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2006年的春天,是个全民写博的春天。
经过一冬的蛰伏、酝酿、渲染、诱惑之后,一个成熟的博客时代踩着web2.0的号角声如火如荼地粉墨登场。
此刻,无论是风光无限的明星名人,还是平凡无闻的一介布衣,均按捺不住,竞相
跳入一个由网络编织的多维空间,将自己的情感、欲望、人性与挣扎,或真或假地倾泻其中。
因而,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了人们传统的表达与获取信息来源的习惯。追星族们有了另一个渠道去仰慕心中的偶像,获取照片,还节省了成本,只需上明星们的博客即可;自认空有一手好文章却不得慧眼识英才的文学青年们有了自己绝对的阵地;莘莘学子们将自己的日记索性搬上了博客,省去了父母“偷窥”的烦恼;等等等等。与此同时,平台开放的博客上承载了多元的内涵,有日记,有沟通,有发泄,有不怀好意的纷扰,有“一个馒头的血案”,有抄袭歌词的官司,还有“让人汗颜”的韩白之争以及永远未知的下一轮文字之战。
当大多数人都深陷在博客的文字游戏之中,不亦乐乎地观看、指点甚至卷入各种纷争时,有人却在异常迅速地出博客书,不动声色地成了“天下第一博”,轻描淡写地化解着纷争,若即若离地清醒地把控着自己的人生脉搏。
于是(blog),又见徐静蕾(blog)。
博客书,一场意外的收获
博客点击量排名第一,被众多网民追逐热捧的徐静蕾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老徐的博客》,素面朝天地记述了一个戴着明星光环的女人的生活点滴。
4月11日王府井新书发布会,您感觉读者的反馈如何?据说在上海的销售状况不是很好。
来参加发布会的朋友一定都是喜欢我的,他们的反映肯定不错,但不能够代表整个读者群的反映。我这本书在去年年底就出来了,而新闻发布会则是前几天的事,可以说是没怎么做宣传。但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状况,一个东西如果没有一定的宣传力度是不行的,销售状况和这个可能也有关系,具体上海那边的销量如何我就不清楚了。
你出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出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挺突然的,因为当初没有这个计划,在10月份的博客里我还写自己不打算出书的事情。不是说我当初写的时候,或者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该出书了,而是出版社收到的订阅量有1000万册,就劝我说干脆出书吧,我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就出了。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有点意外。
这本博客书与你的网络版博客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吗?你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是什么?
书中的内容和博客上的没有太大出入,就是多了一些图片。如果真让我说什么期望,这本书怎么样,它也真的不会怎么着。我在博客上写日志的这几个月,也写了好几万字,书出来以后比想象的要厚一些。我觉得这本书的品质不错,比如说印刷、颜色、包装等,拿到手里的感觉也很轻。也有一些人说我是“博客通过书来实现经济利益”,说实话这本书只印了十万册,对我来说又能有多大利益呢?不过,这毕竟是我自己写的第一本书,东西是我自己的,至于好坏我自己也很清楚,还是挺高兴的,看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
网络上的文字与付之铅印的文字相比,感觉不一样吧?
在博客上看的时候,需要一页页地翻着读,印成书之后就发现自己怎么写了这么多的字啊。我从小就有点文字崇拜,先不说书写的内容怎么样,一个人能写那么多的字,我就挺崇拜的。至少我每次看书的时候都会想,这么多的字我即使是抄,也要抄很长时间。这次看到自己的书写了这么多的字,也有一点佩服自己。
读者从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个怎样的老徐?
无论在博客,还是在这本书里,人们都只会看到一部分的我,平常日子中相对比较真实的我,我的朋友、工作和生活,没有什么特别的。当然有一部分的生活是我没有写上去的,但我写在上面的,就是真实的。
博客,让生活更细致
“凡是我写到博客上面去的全是真话,假话可以不说,或者是我在非说不可的时候,没办法的时候再说。坐在电脑前,我说自己想说的话,没有必要在那骗自己。”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博客?可曾试图分析各种原因?为什么?
很多人都问我这样的问题,但就像刚才说的,我自己也很意外,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成为受欢迎的了。你说我的文章写得有多好吗?肯定不是。你说我生活中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么?大家似乎都差不多,虽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不一样,但生活中就那么点事,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很多人都来问我为什么就写出名了,我只能说我占了综合的优势,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口气不那么居高临下、不献媚;我既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就是写很平常的事情,所以综合起来看还不错。就好像有五门功课,我门门都是80分,综合起来的成绩就很高;但有的人这门功课好,那门不好,综合起来的成绩可能就不是很高了,我想差距的原因可能就在这儿吧。
你在新浪的博客那么火,后来有没有人请你去其他的网站再开博客?
别人没先找我,是新浪先找的我。也有人说我和新浪之间有争执,甚至还有的说我把其他网站拿过来和新浪做斗争,但我觉得我跟新浪的关系不像外界说的有什么利益冲突。这些都是一种猜测,大家好像都喜欢用一种阴谋或者策划的方式来想问题,总觉得所发生的事情都是经过策划或有某种利益的等等。
你怎么看所谓名人与草根两种流派?
我觉得我自己就是草根,名人博客里的草根博客。很多称号是别人给我的,比如说名人、才女,而这些都统统不计入我看待自己的标准之内。我也不觉得自己很矫情,至少我写这个博客的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你是名人”。在一些新闻发布会或者公众场合下,有很多人拿着鲜花说喜欢我的时候,我就会不好意思,那个时候我才会觉得自己是名人。但在我一年的生活中,这种时间加起来也不过是几天而已,也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算不得什么。虽然我现在已经比较适应这种称呼和环境了,但当别人刻意这样介绍自己的时候,我还会有如坐针毡,无所适从的感觉。
大家都喜欢定义你为才女,你觉得自己属于文化圈么?
说句难听的话,就是矬子里拔将军,我觉得自己其实更多地还是占了综合的优势,如果按作家的标准比,我写的那些流水账肯定是不够的。我现在每天剪片子都会遇到这拍得不好、那拍得不好的问题,当然我也有自大的时候,看到别人的烂片子就会想“就这样还出来混?”但更多的时间我面对的是自己的工作,我的工作中永远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比现在做的要好。做起事来永远都是这样的,做到这种程度了,你就会希望可以更好。
人们对我认识的转变,把我划分到文化圈,这是我更喜欢的。因为纯粹的娱乐人很没有意思,每天总有人问你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妆。抛开这些,我希望可以和人探讨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我现在做为导演的工作就是在跟别人探讨观点和认识。我最终还是希望我的生活能够更充实,包括拍电影也是这个目的,其实很简单。
众所周知,数字点击率体现了博客的受欢迎程度,“粉丝”的支持成为重要因素,你觉得内容质量是否也应该有个尺度要求?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尺度,而最基本的就是不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社会上有一些标准在束缚着人们,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也不应该去规定别人的言论,而网络本身就是给人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又应该怎样去要求?怎样去束缚呢?说到我的博客,也不是希望内容质量高就会高起来的,我的水平有限,也不可能在几天内就提高了。所以说每个人的文字质量,不是能够朝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很真实,除非你找人代写,但却不是长久之计。
目前你是中国点击率最高的博客,这样的博客生涯,感觉怎么样?
首先是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我没有想到我的群众基础那么好。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观众是随着主流走的,当媒体一直报道有关你的消息时,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喜新厌旧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我已经六年没有演过电视剧了,我觉得自己的观众群一定会少了一些,但意料之外地看到有这么多的人点击我的博客,虚荣心得到满足了。
虽然我进入了博客,但我的生活基本上没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的话就是生活得更细致了。因为每天晚上写博客的时候,我都会回顾一天发生的事情和别人说过的话。如果我不写,很多事情和话就那样过去了,以后的自己也很难再想起来,写上去就完全不一样了。写博客就是让我更注重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故事,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我喜欢博客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能够避免在接受采访时产生的一些误会。在博客上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打上去的,即使我在博客上说错了话,那也是我自己说的,我认了,这种感觉很塌实。
网络文字之觞
有人说,博客最终将成为一个垃圾场,而这又似乎在延承着事物发展的自然淘汰规律。在貌似混乱的平台上,争吵、留言和碎语都不径而走,到底还有多少人会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走多久?
显然,除博客日志以外,以博客为载体的名人纷争话题也愈演愈烈,甚至升级到对簿公堂,你怎么看?
从积极的角度来讲,有一些争执是可以唤起人们的法律意识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事情出现以后,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谁也不知道哪一方就是真正地对,哪一方就是真正地错,这就证明了我们法律意识的淡薄。我觉得把文学上的争论转换到道德上的争论,这本身就是在偷换概念。所谓的争论就应该就事说事,我今天说文学上的事,就抛开那些道德上的东西;如果我们今天是在谈道德问题,就抛开文学彻底地去谈道德。事情有争论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我说这个,你又和我说其他别的,我觉得这就不是争论,是一种狡猾了。当然道德层面上的事情是一定要讨论的,但它不一定就是在某件事情当中的。就像你说的,现在的争论不光是观点上的争执,很多时候已经变成了流派上的争执。就像天主教和基督教也有分歧,伊斯兰教又和他们不一样,谁都有人瞧不上,谁也都瞧不上谁,所以说是各种观点并存。
在这些纷争中,文字演变成各种武器,也给许多名人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这样充斥着污言秽语的一个平台,你还会继续走下去吗?
我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纷争,但在很多年前我踏入文艺圈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因为没有人是不被泼脏水的。普通的职工在单位,就没有人杜撰出一些故事,在背后说坏话吗?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现在很多人都想避免这样的事情,但如果真的想要避免,那就不要再做名人了,也不要给别人做代言。我觉得人未必是每件事都经历过的,我身边也发生过很多被误解的事情,看他们的故事其实都是在体会人生的一些经历,更何况我是一个演员,我的职业就是体会别人的生活的。具备了这些最起码的心理和能力,我觉得我还会继续走下去。
通过博客的互动,许多舆论也无端生起,比如说传言你与韩寒(blog)的“网络调情”事件似乎就是不径而走?
这件事从他先提了我一句开始,他在写《无极》(blog)的时候说“看徐静蕾欲说还休的样子,我都替她急死了。”那时候我们还不认识,我看了他的那个文章后,觉得写得挺好的,就给他留了言,后来我们就互相认识了,有时候在网上聊天。就这样的事情,传出了我和他网络调情之类的说词。互相留言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就是有人觉得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其他事情,非要拿出来说说。
在博客内容上,你怎样把握对自己生活的曝光程度?
在内容的把握上,我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就是我不会说有关我男朋友方面的事情。因为这件事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还要最终和考虑到对方,也没有必要把他的事情在博客里讲出来。我的普通朋友也一样,在我发他们的照片和有关内容之前,都会征得对方的同意,在写他们的时候我也会经过仔细的考虑,因为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别人随便把我的照片放在了博客上,我也不一定会高兴,所以也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多想些,这也许就是个大概的标准吧。
有许多业内人士担忧,博客早晚会变成文字垃圾场,身在其中,你怎么看?
即使它真的变成了垃圾场也没关系,是垃圾你不要去看它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自然淘汰的过程,就像一直都不是很言论自由,突然一下子自由了,就有些矫枉过正了,不适应了,会说一些不是发自内心,只是为了泄愤的话。当人们一直都有自由的发言条件的时候,他们可能就会考虑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慢慢地心平气和下来,这需要一个过程。其实博客有一天成为垃圾,就好像BP机一定是要被淘汰一样,所有东西都有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以一直流行下去。不过,当外界的信息过剩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归纳和总结有用的,这必然会被时间和规律所左右。
当网络时代推出新一代博客升级产品时,你会依然首当其冲的去使用吗?为什么?
那就要看它是不是合适我了,因为博客正好成为了很适合我的东西,我才会加入其中。以前也有一些人找我写专栏,我就不会去写,因为我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必须做到,每周都欠着人家稿子,这样的心理压力很大。而博客的形式是自由的,你可以一天写很多,也可以一星期不用写。我这人就有这个问题,你越想让我去做的事情,我可能就不爱做;如果你给我一个自由的选择,怎么样都可以,我倒愿意去做了。无论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最重要的还是得适合我。
电影,《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照进现实》,隐约中,觉得是对徐静蕾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电影人,她是幸运的,但一切仍然源于她对梦想的追求与执著,而后,才能拥有今日的现实。
在未来全面的工作上,你是否有倾向性,依然是电影?或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文字工作?
那肯定是电影,我现在还在做上一个电影的剪片工作,也有三个电影等着我做选择,拍哪一个或者休息都不拍。我也有一个自己的电影公司叫“鲜花盛开影业公司”,所以影视方面是一定会坚持做的。如果我真的有写作能力的话,那我就太高兴了,因为我在写博客一段时间以后,就想过这个工作也不错,如果能以它为生就好了。因为文字表达是一个人特别安静的时候要做的事情,这种平和的状态特别好。但写博客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要是写剧本和小说那就太难了,所以我觉得,我的文字能力还不够让自己以文字为生。
那你觉得,你对电影的把握可以让你以它为生?
对,因为我对电影这东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已经锻炼出了和别人沟通的能力。电影不是我一个人的东西,它其实是很多人合作出来的成果,比如我找到很好的摄影师,我的影像会得到保证。所以说,导演锻炼最多的其实是统筹能力,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怎样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掌握整体节奏的能力。有的电影片花很漂亮,但整个影片看完以后的感觉不好,这就是没有好的整体控制能力。当然个人情趣和审美也很重要,每个成型导演的影视作品都带有很强的个人印记,比如说《无极》就代表着陈凯歌,《英雄》就代表着张艺谋。
你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吗?你觉得最惬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物质首先要提供给我很好的条件,让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先不要说“我想做什么就能够做什么”,只要能做到“我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这就够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也算是我的理想吧。
“结婚,互相给了对方一个以今后的生活为代价的承诺,这个承诺可谓巨大。看来大家还是需要承诺的,至少大多数人是。标准、传统,都是人定的,但如果因此成为阻碍我们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原因,大可不必。为别人的错误难为自己的是笨蛋,被别人的标准左右自己的生活的也不聪明,但是,需要勇气。”
“所有的事情,你认为它是天大的事,它就真的会变成天大的事。事实上,没有一件事儿可以称得上是天大的事,都是你通往另一件事所必经的过程。很少有一件好事儿是可以高兴一辈子的,没有一件坏事儿不是为好事儿做铺垫的。在我身上,隔几年就会验证这一想法。什么事情,都走着瞧吧。”
“拍摄几乎要结束了,原本搭出的小套间眼看就要夷为平地。这就是拍戏,一个梦结束了,痕迹都记录在胶片和磁带上,人还在,景已不见。桃花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笑春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聚聚散散,分分合合,原本无常。每拍一个戏就要经历一次曲终人散,已经习惯了。”
“就像上电影学院之前老是听说表演系的女孩都是傍大款的,学院门口老是停着一溜奔驰宝马。上大学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经济的日趋繁荣,奔驰宝马倒是见得越来越多了,但是,在我们学校门口见到的,四年下来也不超过5部。之后谁再这么说,我当然予以坚决的否定——多年各种事的经验告诉我,只有眼见才是实的,人云亦云十分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