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纸牌屋》玩的不是大数据

2014年02月24日22:22  IT时报 微博

  2014年美剧界第一件大事是《纸牌屋》第二季的上线,这是一段被写进教科书的经典商业案例——流媒体巨头Netflix通过对3000万个用户行为的大数据分析,预判出《纸牌屋》的卖座。

  诸如“用大数据捧火《纸牌屋》”、“Netflix的大数据炼金术”之类的标题成为IT分析师和自媒体热衷的话题,吹捧的文章说,在确定翻盘1990年版英剧《纸牌屋》后,Netflix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之一是,确定了由大卫·芬奇和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担当导演和主角。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早在2010年以前,曾出品过《巴别塔》的独立制片公司MRC就相中了《纸牌屋》,该公司采纳一名实习生的建议签下了该剧改编权,并组建了上述名导和影帝在内的核心团队。起初MRC准备让Netflix买断《纸牌屋》的线上首播版权,但Netflix提出了自己出钱制作,并开出了无法令人拒绝的价码,例如不用试播便一次性订制两季,总预算超过1亿美金等,所以,MRC愉快地同意了交易。

  没错,这就是2011年Netflix拿下《纸牌屋》的始末,看上去与大数据没有半毛钱关系。虽然,Netflix可以“很大数据”,比如你看片时按下暂停键,Netflix会猜:这是尿点吗?如果大伙总是按快进,那么注解就该是“此处会闷死人”……几乎观众的任何收视行为,都会被作为数据存储下来,并用来改进未来的工作。但关键是,从现在来看,这些数据还远不能起到关键性的决策作用,大数据更像是《纸牌屋》玩弄的“高科技标签”。

  在十年前,甲骨文的软件就会记录下超市每个过道的人流和每层货架的销量,并以此来左右沃尔玛等的店面布局,并决定巧克力应该放在哪儿,或是洗衣粉的位置,在那个年代,这被称作“商务智能”,而不是如今时髦的“大数据”。尽管记录海量消费行为并进行数据分析,就是标标准准的大数据,十多年前就有。

  众所周知,过去Netflix是一家DVD租赁公司,听上去很“low”,而后来,玩起线上视频之后,Netflix眼看就要奔着Youtube和Hulu的阴影去了。好在《纸牌屋》的出现令Netflix悬崖勒马,将其和大数据捆绑在一起后,Netflix一跃成为创新和崭新商业模式的代表。所以在文章开头,我们不得不被迫将Netflix定义为一家“流媒体巨头”,而非视频网站什么的。

  很难想象Google和Youtube会不去分析用户的收视习惯和喜好,但Netflix却成为“媒体大数据的鼻祖”,由此带来的好处是,Netflix可以借此与互联网巨头展开差异化竞争,保证其股价一路飙升,并在《纸牌屋》第二季开播前一天登上历史高点。

  这是一个互联网被标签化的时代,甚至被利用成为一种包装或者代表一种时尚品位,包括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也不能免俗。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推特上发了一条微博:“明天《纸牌屋》开播,请大家不要剧透。”

  2013年数据显示,老剧《广告狂人》和《绝命毒师》的收视率均超过了《纸牌屋》,《纸牌屋》的大数据真没什么可傲娇的,名导、影帝和银弹的组合本就是成功的一大半。设想一下,某些视频网站请来陆川做导演、陈道明当主角,并砸下10亿人民币现金投拍狗血的宫廷剧,想不火也难吧!

(责编: 鹿角)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