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小时候在天安门前的留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黎明儿时居住地之一,北京西城区羊肉胡同14号院
黎明前不久在北京花费千万买的豪宅
一位老大爷说:黎明当时就住在14号院里南楼西边的楼道左边第一间房。(图中二楼)
黎明与王菲是香港大牌明星中与北京渊源最深的二位,相同的是两人都生于皇城根下,不同的是王菲将近二十岁时才赴港发展,而黎明童年时就只身到了香江。
前段时间,记者获悉黎明在去港多年后终于还乡落户,有了一个“新家”,在几天来
的采访中,记者既见识到了黎明“新家”的豪华雅致,也看到了他孩童时“老家”的落寞寒酸。几十年的岁月,在寄身居处的转换中,黎明实现了人生的飞跃,难得的是,黎明昔日的街坊依然记起了他,叙说着他那要湮没无闻的旧时情景……
黎明已年近50?
老街坊的回忆跟标准资料有严重出入
儿时住处之一 羊肉胡同42号院
户主:“我的儿子跟黎明很像,歌迷常搞错”
几年前,曾有香港媒体曝出黎明出生于北京西城区的羊肉胡同,环境简陋不堪,对此黎明一直没有做出回应,在一本黎明的传记中黎明曾回忆说:小时候,从他住的胡同一出来就是西四大街,而羊肉胡同就坐落在西四南大街上。
西四是北京“胡同文化”的荟萃之地,出于保护历史古迹的需要,这块地方的胡同都基本保留了下来,由于房子太老,现在在胡同居住的主要是外地人。羊肉胡同并不算长,胡同建筑的特色也不很突出,胡同两边除了旧式平房外,还重新翻盖了一些楼房,一家大型的夜总会给这条有点僻静的胡同添了几分热闹的气氛。一个在胡同口吃饭的中年人告诉记者:黎明确实是在这里出生的,他家的老宅就是42号,现在成了私宅,住的可能是黎明的家人,有人还曾经看见黎明到这里来过。另外一位邻居则告诉记者:以前有些歌迷也来这里打听,询问黎明童年时的一些事情,但知情的老邻居太少了,有些人记起他也是因为知道黎明在这里出生后才跟脑子里模糊印象对上号的。
“人家孩子一起玩,黎明就在后头痴痴地看”
记者来到42号门前,看见大门紧闭,门上还贴着“私人住宅,请勿打扰”的字条,42号院是一座重新翻盖的二层小楼,往日陈迹早已荡然无存了。在42号院对面有家小卖部,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正好站在门口。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在这里出生,已经住了大半辈子了,黎明原来就住在42号院,后来一对美国华侨夫妇买下了地皮,翻盖成了一座小楼。记者问她对黎明有何印象,她说:因为我们家在他们家对门,所以对他我还有点模糊印象。42号原是个大杂院,住了很多户人家,院门口天天有个卖小金鱼的。黎明小时候挺白净,胆小、不爱说话、性情有点内向,每当门口别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时,他就在人家身后痴痴地看着,这孩子那时候看上去挺可怜的。当记者问她黎明是否是真名,这个妇女表示早已忘记了,记者又问她如何知道幼时的那个小孩就是黎明,这个妇女则表示,后来一些邻居都说黎明原来家在这里,还有歌迷也来问过,挺符合黎明的身世,他在大一点的时候就搬走了。这位妇女回忆说:黎明的父亲好像叫黎亚雄,他和黎明母亲离婚后,找了一位名叫“阿莲”的妻子。
记者在这个妇女的指点下又询问了两位晚饭后出来散步的老太太,其中一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羊肉胡同居委会的主任,她们向记者回忆说:以前在羊肉胡同住过好几个印尼华侨,在42号院也住过一位印尼华侨,后来听说是黎明的父亲。他们当时住的房子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租一户姓李人家的房子,他们一家很低调,现在过去了这么多年,她们对当年黎明家的事情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这两位老太太让记者去派出所找当时负责的片警,后来记者到派出所打听才得知那个片警已经病逝了。
户主原来是“唐朝乐队”郭怡广的母亲
为了搞清情况,记者按了42号院的门铃,这家的保姆把记者请进了院子。一位70多岁、气质文雅的老太太接待了记者,她一听记者是问黎明的情况,笑着说:唉,这些年有不少人把我们家当成了黎明家,我的小儿子跟黎明长得挺像,有一次他回家还遇到了歌迷给他献花,把他错认为黎明,弄得我们也是哭笑不得。老太太向记者介绍:他们家姓郭,是美籍华人,在80年代初回国买下了这个院子。原来这里是一个小杂院,后来他们重新翻盖建了一个小楼,平时他们就往返于美国和北京之间,这里也成了他们北京的家。让记者有点意外的是,虽然他们家跟黎明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很早以前的唐朝乐队是她们家的常客。原来,郭老太太的大儿子就是郭怡广,当初他是唐朝乐队的发起人之一,现在还在从事音乐制作。郭老太太还表示:当年她们买下这个院子的时候,并没有听说黎明一家曾在这里居住过,现在把他们家传成黎明的家,主要因为自己的小儿子跟黎明长得很像,被人们误会了。
儿时住处之二 羊肉胡同14号院
邻居透露:黎明母亲原是北京饭店的洗衣工
黎明一家是否曾在42号院住过?除了这里,别处还有他的家吗?记者第二天来到羊肉胡同继续打听,走到了14号院门前,结果坐在门口纳凉的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黎明一家曾在这里住过,直到他们陆续离开北京,在黎明的父母离开之后,黎明曾经跟姥姥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位老大爷介绍说:14号院原来也是个大杂院,在“文化大革命”那一年,改建成了二层居民楼,黎明他们家原来住在院内的南楼西边的楼道左边第一间房。他记得黎明的父亲是印尼华侨,个子高高的,瘦瘦的,黎明的母亲原来是北京饭店的洗衣工,长得并不算漂亮,黎明跟母亲不是特别像。当时他跟黎明一家人不过是点头之交,没有什么来往,对他们一家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后来据说黎明的父亲去海外了,之后他母亲也走了,黎明就与姥姥一起生活,他妈妈还曾回来看过他。给这位大爷印象最深的就是黎明的妈妈每次从北京走都要买很多咸菜,她还总说:这么好吃又便宜的咸菜在国外是买不到的。
记者走进了14号院看到,这个院子除了南北两座二层小楼外,院子中间还盖了两排小平房,环境嘈杂,狭小而又零乱。院子里的小楼是六十年代的简易居民楼,分左右两个楼道,楼道狭窄。记者找到了那位老大爷所说的黎明一家曾经住过的房间,这种房子是过去那种带厨房过道的房间,也就只有十几个平方米。记者看见房门上挂着一个大锁,房间里漆黑一团,邻居说这间房子早没人住了,还说这家住户原来姓张,而据记者了解黎明的母亲就姓张。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