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龙门镖局》深藏宁氏功与名

2013年09月12日18:10  综艺报

  文/刘一手

  坐在沙发上,趴在电脑前,手捧iPad,用零食打发看片时间,边看边发着微博聊剧情,在朋友圈上吐槽,在40集之后,你发现《龙门镖局》和其他国产剧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宁财神[微博]憋了7年,试图把《龙门镖局》与其他国产剧区别开来,可惜他走不出这个江湖,早就是一片糨糊。无厘头、穿越、后现代,7年间,中途众多的神剧和雷剧都先后让观众和网民完成了“审美”洗礼。《龙门镖局》没有了当年《武林外传》的石破天惊,也不足为奇。

  《龙门镖局》是个比《武林外传》更霸气侧漏的片名,你如果抱着想看到类似《新龙门客栈》那样——飞檐走壁、刀光剑影的打斗;义薄云天[微博]、侠肝义胆的江湖奇侠;人物在生离死别时喊出高贵的口号、并拯救武林的剧情……那注定是要再次失望透顶的。宁财神的作品永远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该剧用各种闪烁着小机灵的无厘头技巧瓦解着你的观看体验:在即将泪流满面时却给你笑穴点上一下,一边无厘头恶搞一边却蛮不讲理地插入絮絮叨叨的人生思考,义正词严中冷不防的来上一段无节操扯淡,这种碎片化的观看体验让人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之下。你不知道下一分钟会是煽情还是恶搞,是玩深沉还是假正经,就像明明是想看《开心麻花》,却看到了山寨版的孟京辉[微博]

  即便如此,在粗制滥造毫无想象力的遍地国产剧中,《龙门镖局》还是持续用40集足斤足两的笑料反复填充着饥饿观众的胃口。很久没有一部能让人带着畅快的微笑从头到尾看完的电视剧出现了,尤其是在上半年《新编辑部的故事》几乎彻底败坏了我们味蕾的时候,《龙门镖局》这样的甘饴来得恰到好处,更何况是在迫切需要娱乐消费的暑期档。

  尽管众多《武林外传》的铁粉会抱怨《龙门镖局》的各色人物诸多不般配,摧毁了他们年轻时的美好记忆和想象。但陆三金分明就是那个陆三金,而不是白展堂,秋月就是秋月,不是郭芙蓉。宁财神不可能把7年前的自己又复写一次。这次他的回归着实不易,他生怕别人忽视自己的存在,从片子的第一分钟开始“宁氏”标签就呼啸而来,并提醒各位看客,《非诚勿扰》[微博]里和孟非[微博]对贫的那个叫“陈万宁”,而在《龙门镖局》里深藏功与名的才是“宁财神”。从某种意义来看,他憋了7年才出一部剧即便不算有诚意,也算是蓄力发大招了。不过,首先我们应该选择性地遗忘那部惨不忍睹的《大笑江湖》,以及省略他那若干让人连名字都无法记起的剧集。

  写到这里,我有必要提醒国内那些想入非非的制片方和学者,应该重新审视编剧在影视剧生产流水线上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连编剧分工都没有推广的影视制作“第三世界”里,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津津有味地谈论着Netflix《纸牌屋》,并把大数据挂在嘴边,操着时髦的新媒体词汇,试图用一些神秘莫测的高端理论声称——编剧对故事和人物精心雕刻的手工活,就快要被记录用户行为习惯的数据代码取代了。我对这种玩弄概念的人士一向敬而远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金涌向影视圈,堆砌明星,堆砌特效,堆砌营销,然后制造出一大堆垃圾。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更多地归故事,回归手工作坊的匠人时代,相信艺术的原始规律,而不是那些光怪陆离速朽的玩意儿。

(责编: sisi)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