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盛觉得自己还满同情刀郎的是,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音乐有多牛,他承认自己音乐很粗糙,而且从来不为自己辩解。李宗盛觉得:“如果刀郎唱片只卖了5万张、10万张,你还会骂他吗?”而他认为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刀郎,中国这么大,不可能只有某种音乐形态满足所有的人,一个大学教授的心灵和一个民工的心灵是同样珍贵的,一样需要被满足。就算刀郎的音乐都是民工在听,都是出租师傅在听,那他们的心灵就比一个大学教授不值钱吗?更卑贱吗?为什么你要批评他们所喜欢的歌呢?更何况一个人也不可能只满足于
一种形态,也不能就规定这组人就听这样的东西,那组人就听那样的东西。
■写书的道理:这是一个深深被误解的行业
今年的李宗盛在行业内还有一件相当有争议的事情,做了多年制作人的他终于提笔写起了乐评,将港台流行音乐界的著名歌手逐番点评,并分析行业内存在的弊病和问题。书还没出版,就因为在台湾金曲奖颁奖前夕,一篇有关王菲的评论提前见报,而引起连锁反应和轩然大波。显然,李宗盛的批评行为引起了行业内相当大的不理解。
记者因此问他,是否近两年港台的音乐环境让他感到相当的不喜欢,因此才会觉得有义务写书来进行评论?李宗盛说起写书的初衷:“出发点是这样的:第一,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被深深误解的行业,有这么多人在讲我,有这么多人在讲我们这个行业,有没有我们这个行业的人自己出来讲这个行业呢?很多人讲唱片制作,你懂唱片制作吗?这是我的使命跟责任,这个行业给我太多了,给我吃,给我住,让我扬名立万,我应该怎么回馈呢?我再帮哪个歌星写一首万人迷的歌吗?我相反选了一种最艰难的方式,我希望从一个音乐、制作的观点去分析,就比如王菲这一篇,很多人都看了,我有践踏王菲吗?可是这个行业大家都不习惯,媒体一报道会怎么写呢?李宗盛痛批王菲!我其实写那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是自己负责的。”他多少感到有一点委屈:“我在这个行业是一个正直的人,非要说我痛批谁!娱记也不尊重这个行业,可你把这个行业搞臭了对谁又有好处呢?”
然而如今的环境,似乎没有人在乎一个人的诚恳用心和他要写的文章的实际内容,在媒体一来一往的报道中,李宗盛尚未出版的乐评文集已被扭曲为别有用心的痛骂,甚至还未看到文章,有人就摆出了被伤害的姿态。
这样的反响非常让李宗盛失望,他说:“我是觉得我有幸混到这个位置,这个行业里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这个我不做谁做!但是我们这个行业自己先看不起自己!就说你要有信心嘛!就像有小报记者整天写我,我就说,我李宗盛有今天不是你写出来的,是我写出来的!我的歌硬邦邦一首是一首,不是我靠拉你一点关系你帮李宗盛写文章吹捧一下歌就红了!你任何一个艺人也不会因为我任何一篇文章你就下去了!没有那个力量嘛!我跟你有仇啊?”
这本乐评集或许由于这样的原因,推迟了出版,但李宗盛说决不会不出。书中他以一个资深行业人员,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从制作、音乐等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评论,提出建议和找出问题。其间囊括了众多当红的港台艺人,没有评的,是他实在看不上眼的。他一度也想评一评内地的歌手,但是:“我办公室放了一大摞内地2003年的唱片,我实在听不下去,想找10张都没有。”
他也并不打算将此书先在内地出版。他说,这样相反会落人口实,说他不敢在台湾出版。
■爱情没什么道理
李宗盛自认是一个很低调、很居家的男人,他认为家庭对他来讲意义是非常大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尽责的丈夫,尽责的父亲,但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但是他又太求完美,希望自己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好的行业人士,但他觉得可能最后自己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