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
11月27日晚,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经济频道落幕后,仅仅两天之后,该频道迅速又对其安排重播。与此同时,关于《大国崛起》的话题在全国一路上扬,不仅政治家、专家、学者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民间”及网络更是形成一片热议之势。
缘起:
堵车时听到一则新闻
《大国崛起》总编导任学安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节目的副总监,说起来玄妙,拍摄这样一部大型政论性纪录片居然缘起一个堵车时的小灵感,2003年11月底的一个清晨,任学安在上班途中听到收音机里播报了一条新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历史”。回忆当时一刻,任学安至今还有些兴奋,“9大国,500年,在北京嘈杂拥堵的三环路上,突然之间听到来自遥远浩瀚的历史的声音,一个念头让我激动不已。我想,这就是历史的召唤。”
在这份“历史感”的感召与呼唤下,任学安决定向中央电视台上报这一选题,后来在台里一路开“绿灯”。2004年春节后,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正式立项。7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们按照他们的要求,完成了对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9国崛起历史的整理;9月,电视节目内容大纲完成;年底,电视脚本的初稿基本成形。任学安说:“《大国崛起》一片,是中国电视人第一次用影像梳理五百年世界现代历史,也是中国人第一次透过大众传媒观看五百年世界大国风云变幻。它的诞生,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从容自信的存照。我们力图用十二集电视片构建一个窗口,通过它发现世界的坐标,寻看坐标中的大国并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为此,我们开始了近三年的艰苦跋涉。”
目的:
让历史照亮行程
三年里,《大国崛起》的7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洲9个国家深入采访、实地拍摄,哥伦布航海日记的手稿、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的账册、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的最早印刷本和《拿破仑法典》等许多重要文献和历史实物原件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电视人拍摄的纪录片中;百余位来自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关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各国知名学者及前政要,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哈里·狄更斯、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等专家的观点与思考提升了纪录片的学术水准。
此外,纪录片还用电脑特技复原了大量重要的历史画面,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险、荷兰的大型商船队、法国大革命攻陷巴士底狱、五月花号抵达美洲等……
不过,这并不是一部以挖掘历史细节或揭秘历史真相为目的的纪录片,它更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这个“思考”来自一百多位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的思考精华,该片出品人、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说:“人们在想,斯时斯地,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所为何来?盛唐的奠基人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文明的记录,是民族的基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
幕后:
纪录片出台没有背景
历史的本相复杂而难辨,没有人能够还原真正的历史,因此解答大国如何崛起,争议当然也跟着来了。此外,这部纪录片在央视这个平台上的播出也引起了民间的猜测与探问,不少人把这个纪录片与政治层的决策建立联系起来。早前,该片总策划之一、文化学者麦天枢接受了《南方周末》的采访,麦天枢明确否认说:“人们都带着强烈的自主愿望来看这部片子,也试图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解释这部片子。有一些猜测,甚至和政治层的决策建立联系。这是在中国社会信息沟通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的一种心态。这部片子采取侧重历史事实,而较少价值判断的方式,导致了其中所叙述的历史,和我们熟悉的教科书认识有所区别。这个区别造成某种紧张和兴奋,总觉得是不是有点什么。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脆弱的心理的一种表达。这么大一个社会,如果因为某部电视片而发生什么不得了的转折,那是小瞧和弱估了我们这个社会。我告诉他们,据我所知这部片子的出台好像没有什么‘背景’,要么就是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没有。”
在麦天枢的眼里,这部纪录片首先一个价值是,“让中国公众建立一种基础的人类现代社会的历史理性。这个历史理性就是,现代社会从哪里来,现代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什么。对这个事实的认识和尊重,是我们今天面对改革的一个知识基础和理性基础。”此外,“我非常渴望让公众理解‘妥协’这两个字的社会价值和理性价值。西方这些现代国家的建立,其标志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妥协合作的方式,来探寻一种新制度,探寻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形式……”本报记者张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