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香港姊妹》剧情一起一落 却贴近生活打动人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12:03 新浪娱乐
香港姊妹艺术总监、总制片人潘小扬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张德祥 这个主干和枝叶配合了,她有主干的一面,同时她还有一些配合她这个主干的枝叶,所以使这个人物显得比较饱满,善与恶也有所交织,这里面我多少有一点不满足,我觉得把这个秀铃那种内心的非常激烈的冲撞再给开一面,会不会就更好一些,现在这个秀铃就是忍辱负重,无论你怎么欺负我都是忍耐,即使你差点把我吃了,还是好姐妹,我就想她有没有内心的斗争呢?她有没有对于好姐妹也有她的反反复复的一种情感,一种心里的这种因素呢,这种元素呢,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多少有点儿不够满足。 潘小扬:这个我插一下,原来剧的结束是林雨虹自杀了,一个考虑香港回归10周年从楼上跳下来不好,最后改成了林雨虹进了监狱,但是一直到最后定稿的时候,才把她秀铃原谅她,接她,加了一句话,就是说话她在监狱里忏悔了。 黄会林:这个多少有点勉强,好像秀铃就是一面倒,就是善的不能再善了,而且林雨虹,她不是一般的欺负她,她栽赃陷害,置之死地都做了,而且秀铃永远是我的好姐妹,这里面缺了一点点,她比我们佛教都还慈悲为怀,即便这样,我觉得林雨虹还是饱满的,她欲望的追求写的很深刻,而且很有意义。我觉得这两个演员都很美,确实是很漂亮,所以我们说有吸引力。在很美丽,很有吸引的情况下,雨虹相比秀铃可能显得更丰满,更多元,更深刻,而这个秀铃稍微有一点儿就是太善了,太善了,我们可以学习的楷模了。 最后大家都在大圆桌上,连她父母都出席了,就是高氏集团重振雄风了,偏偏缺了她,她接她姐妹了,她应该重返很重要的会议,很重要的结果,她说什么都不如她陪林雨虹回南丫岛重要,这两个我多少有一点缺戏的地方。 再有就是叙事,他故事的编织是很强的,30集的大戏,让主干非常鲜明,让他时时刻刻抓住观众,不要出戏,这样的情况,演的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觉得叙事手段那种运用,而且其实它的情节,很单纯,就这两个姐妹,连到了两个兄弟,连到高总,这个姐妹连到喜剧父母的,朱家父母,就是这两个线索,这个线索有点儿香港剧的元素,像朱家父母那个就有点儿香港剧元素,纯粹内地不是这样的,我们看了很多香港电视剧也感觉到有这种元素,我们也用上了,这样对我们内地观众看起来也觉得很新鲜,怎么有情景喜剧的人物在里面。 潘小扬:很好玩的。 黄会林:是很好玩,还有一起一落,有这样喜剧的调解起来使这个戏更好看,我觉得主创人员是煞费苦心,把各种各样的喜剧元素融进去,既是指向很鲜明,又是多姿多彩,让人们看了很开心,这一点我表示中心的祝贺,能够做到这个很不容易。 当然还有一些就是字幕的错字,错字还真的有些,我不知道这个卖了没卖,这个盘,要是已经出售了的话,有的太明白的错字。 潘小扬:字幕有难度,有好多是香港普通话,香港普通话,香港的白话,白话用什么字来表现香港的意思,跟她音一样,是非常难的,包括英文翻译爹地,爹地翻译的表现,现在是爹爹,很多人只能说翻译成爹爹,最后是这个。 黄会林: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在第30集有一个逃过了一劫,劫难的劫,咱们打的字幕是截然不同的截,这是硬伤,还有第28集,喝醉了,喝醉的就说你再喝你就倒了,摔倒了,用的是到,没立人,这个是不对的,一定是倒地下的倒而不是到达的到,就缺了一个人,这个也不属于两地的。 李主任:这个要罚款的,现在一个字500。 黄会林:那这接近1000块钱了,还有时候的时候,就是那封信,谁写的,是哥哥还是弟弟,赵斌的一封信,那个时候的候字没有一竖,变成姓侯的侯了,就这三个。 黄式宪:还有14集还有,协程合作。 黄会林:还有第9集,雨虹没有住处,秀铃有住处,她就她们家了,一开始是秀铃睡左边,一会儿就到右边了。 潘小扬:这个在香港给的时间太短,你要换灯位,根本就拍不完,不再一处出现,当时想了,就想到观众谁会注意。 黄会林:观众还就看到了。 潘小扬:一换灯位,整半天,拍不了。 黄会林:这个也是很容易发现的。还有像第5集,叫李永俊,韩国大明星,有一个字幕打成林了,树林的林。结果李永俊变成林永俊。还有在处理上,好几个地方讲了十几年姐妹情,我觉得十几年好像不对,他们很小在南丫岛,到最后他们不到30也差不多了。 潘小扬:林雨虹去的晚。 黄会林:可是也一直在说,我们从小就在一块儿玩,也是很多地方讲这个,怎么也得有20年以上,我觉得,给我们的感觉怎么有20年以上的情分,好几个地方说我们十几年的情分,就出戏了,脑子就想怎么十几年,就不能专注在剧情上,这个也难免,就这么多时间做出来30集,真的是很了不起的,而且还20天没怎么睡觉,这剧中心把我们这些创作人员给。 潘小扬:当时6月5号你不交片子,就自动放弃了。 李主任:1月2号开机,4月28号停机,6月5号就播出了。 黄会林:再加上开始它,我知道10集剧本就开工了,真的很难得了。包括我这样的老太太都能够,而且是教了这么多年书,能被他吸引住,没有看到着有审美疲劳,我觉得就是很了不起的。处理他入狱和出狱比自杀更好,还是要给她留一个未来。 潘小扬:当时觉得从最高楼上跳下来才刺激了,而且香港回归10周年,从楼上跳下来。 黄会林:我还是想说大小融汇,老小皆易。 李主任:谢谢黄老师。 仲呈祥:该说的都说了,我说就简单了,等到你后面说。我觉得这部作品刚才谈到说是,应该说基本是很好的,但是中国特色的基调上本身就有历史使命,香港十年了,需要我们从艺术上,从现在电视剧这种形式介入到与国欢庆这么一个盛典当中去,它有这个任务,而电视剧本身给新闻有着某种血缘联系的新型艺术样式,它可能除了它艺术自身的使命仪式,他还有这个这种,所以我非常赞成黄老师说的,国家队完成人类历史上一国两制的伟大十年实践的这么一个历史进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应该是我们份内之事,我们应该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使命意识去做。时间有限,条件有限,做成现在这个样,我认为它受到大家的注目,这里面我首先想到一个事情,经济要发展,这是人类面对很现实的问题,经济不发展,怎么走谈不上,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面对着人类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普遍的都感到人文精神的恍惚,道德伦理的沦丧,这大家普遍感觉的问题,这不是我们周围人感到的,人类的有识之士都感到了,特别我前几天看上海有学者,最近把我们新儒学的代表人,跟商德尔的对话,这个对话很难读,这里面有东西,总的题目叫全球化跨时代人文关怀,在我们面前,一国两制也是一种举措,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特别在香港特殊的情况下,十年以来,他面对的问题是人类普遍关注的是什么问题,可能也是经济,人文经济究竟保持怎么到,养成,道德伦理究竟怎么样,这是人们关心的事,这个对话里面,我今天把文章带到身上,他有一段说的非常吃惊,是美国学者提出来,在美国现在不仅是市场经济,而是市场社会,市场社会,那么市场社会带来什么呢?他说大家普遍感到了人文精神的恍惚,道德伦理某种程度的解体,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位学者提出一个看法,他认为人类在历史的进程当中,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市场化,至少它认为艺术不能够完成,人类审美的把握所需要的艺术是不能够完全市场化的,如果一旦人类把自己的艺术完全摆脱了精神使命,就是不为捍卫人的人文精神,人类共同应该遵循的伦理道德,特别是公民意识,把这些都放弃掉的话,只是为了像我们剧中的人物所承担的,你不要看各林雨虹,雨虹在他的精神世界是没有红的,他一门心思是追权,权背后是钱,是要掌这个权,因此她走了他一条人生轨迹,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她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心,特别在香港这块地方,我刚才跟苟主任汇报,我说话不能都叫别人讲,刘长乐把话讲了,他就是凤凰的董事长,他最近答记者问,说我凤凰的制台方针是三条,第一条是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他影响人类当中有影响力的人,有影响力的人自然会影响更多的人,第二条凤凰要保持自己的人文精神,伦理水准,道德水准,这不能放弃的,然后他举了很多例子,他的大讲堂,我还曾经对他李敖有话说了,我还说了意见,说现在人们都没有时间读书了,就是让李敖来读书,我们来读李敖,这不是一个人的思维代替所有的思维,你当然不能这样,之所以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就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共通互融,互补,都是一个声音就无谐可言。 第三条说的是什么,以华人的视点把华人的文化推向世界,我这次对刘长乐刮目相看,他下面马上讲了,你看我选主持人,我刘长乐选的主持人,说的很清楚,一句话思想比漂亮脸蛋重要,他是我是第一个把阮次山当了主持人,他是一个结巴,但是他有文化,我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他这些问题里面有些厉害,我刚才跟苟主任说,包括我们两条川,一条是分析张艺谋,写了一大篇文章,另一条船是北大的王约川,他最近讲了一段话,他怎么说,电视媒体在中国超越了学术评论家机制,扰乱了中国的正常学术,他其中举了很实际的例子,他说我们有很多电视上的节目处于是善良的,但是没有考虑到它可能产生的另一面,就是或者了学术规范,当然这个艺术不是做学问,这是两回事,但是艺术也有艺术的规范,当你超越了艺术应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让人活得精神美感这个前提,让艺术变成仅仅满足某些受众的视听感觉,身体上的刺激感, 他就破坏了规范,就不能叫艺术,这里面提到了很多具体的事,很具体的人,他很明显提到这一点,这个戏我赞同黄老师说的,这个戏到在达到了创作者的初衷,他没有以香港生活就是写豪门生活,任何要有新的视点,他反过来通过一对姐妹,渔村的姐妹怎么样一步一步的走入香港的主流社会。再走入的过程当中,经历了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来折射出10年回归的伟大历史进程,这就不容易。 看样子他是着重香港姊妹,两个姊妹的10年历史内涵,通过姊妹后面的家庭里面的不同态度,你比如说将要相恋的这位豪门里面的,对回归的态度,过去我们写过的,但是他现在表现的非常自然,也非常真实写出来的,这样一来,我觉得用电视剧的这种形式,近距离的表现的时候,他找到了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是写事件,历史进程,一定转化成人的命运,或人生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离开了人去演绎那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个过程是不能展现的,他基本上符合这个规律,把他历史事件人性化了,变成了两个塑造人物的心里意思,这种转换是他能打动观众最本质的一点。你不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不行。 第二条顺这个下去,他不仅有历史的内涵,展现出10年的进程,他还很重要的一条,他仅仅抓住这两个人,以及两个男性和家庭成员,表现人性,这一点不管自觉不自觉,是有,我当时没有看,后来给我两个带子,我倒不是因为两个演员漂亮把我吸引住,他所写的10年香港回归的历史把我吸引住了,这两个主人翁身上内涵的人性的深度把我吸引住了,我非常赞同黄老师刚才说的,他是采用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写的,我刚才开玩笑说,我说这是形式的驳倒了唯成分论,即便一样的出生,就是两兄弟走的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所以刘长乐又厉害,他用了一个话,他说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叫有成分的不为分的,我现在改一句话,有收视率的不为收视率的这才对,他说的很对,你完全不重视收视率你拍什么电视,但是不能为收视率,不能说到一部片子好,归结的最终标准就是收视率高我不赞成。应该有收视率而不为收视率,这样做才对,他这个东西,你看他这个里面,这些人物身上内涵人性的深度,特别是我们这位林雨虹身上,我们过去很难看到,这个身上它实际上形象的是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讲的真理,人对权利的欲望,对金钱的欲望,有了会怎么样,你以为林雨虹生来就是坏蛋嘛,不会的,他跟朱秀铃那么好的感情,最后做出那么非人的事情,由此证明人性是可以异化的,把他人性的深度揭示出来的,他的善恶蕴含在其间,实际上这是符合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艺术品,最后都逃不了道德的审判,所以他对人性的深度,道德的包点,和人格的张扬是这个戏非常强烈的。 刚才黄老师很遗憾我们把朱秀铃某种程度是不是极致化了,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显现出我们林雨虹,可能只能这样,艺术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他有时候我们常常要回过头来怪这个《渴望》里面,你把主人翁写的来善,把王沪生写的那么恶,你们都走极端,但是想想看,不是这样的形象,能留下来嘛。所以我认为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我觉得作为电视剧艺术变辩证法的一种不漏声色的使用,令我感到,潘小扬毕竟是潘小扬,他拍过那么多电视剧,在他艺术指导里面,都有他明显的审美追求,正因为如此,两姊妹就是艺术辩证,对比然后那两兄弟又是对比,只是加上时代的印记,哥哥大家很能想到,就是那么回事,那个弟弟写的貌似放荡不羁,而内在却又很懂得感情,很懂得尊重人,很有人性,这样一来他全部把他对比起来了,这个大中华的艺术,电视剧丢掉了艺术辩证法,丢掉了对比的活用,很难,特别是长篇连续剧,他常常在对比当中让观众鉴赏和领略美与丑,善与恶,这个戏的意义恐怕应该站得更宽一点,更高一点来看,究竟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东西。 至于里面也证明了一条,和谐文化,就是要保留各族文化,各种风格的兼容,共生,互补。各美其美,每人其美,艺术也是这样的,这里面谁都知道,朱秀铃的爹妈就是港腔,融不进来就感到很槽糕,天天这样的题材,也很明显的,林雨虹就是港条,反过来朱秀铃还好一点,这样让一个艺术整体是统一的,相信是香港发生的故事,他没有感到自己跳出来,这也是在兼容各种地方文(blog)化特色的时候,怎么样整合,怎么样达到艺术和谐流畅,这个戏也提供了一些经验,我赞同黄老师说的,这个戏不少粗糙的地方,但是时间太紧,能够做到这样我觉得很不容易了。现在大家都在讲,讲文化品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术界对于我们电视界往往有这样那样的批评,我是主张以广阔的胸怀,则善和处理,我觉得像这样,这次国家队干的事情,拿到国家台播,就是起一个作用,回到胡锦涛总书记讲的,引领电视剧创作,你反应香港我不反对,你不要用没有品位的,低俗的,拖内地文化后退的东西。廖洋 宋雷/图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