这么单纯的故事?在战争年代,陌生人彼此建立联系,远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只两个角色,用尽110分钟,算是小剧场演出的大突破。但略显失真的人偶尸体道具,让整部戏的写实基调大打折扣。结尾舞台上缓缓升起的23条白色裙子,象征由无辜灵魂铸成的纪念碑,又略显轻浮。其实那种残酷的真实,到最后已不再是具象表达得出来的,这样设计反而画蛇添足。如果能留给观众些许空间,相信能更好。

  导演查明哲希望“通过这座刻下战争罪恶的纪念碑,诉说人们走向成熟的艰难,呼唤和平与原谅”。如今,战争时代暂时离我们远去,但人心中的这座纪念碑,究竟建成了吗?如此看来,这出压抑、残酷、重口味的《纪念碑》,并不仅仅在揭示“战争到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才是希望。

 

(责编: pp)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