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左王朔
王小京
1992年11月,到底是哪一天?当事人也记不清了。因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成为“情景喜剧”在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天。
从美国回来不久、在国内仅仅演过电视剧《围城》和《爱你没商量》的演员英达与一直不被所谓主流认可、却拥有大批年轻读者的作家王朔聚集在一起。不甘只作为演员的英达,决心要把在国外刚刚趸来喜剧新剧种——情景喜剧移植到中国的荧屏上。而语言俏皮、幽
默和调侃的王朔,恰恰是制造情景喜剧的最理想的人选。
电视出现后,以往的喜剧电影却不能在个体的电视观众面对达到喜剧效果。原因在于一个人很难独自对着电视机大笑,于是情景喜剧应运而生。情景喜剧在英语国家能够风靡,但移植到汉语国度,还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吗?
十一月初的北京,暖气尚未供应,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可是,意识到肩负着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情景喜剧重任的英达与王朔,此刻却是热血沸腾,心底充满阳光。
数日后,两页由英达起草的梗概,被英达手写出来。“英达”与“王朔”郑重其事地分别签名,以自己的人格和名誉做担保,开始积极寻求投资人。
转眼到了年底,英宁在吉林的一个远房亲戚,被那两页纸所包涵和蛊惑的内容深深吸引,有米之炊的厨房从此开始点火、刷锅……
无意介入娱乐圈的英壮,此刻还在原单位惨淡地留守。他有足够的时间和智慧可以出卖,而英达正急需他这两方面的鼎力帮助,因为预计的40集剧本还没有具体的编剧来操刀。
正月,西山。曹雪芹故居附近的一个隐瞒的招待所。除了一排的军人站岗、操练,再无任何人迹。英氏弟兄二人躲藏在这里筹划着《我爱我家》的第一集。此时贾家的主要人物还不是后来播出的关系,譬如杨立新饰演的贾家长子,不是姓贾而是姓吴,字运堂。南方人,倒插门来到北方的贾家。
写完两集以后,英家兄弟感觉许多戏不好进行了。两人商量来商量去,从戏剧冲突和增加女主角等多方面考虑,干脆把女儿变成儿媳,姑爷改成儿子。
冬末的西山,春寒料峭。都是第一次当编剧的哥俩儿摸石头过河,随写随改、随改随写,进度非常缓慢。眼看着窗外的春色渐浓,《我爱我家》却依然还在10集以内徘徊。
“咱们得想办法了。”凡是不甘后退的英达终于发出这样的叹息:“如果照这个速度写剧本,无论如何7月份是不能如期开机的。”
梁左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
五月建组,从西山移师到中国工人运动学院。简陋的学院招待所,不能提供太多的带有空调的房间,请来的梁左被安排在标准间,而英壮就在只有电扇吹袭的普通间。
梁左同样是首次创作情景喜剧,但是以前的相声无疑帮了大忙,因此可独当一面。英壮写、英达改,合二而一等于算作一人,于是兵分两路,在大纲的框框下各自编写。
两个月后,20集完成。7月7日,英达34岁生日的这一天,孕育了约8个月的《我爱我家》临产。当英达站在工运的摄影棚里,以导演的身份面对众多现场观众和媒体记者兴奋地宣布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正式开机时,英壮正在电扇下一页一页地写着第一集。
梁左的剧本进展顺利,而英壮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英达的挑剔和时间的紧迫双重地挤压着初进影视圈的英壮,最极端的一次,居然在四易其稿后,还是被狠心的哥哥枪毙了!
情景喜剧与一般的室内剧不同,它是在一个类似剧场的环境中拍摄,一侧是表演区,有布景;另一侧是观众席,中间是一条拍摄通道,拍摄时要求同时录下,演员的台词和观众的笑声(这里和晚会节目是不同的,它不能出观众的画面),所以必须一次成功。当然也有的导演在后期制作时,觉得哪儿可笑,就在哪儿加笑声,即罐装笑声。
与以往的拍摄方式不同,三架摄影机同时却分别对着演员和背景,演员如同在话剧舞台上一样,现场必须一气呵成。摄影师王小京、执行导演林丛等必须密切地配合英达的切换。演员文兴宇、杨立新、宋丹丹、关凌、沈畅、梁天、赵明明等经受了拍摄电视剧以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每天要背诵新的大量的台词,并且不能说错。
3个月后,随写随拍的《我爱我家》完成了最后一集《都不容易》的剧本创作。英壮认为:这最后的一集片名颇有象征意义——都不容易!
英达在北京大学的同学、好友王小京,曾经尝试过拍摄广告、专题片。沿袭多年别人走滥的旧路亦步亦趋,不是他的性格。后来被英达鼓动,富有挑战性的事业激发王小京坚定地与英达并肩站在了一起。
《我爱我家》没有辜负广大电视观众,约一年后,在全国各地播出,反响热烈超出预料。虽然,京腔京调的情景喜剧没能在北京自家的电视台上播出,但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一遍遍地重复播出,已经鲜明地证明了情景喜剧对于中国观众同样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
在一片赞誉声中,主创人员骑虎难下了。被逼迫到情景喜剧这条船上,下来已经绝不可能。《我爱我家》后,英达、英壮、王小京、宋丹丹和英若诚组成了英氏影视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年,便开始续写、续拍后80集。
94年6月,第一道流水线上剧本完成大部分。梁左的麾下聚拢一大批编剧,英达称之为文学师。臧里、臧希姐妹、张越、梁欢都在这个时候先后汇入到《我爱我家》的创作班子。英壮依然是编剧,但开始兼任制片主任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他已从幕后走向前台。继前40集里偶尔亮相后,后80集里,以杨大夫身份居然一口气露脸演了10集!
《我爱我家》推出了英达的同时,也推出了英壮。然而,英壮可悲地被淹没在英达那高大的身影后,他似乎没有得到他理应得到的更多荣誉。但他继续心甘情愿地做英达的助手,在以后接二连三的作品中,英壮都作为中间的骨干力量出现在英达身边。
编剧驾轻就熟后,英壮又同时在“通吃”导演与演员的两份饭。从现场的执行导演到导演,他还先后在《起步停车》、《电脑之家》、《临时家庭》、《城市稻草人》、《候车大厅》、《新72家房客》、《心理诊所》等等英氏公司所有的情景喜剧中打上了各自不同的印迹。
从93年《我爱我家》起,很快步入良性有序的循环。从《起步停车》到以后陆续出现的《候车大厅》、《新七十二家房客》、《心理诊所》、《中国餐馆》、《闲人马大姐》、《一手托两家》、《绝对权利》和《网虫日记》、《党员马大姐》、《东北一家人》等15部近千集电视剧的拍摄,英氏公司以每年一至二部三速度抢占市场。英达在A剧后期制作的时候,英壮已开始了B剧的拍摄,而与此同时梁欢正筹划、撰写C剧剧本。
情景喜剧已经在国内外观众中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影迷群体,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支从编剧、导演、演员到摄、美、灯、录、服、化、道、剪接、切换、管理、宣传各方面都堪称出色的摄制队伍。更带出了一批出色的喜剧演员。杨立新、蔡明、吕小品、杨青、李琦、刘金山、虞梦、彭玉等都是英氏情景喜剧的常客,深受观众欢迎。此外,许多著名的明星也都纷纷来捧场、客串。值得一提的是,宋丹丹、方青卓、刘蓓、王姬、梁天、巩汉林等曾经分别担任男女主角的演员,的确为英氏的情景喜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事业的红火,英氏家族的小字辈英宁,也以编剧身份加盟进来,后起之秀的英宁很快在《东北一家人》里崭露头角。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所有英氏家族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点:所提供的生活背景,全是处于“现在时”。不回避现实矛盾,不美化粉饰生活,不追求惊天动地的事件,不塑造叱吒风云的英雄。尽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诸如北京一个家庭,上海一条里弄,或者是东北一家人,而全国的老百姓,哪个家庭从中看不到自己的影子呢?
这些年,最令英达恼火的就是,尽管反复强调后来的一些情景喜剧在各个方面都已超越了开山之作,但观众却总是固执地认为还是《我爱我家》最好。每每遭到记者类似追问,英达都无可奈何,直到后来不再解释。
适逢十周年之际,英氏公司又推出最新的情景喜剧《西安虎家》。这是第一部西北风格的情景喜剧,也是英氏影视公司地方特色情景喜剧系列中的一部。继北京特色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和《闲人马大姐》、东北特色的《候车大厅》、《候车室的故事》和《东北一家人》、上海特色的《新72家房客》以及美国特色的《中国餐馆》之后,英氏公司将陆续推出具有天津特色的情景喜剧《家在天津》、江苏特色的《园林之家》、四川特色的《龙门阵》、山东特色的《山东是我家》和广东特色的《南漂青春部落》等电视情景喜剧,让中国电视情景喜剧之火成燎原之势,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的一个重要品种,拥有更多的观众。(伊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