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明星全接触 > 张国荣去世3周年纪念专题 >正文

追忆张国荣的艺术生命研讨会系列之一(1)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9:17 新浪娱乐

  2003.04.30研讨会系列之一

  主办:香港浸会大学《拉阔文化计划》http://arts.hkbu.edu.hk/~culture/leslie/

  (鸣谢香港浸会大学《拉阔文化计划》授权笔录及刊登)

  卢伟力:

  怀念一个集体记忆里相当重要的人

  今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聚会,在这个聚会里面,我们要怀念一位仿佛和我们一起成长,或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光影里、集体记忆里一个相当重要的人。张国荣生活的具体情况是如何?为何他会在一个月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或许我们都不能够了解。但我们可以了解的是,他是一位有追求的、在香港出生的、在香港发出他的光芒的演艺人才,无论他在电视上、音乐上或在电影上的表现,都有他很独特的个性。他的香港个性,可能我们这个年代尚未能够完全发掘,或许还需要十年、二十年或更长的岁月我们才能明白他所代表我们这个年代的、香港的文化及生命感觉。

  朱耀伟:

  个人魅力令歌曲流行

  我有研究流行歌词,所以接触到张国荣很多的歌香港。我的感觉比较复杂,张国荣是我成长过程里的一个代表,我个人感受很深,他的离去似是代表着八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的终结。流行文化被认为是文

化工业,它生产、复制一些产品出来。在我的角度里,实际上八十年代的,虽然是商业的,但却是有声有色,但到了九十年代,我觉得已经没有了这些神采。到现在来说,张国荣是唯一的一个我认为他是声、色、艺俱全的。有些人可能唱歌好,但没有那么漂亮,有些你觉得都漂亮,但在舞台上的演出没有那种神采。

  张国荣先生早期的歌的歌词未必有什么特别,但他的歌的风格很多元化,好像小调式的《有谁共鸣》,比较日本式的歌如《少女心事》、《蓝色忧郁》。对研究歌词的人,其实心情相当矛盾,像《少女心事》,林敏聪先生的作品,里面很多歌词到现在我还不知他写什么,但歌就非常的流行,带出了很多新的写词方法。另外《蓝色忧郁》这种写法好日本化,对流行歌词有很大的影响,我想若然不是张国荣唱的话,这些歌不会那样流行。甚至是《无心睡眠》,什么张开口似救生圈,我不明白,但张国荣有他的魅力可以令到这些歌流行起来。我觉得八十年代的流行歌词是最多元化的,最多不同的风格,他和不同的人合作,风格上都可以写得很不同。

  把不同讯息带到唱片工业里

  到九十年代是他最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后期他和林夕先生很多合作,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原本《左右手》、《同道中人》这种歌很难是一个主流,他这样有地位的歌手肯出来唱这样的歌。八十年代不是没有这些有同性恋意味的歌,以前都有,但不像《左右手》那样唱热成为一首主流的歌,我们不要理会它是否真的有那种意味,但可以将这些讯息带到一个主流,是大家希望的和鼓励的。我的看法是如果没有他的歌,《再见露丝玛莉》那种歌亦都不会那么容易被接受。到后期他有很多这类的歌,作为一个主流歌手,把不同讯息、另类的歌声,带到唱片工业里面,不论你同意与否,他是一个很有承担的歌手,很多歌手是没有的。

  余少华:

  一个叫人感动的人物

  我在香港参与文化研究时,有两次场合遇上张国荣先生,但没有和他倾谈,其中一次是在仙姐得奖的庆功宴,我见到他,他很开心,很有礼貌,还记得他在仙姐侧边唱《剑合钗缘》,这个印象很深刻。真正跟他有对话接触是去年小思老师邀请他到香港中文大学‘影像与文学’研讨会,虽然我不记得他被问什么,但我印象中他回答提问非常得体,好有涵养,谈笑风生,而且他有的那种信心让人永远想不到后来会发生这件事。当时我觉得他很有自信心,很 impressive,香港出了一个这样的人物,实是香港的骄傲。

  说回音乐里,他的快歌,在这么多的歌星来说,他的 sense of rhythm最强,他也是一个很好的 dancer,他是天生食这行饭的。我的印象中,他很洋派、很官仔骨骨,从英国返回来,是认识西方多过认识中国的香港艺人,他绝对是一个艺人,不单是一个明星或者是一个歌星这么简单。

  他努力地认识中国文化

  我是教授中国音乐历史及音乐文学的,张国荣却是那么洋派的、官仔骨骨的歌星,究竟和我有甚么关系呢?还记得那次和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答问中,我问他返回中国大陆拍了《霸王别姬》,之前的《胭脂扣》,跟文化有关的电影,他自己的心路历程、自己的个性有没有改变呢?当时他很坦白,他说‘觉得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中国文化是非常伟大,回到大陆,觉得大陆的人非常好和非常纯品,在大陆拍片的经验使他整个人也改变了’,我觉得他是很真诚。他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香港人对中国文化实在不是很清楚,包括我自己,反而是离开了香港,离开了中国后,抽离后再看中国,慢慢再从好远看中国,他的历程跟我们相似。

  他亦做过很多的努力,去认识中国的事,譬如在《胭脂扣》里面他唱的那段南音,梅艳芳唱得比他好,但他很努力地去学唱南音和唱粤曲,慢慢在后期他唱流行曲咬字亦越来越清楚,有很特别的改善。他唱南音的唱法,完全是唱流行曲的唱法,但反而这样才成功,因为若然他唱到很南音,反而香港的后生仔不会喜欢,而他唱到流行曲和南音之间,大家的接受程度更加高。到最近他在电视台和阿姐唱《香夭》,他的进步非常大,是真的。供稿:香港电影双周刊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明星模仿秀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