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从《红高粱》看大剧的怪圈

2014年10月30日09:52  新闻晨报 微博 收藏本文     
《红高粱》

  □晨报记者 朱美虹

  大编大导大咖云集、开播前宣传攻势密集、大V评论人人称赞,待到验明正身发现不过尔尔……这样的场景,大家是不是都觉得似曾相识、甚至有过亲身体验?

  最近的例子,是剧版《红高粱》。虽然投资方的确是花了血本,主创阵容也足够强大,但前期吊足了胃口的结果,自然是缺少惊喜与惊艳。板子似乎没法具体打到谁身上——对片方来说,莫言获诺贝尔奖的效应随时间流逝而递减,项目必须尽快上马,在此前提下,只有砸钱请大腕,通过注水拉长集数来摊薄成本;对主创团队来说,仓促上马命题作文意味着缺乏时间精雕细琢,如今的呈现实属意料之中; 而对电视台来说,在看不到成片的情况下口说无凭,有大卡司至少容易招商卖广告,这部四台同播的剧,去年此时居然有12家电视台招商同时号称被自家拿下……

  目前电视剧市场已经陷入怪圈,虽然年产量1.5万集,但市场上激烈争抢的大剧,每年不超过10部,每一部都是卖大牌主演的。在这个人人都很精明地想要赚快钱的环境中,呈现出了产业链上每一环都在吐槽的奇观:演员嫌剧本差、片方嫌演员贵、编导嫌演员作、电视台嫌售价高,只有最后的成片留给了观众“兜底”。

  明年“一剧两星”政策的实施,是否能改变现状?目前来看还不乐观。纵观近期各家卫视的招商会,拿出来晒的还是 《芈月传》(孙俪主演)、《虎妈猫爸》(赵薇[微博]、佟大为主演)这样的“大剧”,而随着播出平台从四家改为两家,各电视台之间争抢得反而愈发激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视剧将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其中顶级配置的剧目将以稀缺资源的姿态高高在上,至于质量么,只要期望值不要太高,合格至少还是能达到的。

  是的,能引发全民讨论热潮的现象级大剧从来不出自这些事先有着高期望值的剧目,以前的《士兵突击》、《潜伏》、《甄嬛传》 是这样,最近刚刚播完的《北平无战事》也是这样,它们的剧本往往经过多年打磨,播出期间升温很慢,但会突然在一夜之间爆发。拉一两个大腕进组后快速捣鼓出来的作品的确会卖得不错,但很难是精品,这不过是一种容易获得投资回报的偷懒方法罢了。

  对于国产剧的粗糙质量,很多圈内人往往强调审查严、观众审美标准低等各种客观原因,但《北平无战事》再次证明,其实出不了精品,更多时候不单单是态度欠奉,更是我们的编导演能力不足。既然能力问题不是短时期能改进的,那么至少老老实实从做剧本打基础开始,别想着耍花枪,还是可以的吧?

 

(责编: sisi)

文章关键词: 红高粱大剧电视剧市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