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心态”:从自信到自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刘晓庆凭着自己倔强的个性和不屈的个人奋斗,一步步走到了中国影坛的顶端,但是当她这种自强自信的个性发展到另一端——自高自大时,她的性格也就成了既帮她又害她的双刃剑。
1990年,刘晓庆曾以名誉权被侵犯为由,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成都军区记者站记者羊慧明告上法庭,此案当年在法院的主持下以双方和解而告终。作为一名曾与刘晓庆打宫司的当事人,羊慧明一直在研究刘晓庆的真实心态,近日,本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采访了正在美国的羊慧明先生,他认为:“刘晓庆‘敢争天下第一’的个性,在明星崇拜文化的催化下,再加上早年的迅速成名,极易演化成类似‘帝、后’的心态:高高在上,俯视人群,谁也冒犯不得,法律面前也不认输。”
记者采访了不少她的同事朋友,不少人表示:刘晓庆喜欢人以她为中心,围着她转,喜欢听恭维话。
刘晓庆与新闻界关系之恶劣,众所周知,近十年来,有关刘晓庆的新闻大多是负面消息。除了前文提过的原因外,一方面是受名人声名所累,成了名肯定要受传媒追踪的困扰;另一方面也与刘晓庆不尊重记者工作有关。几个二十年前就与刘晓庆有合作的演员告诉记者,当年刘晓庆在片场间隙,常有记者想上前采访,心情好时,刘晓庆还说两句,心情不好,理都不理。
刘晓庆自已也反思过与新闻界的关系,“最早在我默默无闻、急于要介绍自己时,我承认是这些报纸、这些新闻兴风作浪,把我乔装打扮推向了市场”,到她成为大明星后,“也许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木已成舟’,记者对我的作用已不大了,就像国有企业的服务员由于顾客太多服务态度不好一样,我也日渐烦躁,态度越来越恶劣”。
就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生活中的刘晓庆不无优点:极为孝顺父母、重视友谊,但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个性又很容易伤害到他人。
将来一切尘埃落定时,肯定会有人研究刘晓庆诸多行为后面的心理动机,在很多人看来,她总想扮演强者形象,事事总要高人一头的强人心态是个重要动因。如果说,她早期主张个人奋斗、个性解放还符合潮流,她的争强好胜还能被理解成有个性,到了90年代,当民主平等意识已成为大众社会的共识时,她这种个性很容易就构成一种俯视众生的心理侵犯,招致大众和新闻界的反感和抵触。
想当亿万富姐:隐患就此埋下
如果刘晓庆还在老老实实地拍影视,这种口无遮拦的个性大不了只是让报纸多说几句不好听的话,从90年代初开始,“我认为电影演员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桩事业”,不甘居人后的刘晓庆纵身跳入商海。
这是刘晓庆的失误所在。商海何其凶险,有多少人穷心尽智尚不能发财致富,何况—心多用的刘晓庆。可她不管不顾,一头扎下去,同时涉足房地产、影视、食品、美容保健等多个领域,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几年时间办起了20多家公司。其结果大家都知道,大多数项目都已寂静无声。就以房地产来说,90年代开始做房地产项目的企业多如过江之鲫,但最后能挺过来的只有高手,市场不认明星,刘晓庆早就不提她的房地产了。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令刘晓庆身陷看守所的主要原因,与这一时期她的经营活动不无关联。
仅举—例。1994年,晓庆化妆品公司与村办企业徐州某化妆品厂签订合同,合作生产化妆品,产品生产出来了,晓庆公司却一直拖欠对方加工费54万元不付,同时还拖欠江苏前八段集团借款40万元不还。1996年,晓庆公司被这两家企业告上法院,一审二审都被判败诉。但6年过去了,尽管当地法院多次到北京强制执行,但晓庆公司采取种种手段,一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
本报记者特意采访了本案原告代理律师、徐州光亚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伟,据他介绍,近日他们正准备再次到北京,请北京的法律专家论证,在目前对公司财产执行不了的情况下,能否转而对刘晓庆的个人财产进行强制执行。黄伟说:“仅仅从我代理的这两件案子来看,刘晓庆就已涉嫌刑事犯罪,原因是:一、涉嫌虚假出资注册公司;二、拒不执行法院生效的法律判决、裁定。”
还有没有别的类似案件,这里我们不作评论,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判断,6月20日刘晓庆被刑事拘留,7月24日被依法逮捕,表明司法机关已掌握了刘晓庆涉嫌刑事犯罪的相关证据。
刘晓庆过去的个人法律顾问、浙江星韵律师事务所顾问曹星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论说:“刘晓庆的这次事件,主要原因有几个,首先就是自我定位错误,不想只当电影演员,要做亿万富姐。”曹星曾当面劝说刘晓庆:“把自己说成‘亿万富姐’,会让你的影迷寒心,‘亿万富姐’,怎么也比不上‘人民艺术家’这个名衔有价值。”
“刘晓庆要出事,是迟早的事”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如果这一次刘晓庆真的被判有罪,那么首先应该反省的就是她自已。
早在1989年3月8日,青岛市税务局市南分局向刘晓庆开出了“税南地字第003号”“税务违章案件处理通知书”,认定刘晓庆偷漏个人调节税18万多元。1989年10月4日,市南分局作出新的处罚决定,认定刘晓庆有偷税漏税行为,此外,关于关键的28万多元的“赔偿《西太后》摄制组损失费”等问题,“另将继续审查”。
13年前的处罚结果,白纸黑字,历历在目。刘晓庆自己也深知厉害,“离婚是与老百姓作斗争,偷税漏税是与国家抗衡”。
记者从多方采访得到的信息分析,对此次被捕刘晓庆早有思想准备。早在今年5月刘晓庆妹夫及前公司会计被抓不久,就有人问她:“税案怎么样?干万不能出事。”刘晓庆的回答是:“现在很难说了。”
从6月中旬到她被捕的前一天,刘晓庆“少有”地每天到她亚运村的公司上班,亲自剪辑她公司刚刚拍完的电视剧《洛神》。“把带子剪出来,发行了,就能变成钱,可以抵罚款”。6月19日下午,她对一位到公司登门看望她的朋友说。据说她还说了一些别的话:“情况很糟了”,“我确实逃了税”,“也许真要判刑”,“要罚5倍吧”。这个时候刘晓庆显出了她的强人本色,她反过来安慰这位朋友:“没事,在里面我照样锻炼身体,看书,出来还是我刘晓庆。”
有熟悉内幕的人告诉记者:在中国拍影视剧,逃税漏税现象并不少见。常有这样的事发生:片子刚刚拍完,剧组还没有解散,会计账目就已被撕毁了。在这种大背景下,刘晓庆再次涉嫌逃税就不奇怪了。
有人说:“刘晓庆要出事,是迟早的事。”就记者的感受而言,重读1983年的《我的路》和1995年的《我的自白录》,十二年的时间、刘晓庆几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年那个有几分野性和生气又有几分谦逊自省、倔强奋斗的川妹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高高在上谁也不能冒犯的‘大姐大”。
不管刘晓庆这次能否涉险过关,在记者看来,“刘晓庆”作为一个时代关键词的符号意义早已结束了。刘晓庆之于时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980年代前期,到了90年代,刘晓庆的露面,更多是与负面报道联系在一起。从传播的角度而言,刘晓庆已经从一个个人奋斗成功的典型变成一个无法正确自我定位的笑料,一向争强好胜的刘晓庆终于没能赶上时代的脉搏。
关于刘晓庆的未来命运,媒体早就在作预测,有的说她精神很不稳定,头发也白了;有的说她是“一棍子打不倒的”,还能走向舞台,还会有自己的事业--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羊慧明说得好:“刘晓庆若能经受住从云端跌落深渊的巨大落差的打击,已经是了不起的历练,至于她将来如何,我们没有必要再以她还能演多大的戏、能赚多少钱来论成败。”“即使她能再度轰轰烈烈,也希望她再也不要回到云端之上--那是害她。”
很多人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这么多年来,刘晓庆过得幸福吗?她自己说过:她很幸运,一直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也有她的密友告诉我,对于晚年生活,刘晓庆曾用几个“老”字做设想:老友,能不戴面具,在一起聊天讲真话;老伴,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爱自己的哪伯自己不爱的老伴,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我们相信这是她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可是,她不家机会吗?
刘晓庆语录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我就想做中国演员之最”,“从来我就喜欢‘最’这个字,我终生都会去追求这个字,我希望成为‘最’,我认为我应该‘最’,不然,这辈子就白活了”。
“每一分钟都要用来挣名挣利。”
“我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凡人,我不愿意过虚伪的生活,我愿意正大光明地宣布我之不爱,去寻我的所爱。”
“没有爱情,婚姻就不存在”,“只要有爱情,有没有婚姻不要紧”。“反正我不喜欢婚姻,也不想再结婚了,既然不想结婚,我也不要对方离婚,在一起开心就好。”“不要相信天长地久,永远不要相信永远。”
“在现代社会,金钱和富有是一个人能力的证明”,“我们不要躺在国家身上当包袱,要自己奋斗,用双手去获得财富。”
“我认为电影演员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桩事业。”
“离婚是与老百姓作斗争,偷税漏税是与国家在抗衡。”本报记者万静波 实习生曾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