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中影公司接连举行了《兵临城下》和《珍珠港》内部试片会。众多业内人士对这两部影片评价很高,有人甚至认为有这两部影片坐镇,今年暑期电影市场可以高枕无忧;也有人认为《兵临城下》接近于“完美之作”,而《珍珠港》却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还有人对盗版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很害怕电影强大的宣传攻势再一次给盗版做了免费广告。以下是电影业内人士对这两部影片的评价:
《兵临城下》
编剧/导演:让-雅克-阿诺
主要演员:裘德-劳、约瑟夫-费因斯、艾德-哈里斯
出品:美国派拉蒙公司
打分:★★★★★
这部影片确实体现出大片、大制作的规模和档次,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比《拯救大兵瑞恩》毫不逊色,不仅成功地渲染出前苏联军民为保卫斯大林格勒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氛围,而且对德军疯狂屠杀前苏联军民的历史场面进行了真实的刻画,极具震撼力。
该片的故事细节引人入胜,选材视角独特,以苏联红军的一名狙击手与德军派来的一名企图杀害他的狙击手之间的斗智斗勇,从侧面成功地刻画了苏德两大阵营的生死较量,手法新颖,寓意深刻,而且悬念设置精彩巧妙,对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影片的爱情情节也很别致感人,对苏军狙击手与一位会德语的苏联姑娘之间的爱情描写细腻深刻,如那位苏联姑娘为了激励自己的恋人,在断壁残垣之中钻到恋人的毛毯下面所演绎的一段激情戏,既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同时又让人觉得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达到一种高度的表现,使这段“战火中的爱情”非常真实生动,给影片增添了一种瑰丽的色彩。
该片的突破在于拍了许多前苏联人不愿拍也不可能拍的情节和场面,具有极强的历史真实性。如苏军内部对战争的分歧和争执以及某些苏联人对战争的绝望和恐惧,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也完全摆脱了“高、大、全”式的教条手法,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演员们的表演非常出色、到位,如苏联狙击手的扮演者把一个英雄的成长诠释得入木三分,扮演德军狙击手的演员成功刻画出人物阴险、毒辣、狡猾的个性。
影片没有明显的缺陷,但对历史背景的交待不够清晰,同时对斯大林格勒这座名城历史风貌的展现不够全面深入,片中有段苏联小间谍壮烈牺牲的情节有点落入俗套。
《珍珠港》
导演:迈克尔-贝
主要演员:本-阿弗莱克、乔什-哈奈特、凯特-贝特金赛尔
出品:美国试金石公司
打分:★★★★
影片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时间太长,确切地说是情节沉闷、冗长,有许多可有可无的戏,像影片开头讲述两位男主人公从小想驾驶飞机、向往当空军的情节,铺垫过多,离题太远,而且缺乏故事的连贯性。
该片在爱情的描写上,落入了好莱坞电影“大俗套”。从小在一起长大的两位男主人公,参军后同时爱上了一个女护士,其中一位与女护士私订终身,后来他被派到英国参加盟军作战,飞机失事,人们都以为他死了,另一个男主人公就与女护士相恋了,这时原以为已死的那个人又回来了。这种平淡无奇的“三角恋”已叫人看得腻烦了,而且影片也没有充分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的情深意长和生离死别,既没有观赏性又缺乏感染力,而这些爱情戏却占据了影片很大的篇幅。
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情节占影片片长的1/4,大约有40多分钟,轰炸和战斗的场面确实无比壮观,震撼人心,在电影特技的制作上再次显示了好莱坞无人可及的优势。只要是爱看电影的观众,就冲这一段也该走进影院,而且会觉得无论票价多高也是值得的,实际上这也是本片最令人期待的看点。
纵观整部影片,编导的创作目的并不是很明确,到底是拍成战争史诗片,还是拍成战争爱情片,二者的关系没有理好;故事主线不突出,叙述过于分散,结果“史诗”没写好,“情诗”也没吟好。影片艺术性不高,表演缺乏深度,没有塑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除了轰炸珍珠港的战争场面外,没有给人留下什么难忘的故事情节和场面,但该片在全世界巨大的宣传声势和“珍珠港”事件所产生的银幕吸引力,将使这部影片在市场上占有极大优势。(新报记者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