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喜欢嘻哈文化的12岁华裔少年黄颐铭随家人一起从台湾来到奥兰多郊区定居。在此之前,这个移民家庭一直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国城生活。但是在奥兰多,他们必须面对“纯粹的美国文化”。奥兰多没有中国城……除非你把黄颐铭家的房子看做”小中国城”。
黄颐铭去奥兰多当地高中上学时,学校里那些最受欢迎的孩子感叹他对嘻哈文化的热爱甚至超过了他们。但是当他在挤满了人的校园自助餐厅里打开“香喷喷”的传统中式午餐时,所有人都拒绝和他同桌吃饭。黄颐铭的移民母亲Jessica也到处碰壁——她从没进过传统的美国超市,也无法理解邻居家那些说话像放机关枪的母亲……黄颐铭的移民父亲Louis情况正好相反,他热爱美国的一切。他创办了一家西部风格的纯美国式牛排餐厅,他为自己是个美国人,并且有强烈的爱国心而感到自豪。
这是ABC下半年新推家庭情景喜剧《初来乍到》 (“Fresh Off the Boat”)的官方剧透,改编自华裔明星厨师Eddie Huang 的同名自传,讲述移民家庭在初到美国时所面临的文化冲突。
这是美剧历史上第一部主演全部启用华裔演员的作品,新剧预告一出,在华裔圈中的反响可谓瞩目。1994年ABC曾经也播出过一部类似题材的作品”All American Girls”,讲述的是传统韩国母亲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之间的文化冲突,因为老套的桥段,以及被曲解的亚洲文化,播出之后之后收视惨淡,匆匆17集就草草收场。
观众们一边情绪激昂地期待着,另一方面又担心这部剧重蹈”All American Girls”的覆辙。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一百年过去了,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电影作品中,华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从早期的猎奇式怪诞符号到如今丰满立体的叙述,东西方文化在不同的轨道中蔓延生长。
早期西方电影中混乱摇摆的东方形象
意识形态以及政治文化等原因,使得西方电影的华人形象具体可感的特性消弥,带上了简单、定型的色彩。刻板的中国形象在西方影视作品中比比皆是,华裔形象从赌鬼恶棍到守法良民,好坏不一、色彩纷呈,在西方影视作品中,华人形象从在好坏两个极端中混乱摇摆。西方电影中国形象的塑造,既有中西文化交流冲突的影响,也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诉求与文化焦虑有关。
美国国会曾在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此后虽然有不少旅行家、记者来到中国,他们回国后将在中国的见闻印刷出版,中国在西方的形象依然神秘莫测。
1913年,英国人阿瑟•沃德塑造的恶鬼形象傅满洲,却在美国的文学、电影、电视、广播电台中风靡一时,吸引了数以百万的读者与观众,这个阴鸷诡谲、留着晚清长辫、诡计多端的形象竟然被拍成了系列电影,他可以利用唐人街的秘密帮会,调遣不同于基督教的教派成员、毒香与奇虫怪兽,与白人世界抗衡,这也反映了当时排华风气的盛行。
傅满洲的形象影响绵延了近一个世纪,此后在西方影视作品中,作为符号性质的华人形象多多少少会有邪恶、神秘的色彩。
有趣的是,西方早期电影中,华人形象并非一直是我们日常概念中的恶魔赌棍的形象。1937年的电影《大地》改编自赛珍珠的同名小说,这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农民题材电影,在影片中,华人形象一改往日的阴险、怪异,而是真正作为经受生活考验的普通人的存在。《大地》对东方人严肃认真的叙述,以走向世界的姿态获得了关注。
当然,在1949年之前的西方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也多是由西方人来扮演的,现今在我们看来,多多少少有一种怪异的违和感。
意大利导演贝鲁托奇指导的《末代皇帝》中的溥仪成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形象的代言人。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古怪的中国场景,某些病态的叙述实在是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这也许是其当年一举斩获奥斯卡的重要原因。
中国元素大乱炖
或许是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或许是意识到中国的巨大市场。中国元素慢慢开始成为西方影视作品中的香饽饽。作为中国人,看到越来越多的华人形象活跃在西方荧屏之上,民族自豪感着实膨胀了许多。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被西方人认为具有神秘的东方特质,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神秘感俘获了大把的西方观众,功夫、中餐、中医这些元素在西方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
功夫一向是西方影视作品中的华人形象标配。在西方电影中中国人的形象转变,功夫这一元素功不可没。李小龙是美国电影中第一个英雄式的人物,甚至是可以称得上让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民族英雄。
“人人都是武林高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影视作品中华人形象的标签,这张标签影响至今,近期热播剧《神盾局特工》中华裔女星温明娜扮演的May 练功时打的就是中国传统功夫——太极。
显然,相比发达技术下的中国社会,显然西方人更偏爱探索古老的中华帝国,无论从是人物形象,还是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他们的镜头所对准的一直都是正在消逝去的神秘的景象。
好莱坞电影经过漫长的时间才慢慢消化了种族多样性,而在西方电视剧中,种族多样的发展尤为艰难。自1994年 “All Ameircan Girls”黯然收场后,时隔二十载,亚裔家庭将首次在电视剧中出现。
对于在美的华裔来说,”Fresh Off the Boat” 的播出也许是种族多样性在荧屏前的一场胜利。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我们,更期待的是编剧们将如何呈现华裔群体以及中国文化。
华裔群体在西方主流社会逐渐成为不可小觑的群体,在此期间发生的种种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较量,必将使得影视剧制作者们重新审视对华裔群体的定位。
刻板化、标签化的华人形象长期影响着西方主流社会对华人以及中国文化的认知,希望ABC的这部新剧”Fresh Off the Boat ”能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的叙述中制造出惊喜。
一个新的角度,也许能打开一扇窗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