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八一女篮落户长沙,让我们经常看到了曾经的亚洲第一中锋、著名女篮运动员郑海霞的熟悉笑容。作为八一女篮现任领队,郑海霞如今仍在篮坛打拼,昨天,她走进了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幕后故事。
父母的“心头肉”
有句老话叫“爹娘疼满崽”,这话一点也不假。郑海霞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她说,自己能长这么高,除了遗传的因素外,父母的偏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的。由于体格比较大,父母担心其营养跟不上,就经常在海霞的饭里添上一个鸡蛋。要知道,那个时候的鸡蛋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来说是多么的珍贵。有趣的是,虽然是个河南人,但郑海霞却天生不爱吃面,这可急坏了郑妈妈,当时就不得不变着法子给海霞做饭。
被“骗”到武汉体校
郑海霞从小就高出别的孩子一个头,由于身体条件好,她被河南商丘业余体校相中,海霞认为这是她“脱贫”的第一步。因为表现突出,海霞很快又被武汉体校相中了,但海霞最终来到武汉体校却是经过了一番波折的。由于郑海霞是河南体协的运动员,转投武汉体校是不允许的。为了得到郑海霞,武汉体校在做通了其父母的工作之后,不惜采取“欺骗”手段,以“母亲病危”为由把海霞给找了回来。当时,海霞的母亲的身体不好,而武汉体校开出的条件是不要学费。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海霞选择了武汉体校。从那之后,郑海霞便一发不可收拾。
感谢两个人
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海霞说她最想感谢的人有两个,首先就是她的启蒙教练王晓华。郑海霞刚进体校那会是“X型腿”,这样的腿型难以承受她身体的重量,剧烈运动中容易受伤。每次训练结束后,王教练就给郑海霞进行纠正练习。那个时候只能采取比较原始的方法,在双腿之间夹一个篮球,王教练则抱紧海霞双腿,尽量拉直。这样的练习连睡觉时都没落下,海霞经常是在双脚间夹上被子或是毯子,然后用布条捆起来。皇天不负苦心人,郑海霞的“X型腿”最终还是被纠正了过来,这也为她以后的篮球事业奠定了基础。
海霞第二个要感谢的人就是当时的国家女篮主教练、现任中国篮协副主席杨伯镛。1983年他把郑海霞召入国家队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杨伯镛自己也承认,郑海霞的球打得不怎么样,主要是条件好。但杨教练认为,“篮球是高个子的运动”,而郑海霞刚好符合他的标准。当年,杨教练又力排众议,把郑海霞带到了世锦赛。渐渐的,郑海霞以自己的表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郑海霞后来一共参加了4次奥运会,4次亚运会,为中国篮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