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 资料上显示这些栏目,就是汪主任刚才说的让人们记住《经济半小时》、《开心辞典》、《幸运52》、《对话》、《生活》这些栏目都是非常好的栏目,您当初创办这些栏目,当制片人的时候有什么好的经验?当然您就是很好的发言人。
汪文斌 : 我觉得一个栏目要做好,第一个要确定自己这个栏目的方向是不是对的。实际上就是它的内容定位、形式定位和功能行为,你的定位是不是准确,要做到定位准确,对我来讲我一般开一个栏目我做两个工作,第一个对国际、国内所有同行首先做一个工作,我应该站在现有目前基础上来做这个事情。然后我们看出来现在最受欢迎是什么样的节目,为什么这样节目收视率很高,市场份额很大,影响力很大,有的节目费很大力气,投入很大,结果却事与愿违。对我来讲我要研究,我研究同行,他们所做的哪些是成的,哪些是不成的,背后规律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在二套里面做《开心辞典》、《幸运52》这样的节目,我当时想,在我的专业节目里面,在开路这个电视里面,我要如何提高收视率的问题,需要加强娱乐性。因为娱乐是现在大众需求的,也是目前整个收视市场上份额最大的一块,而且娱乐又是电视主体功能之一,所以在我的节目上加上娱乐性,是很有吸引收视率的一部分。
第二个行业规律就是市场需求。当时我推出一个上市公司调查,经济部我们创过非常成功的品牌3.15国际消费者日的节目,这个是品牌节目当中最名牌的节目,从消费者角度维护权益。我们每天在上海、北京跟观众对谈,我听观众来讲,他们现在明确说,我都不知道上市公司是什么样,上市公司老总什么样,他说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后来我们搞上市公司调查,跟3.15结合起来是很好的,也是我们属于经济领域监督的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出来之后我们发现非常受到市场欢迎,而且我们现在越来越发现跟国际经济领域里面完全接轨的,因为安然事件的产生,原来上市公司不是中国,全球的上市公司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全球的媒体界都来进行监督这样一个领域问题。
我在做的时候,我们一定把握这个方向,我这个节目符不符合行业规律,符不符合电视规律,别看我做了半天,既不具新闻功能,又不具有娱乐功能。我们原来最早大型的专题节目,在我看来不具备专业功能,看具不具备新闻性,因为大专题时效性很强,它是理性、很逻辑一种思维做出来,它很欠缺逻辑性。我推出这个节目改版都用在这里面,我觉得对我最最重要在这个里面。
你选一个好的制片人,对我们至关重要,真的是如此。制片人好不好,他这个人什么风格,屏幕上就是什么风格,这个制片人有脑子,屏幕看起来就有脑子。如果把握这两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 现在这些节目应该来说生存得很好,您做的这一系列节目。
现在还有一些问题,有些节目会发现它一开始还是挺火,火过一阵后它不见了,这是不是也是因为制片人的问题所在?
王兰柱 : 其实栏目跟产品一样,它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这是最简单一个回答。另外栏目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你今天做好了就做了,应该讲每一期,上一期跟这一期本身就是重复过程,因为你没有创新,它就没有生命力。刚才汪主任说的,在你的观众定位,整个风格、定位,或者定位确定前提下,一定有很多创新的内容才可以。很多栏目比如说在做的时候,就会说要么有两个可能,两个比较不好的情况,一个是说一旦定了就一直是一个格式走上去,很快你可以预见,太多创新,时间越长它的生命力越来越弱。
另外一种就是说风格定了,但是经常变,所以当初定的风格,实际上一期做出来跟以前不一样,其实对观众来说他没有太多的可延续性,没有很多期待的价值,因为这期不知道下一期是什么样,很难形成固定的观众群体,这样导致或者不稳定,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因此时间久了老是不可预测,跟人交往一样,这个人不可预测,周围的朋友肯定是少的,我觉得这个是一些栏目的问题。
其实这些很多的东西就刚才我们谈的这些东西,其实它都有规律性,应该讲一个是遵循电视的规律,栏目制作、播出和它能不能赢得观众都是有它的规律。所以我想这一次也是我们其中整个组织活动,或者最后制片人相互去交流,其实就是应该讲一些像我们刚才谈的这些,汪主任是制片人,我是外行,我们只能谈皮毛,其实他们就是坐下来,找出来内部的规律。然后我们在他们找出规律的基础上,加上我们这些学者、我们研究人员努力把它做成最后的成果,是中国电视发展报告,这一些应该讲对整个行业的贡献,希望对整个行业能够分享一下那些成功的栏目,或者说优秀的制片人他们的思想、理念、经营方法、经验、教训,希望用这个能够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汪文斌 : 我觉得现在的最大问题不是说我们的影视节目很好,播两年就不行了。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刚开始没好过。因为最开始他定位就有问题,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现象,改版,我们好多节目不赞同改版,当一个节目不太赞同改版那就是根上面的问题。
王兰柱 : 其实上你说这个也是,说回到制片人其实是,制片人有很多年的历史,其实我说一开始条件不好,为什么?你如果比较中国电视跟其它西方电视,不用西方电视,我们临近国家的电视,你会发现有一个问题,但是本来应该是一个栏目为主的,而不是以剧为主的,你看任何一个国家,几乎你得出同样的结论。
在国内有一个悲哀的状态,剧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就变成是跟人家别的地方都不一样的状况。为什么造成这样?实际上我觉得我自己认为,它是一个从我们电视的功能,从最早的宣传功能转成娱乐,原来是不太注重娱乐的,现在过分强调娱乐,这个转换过程我觉得是没有接好,造成一个后果我们该发挥作用的制片人没有发挥。应该讲这个群体实际上也有问题,因为在过去强调宣传的状态下,他们其实是只关心政府,只关心我要说什么,没有关心别人想看什么。
但是一旦转过的时候,等整个电视机制,包括电视台都在转变过来了,我要有多的广告收入,我就要多的观众,我要吸引多的观众,我必须加重娱乐的成分,我必须有东西吸引他。但是我们制片人可能还是在过分的强调,艺术性怎么样,喉舌作用怎么样。我不是说强调这些不对,我就是说这个比例,或者说这个程度我觉得是跟整个市场的发展已经不配合了。包括现在我们还碰到很多制片人,说我这个栏目非常好,领导也喜欢,我周围的人也喜欢,我经常也碰到这样的人。但是收视率就是低,我经常碰到这种问题,你要看看说,领导喜欢和你周围的人喜欢,应该讲你做到这个层次,你这么有文化程度,你应该是大专、大学以上。可是如果你这个群体都喜欢你了,所有跟你一样人都喜欢了,他也带动了,收视率也高不了。
举个例子,北京是文化层次最高一个,可能你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占整个人口大概是百分之六,这些人可能学历越高看电视时间越少。什么意思?你的栏目即使说你周围的人都喜欢,跟你一样的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都喜欢,你的收视率极限就是6。那6的时候,其实这是说大家都看很少,加上我们最高50%的情况下,你的收视率最高3。
所以电视毕竟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东西,应该强调它的文化性、艺术性,但是你必须跟它的大众的特点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些特点,你就变成鹤立鸡群,不适合电视,应该做成电影或者做成文学其他的形式去表现,成果可能会更好。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我因为是做收视率调查的,所以我们比较强调观众需求,从他的社会效应,或者说观众这个角度看得多一些,我们自己体会比较深,我们制片人实际上对这个方面应该更多了解,更多意识更多重视,把这些理念引入在他的创作当中,或者制作当中,我希望,我相信会改变像现在这样中国电视尴尬的局面,电视剧一统天下,这个是不对的。
汪文斌 : 我也强调一下,有人说电视栏目,你开一个栏目一年没火起来,你这个栏目就不行了,从此就完蛋了。我的意思是半年内这个栏目没火起来就完蛋了。它说明一个道理,实际上你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质量不是生产出来的。你设计的时候,你把你所有智慧加进去,你把所有电视要素如何组合最优,所以他设计你所有内容形式等等定位上,实际上所有东西它就是一个生产的东西,一个简单的生产制作。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想让节目成功,你一定设计,你设计上它就是成功的东西。不是说我设计上最开始没找到北,在过程之中,我提高质量,我去用最好的主持人,最好的编辑,最好的记者,最好的摄像这些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主持人 : 现在我觉得您两位老师一直在强调一个现代栏目的娱乐性,我不太明白,但是有些栏目,比如《对话》这个节目特别好,它不太可能占很大份额的娱乐性,这样的栏目它怎么生存下来的?或者如何在市场份额中占有更大的地位?
王兰柱 : 说娱乐性当然只是对某一些节目,我觉得可能更贴切应该说大众性。比如一个栏目我们可能去访问比尔.盖茨,跟他做一些交流,这个可能本身会对很多人产生吸引力,很多人会关注。但是按这个例子去讲,我想如果你在大专院校收视率非常高,可是我们在收视率中不测大专院校,我们测普通观众。很多老百姓,比如像你们新浪,或者做IT行业没有人不会关心。
可是你出了你这个地方,你去北京胡同里面看一看,肯定没有人看,而这个社会就是这个结构。所以我觉得大众性和它的有特点的这些人,或者你要吸引谁去看。如果你可以做得很精细,访问一下比尔.盖茨,大部分人会了解,会有兴趣。
另外一个你可能访问另外的人,可能是明星,那么他的大众性应该比我们说的这个要高。所以刚才讲的,栏目在坚持你的创作、文化性,很多特点的情况下,一定要坚持大众性,我认为现在在收视率上面理想的状态,实际上是跟它大众性有关系的。
汪文斌 : 这个地方我补充一句,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种是娱乐节目,一种是娱乐要素。我们现在出现一个问题,现在电视剧娱乐节目太多了,一统天下,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但是我们现在要看到另外一方面,我们其它很多节目它缺乏娱乐要素,如果我们所有节目都具有娱乐要素,我个人觉得也许这些更具有收视率,能改变电视剧一统天下的状况。
因为电视本身功能它有娱乐性、新闻性、教育性,如果我们在我的一个节目里面,能把主体功能充分体现,比如说《对话》,《对话》我选取这个人物所谈的事情具有新闻性,我的表现手段让它具有娱乐性,就社会功能来说,它对来看的人有教育性。如果在我一个节目里面所有主体功能融入这个节目,这个节目能够对你的市场份额,收视率起到根本性要素,这个是你节目里面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现在节目里面,电视节目发展趋势不断融合,包括我们类型来看,我们所说的新闻故事在某种程度是新闻加进娱乐要素的表现方式。真人秀它实际上是把电视纪录片跟电影真实跟虚构融合的表现方式。
如果说我们能够很好把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把传统的打破,新闻不就是那种打破传统的呆板的,娱乐不是毫无实际意义搞笑,而是具有启迪,像《开心辞典》,是娱乐性的,但是它能启迪你的智慧。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把传统东西打破,在我们节目里面把这些要素,包括娱乐性要素都能充分体现,绝对是要有助于提高我们收视率的市场份额。
主持人 : 我觉得还是拿《对话》来说,比如《对话》这个栏目,它的收视率是一个方面,它这个栏目首播的时间比较晚。还有一个问题,它能够有固定的受众群,它的广告会不会有一个很好的收入?比方它服务就是塔尖上的那一群人,可能这部分人群消费高一些,需要的东西更尖端一些,它所需要这些广告收益会比较好一些呢?
王兰柱 : 其实是市场本身会决定这个东西,有一些栏目现在越来越有针对性的栏目,我设计的时候希望这个人群的人收看。自然比如说我整个观看我节目的构成就有特点了,这样针对这个特点去吸引一些特定的广告商去投放,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
在实际操作当中,很多栏目已经实现了这个,但是也有很多的是不能实现的。为什么?这里面有偏差,你希望做的实际上最后出来以后不是这样的,就造成了可能你的栏目我定位是这样定的,也是这样做的,实际上观众不是。很简单,我举个例子,很多频道设计的时候,我有一个栏目设计给男性看的,最后你发现大部分是女性看的,这个中间把握刚才汪主任讲的,电视这个东西,栏目它其实是比较复杂的一个东西,不是简单的一个因素在发挥作用,它有很多因素在发挥作用。中间本来把握这个东西就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包含很多要素在里面,我们过去问题是好多出在过分强调某一些要素,过分强调它某几个要素,而忽略其它的。这样在实际播出效果的时候,要么你强调的它的独特性,有深度,该忽略了大众性。或者说你强调了娱乐性,就成了傻笑,没有内容。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中间能够找到一个规律结合所有的因素,又结合广告商,我特别强调他的要求和你怎么去吸引观众他那些要素在里面,最后应该讲能够达到一个也有收视率,也有广告去投,教育的任务也完成了,宣传任务也完成了,领导也高兴了,这个是最重要的。
汪文斌 : 《对话》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对话》最开始并不是想做一个纯高端的样子,是做的过程当中往那个方向走去。实际上这是操作过程中你怎么去操作。实际上最早我们做对话还是希望做成以新闻为主,并不是想做成企业家的对话,做的过程当中做成企业家对话,做成非常高端的企业管理人员像在一个课堂似的,可是我们最开始设计不是这样的,我们为了新闻事情。
比如我们本来做很好的,当《笑傲江湖》播出的时候我们跟金庸的对话,等等。我们不是想把它做成企业家的对话,最后怎么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形成这样一个市场?所以我觉得这里面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来印证你刚才说的那个。
王兰柱 : 很多栏目你设计的,咱们就说《对话》(笑),你希望更多人关注,在我们这里面,卖什么说什么,从收视率上反映,那么你《对话》,你谈什么,最后形式是可以定的,做企业人都知道,老百姓不知道,这可以。如果你跟钟瑞敏可以谈什么?可以谈机构怎么重组?怎么管理?最后可能变成刚才说的读MBA可能有兴趣,变成案例了,这个就完全走偏了。但是你完全可以跟钟瑞敏讲,海尔怎么跟消费者提出更多服务?为什么提出这个理念?想的是什么东西?或者现在海尔能为消费者做什么?这个话题直接贴近消费者了,虽然他不一定对钟瑞敏不熟悉,用《对话》这个形式,但是你可以用形式下面的内容吸引观众。吸引有很多方面,娱乐也是形式,谈话也可以有很多内容。
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我们不能简单讲说这个方法一定比那个方法强,我觉得最后一定是有效的。另外我想电视品质,大家评判什么是优秀的栏目?其实很多学者研究出来,其实电视品质很难下一个定论的。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实际上应该讲到现在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学者是一个概念,政府是一个概念,观众是一个概念,制片人自己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概念,或者说这个栏目有三个制片人,三个概念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
所以这里面就是说用什么去评判,刚开始说我们有很多政府讲,这个栏目进行组织也有一些现象。这些讲跟我们现在组织这个活动,我们最初出发点其实也是有差别的。你可能获了政府奖,但是收视率低,也不在我们这个范围之内,因为我们是从这个角度去看,如果你是受观众喜欢的,观众看得比较多,从这些人给他强化这方面的,提供这样的平台去交流更多的这个方面,而不是跟其他人评奖,他们在讲他们东西,我觉得这个我们没有任何矛盾,而且我们觉得对整个行业这个方面是非常好的补充。
汪文斌 : 我觉得要做一个取向,把专业化跟所谓的经营化这个中间混淆。我们有制片人在说专业化的时候,他做实际上是一个经营化的,经营化这样一个概念。我很担心,我们有的制片人由于他所处的阶层,他们会有一种经营情结,这种经营情结很可能被当成专业化的表现,专业化跟所谓大众化和小众化是两个概念,你可以做得很专业化,但是你做得大众化,这两个是不矛盾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当成矛盾对待,我觉得要注意到,可能会有这方面的误差。
主持人 : 现在已经入选有150个栏目。
网友:这150个栏目,它有什么样一个分布?比如谈话类?或者新闻类?或者娱乐性,它各占多大比例你们评选当中,肯定不会是一个类型的栏目。
王兰柱 : 因为它是一个栏目,所以我们在类型方面,第一个我们在整个推选过程当中,找出这150个栏目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去掉新闻播报类的,这一类,因为它属于一个编辑好了再播报,其它成分不是很多情况下,这类我们没有放进去。
还有一个特殊事件,专门一个什么事情,比如奥运会宣传,它不是常规性栏目,这个也不在里面。
还有极个别一些非常规的。还有一些外购的,也不是你自己做的。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在其它栏目,在这个范围之内。
从节目形态上看,正常情况下这个栏目就是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包括综艺、新闻实时评论、专题,包括有戏曲、戏剧、少儿、体育都会有。当然我们在类别上我们没有限制,因为它自然就是这个状态,所以因此各种各样栏目都有。
主持人 : 如果有这么多栏目,它在这150个栏目当中能够占多大比例?或者说最多是多少?是哪些?有一个排序吗?
王兰柱 : 现实当中,综艺类相对比较多,还有新闻专题类,评论类相对比较多。少儿、体育可能相对少一些,我们没有控制这个比例,它是很自然一个状态。你要说最多是哪一些?可能新闻类、综艺专题。
汪文斌 : 基本上三大类,新闻实时类、综艺类、专题类。
主持人 : 今天我们谢谢汪主任和王总来到我们新浪嘉宾聊天室,也很高兴聊了那么多关于制片人,你们跟网友打招呼结束我们今天的聊天好吗?
汪文斌 : 我第一次到新浪,知道新浪聊天室既可以看到打出来的字,还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画面,对我来说很先进,相当于我们演播室一样,所以我第一次坐这个地方,真有点做电视的感觉。我想最后跟大家说的就是,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有可能参与我们的活动,曾经有人问过我,你搞一个论坛,一个活动都是制片人来说电视,他们权威吗?是不是要请一些专家更权威一些?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恰恰和中国电视制片人他们在一线上,他们最权威,我们说出来最有权威性的,我觉得听听他们说出来,我觉得更有启发。
王兰柱 : 各位网友你们都希望从电视上看到更精采的画面,更好的电视节目,你们的遥控器其实决定了他们整个的发展方向。所以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这个活动,利用你们手里的遥控器,为我们的制片人更好做出更优秀的栏目来帮他们一起去出一些力,做一些贡献,希望我们今后能看到更丰富多彩的栏目。
主持人 : 谢谢两位嘉宾。
制片人2004主办承办方聊天(1):栏目要做到“三赢”(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