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潮论坛落幕 业内人士把脉电视市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2日12:31  新浪娱乐微博

  新浪娱乐讯 2012年6月12日上午9:30,来自中国电视剧产业各领域的重量级嘉宾亮相第18届上海电视节电视剧产业新浪潮论坛,就视频网站的电视剧抢购风,网络版权价格回落、演员开出的天价片酬、电视剧题材过度集中以及越来越多的自制剧、周播剧等诸多热点问题展开探讨论述,各抒己见。以下为本次论坛实录:

视频:上海电视节电视剧产业新浪潮论坛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主持人:我们论坛的目的让我们业界大佬、媒体和观众能有机会和时间来交流,让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所以本次论坛将通过新浪娱乐全程视频及微博直播,首先我们将邀请到的是谭老师。

  谭飞:我是来学习的,我是花了比长江商学院还贵的学费来到现场,因为我有机会跟各位大老见面。徐志摩曾经说过,许电视剧一个未来,我觉得今天这样的论坛就是许电视剧一个未来,所以我也想知道媒体和观众对大佬有什么期许。

  主持人:您说的话有点不太适应。上半场我们将探讨的是电视剧产业虚热背后的冷思考,下半场我们谈的是制播合作的模式。首先有请到的是新丽传媒的董事长曹华益先生,有请曹总。

  电视剧产业虚热背后的冷思考

  曹华益(新丽传媒董事长):尊敬的各位同行上午好!我很荣幸能在论坛中第一个发言,在我们展开电视剧产业新浪潮的讨论之前,我先借用小说家狄更斯跟“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广告投放要理性和谨慎,众多热钱的引入,给制作业带来了短暂的跑马圈地,反而导致诸多项目还未成熟就仓促上马。另一方面整个市场的不确定性让业界在狂欢过后日趋谨慎,新媒体价格从去年的紧跟,一批卫视的版面调整,电视剧品类的花样分新,网络媒体的分流效应,诸多的可变量的影响下,我们手上的这份数据报告无疑会更加沉重。

  说今天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在剧变之下同样涌现了许多的机会,一是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观看效果,从优酷土豆的合并,都强烈释放出市场理性调整的星号。也会出现电视媒体通过自制剧的资源优势。我们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但挑战一向与机遇并存,有市场就会有制作竞争,对于我们新丽传媒而言我们仍然坚守创作的原则,坚持主流价值观,现实主义创意原则。努力生产出更多的高质量作品,大家可以看到的是:今年年初播出的《北京爱情故事》、《请你原谅我》,尽管是新丽出品,以年代划分具有当代都市剧又有年代剧,这也彰显出我们看中并不拘泥于题材,一切以内心为中心。一方面我们尊重明星,优先选择实力派演员,不跟风,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同经济公司进行平等对话。从市场的角度看供需关系的变化才是决定片筹涨跌的重要根据。相信会有更多的演员不单单为片筹,更是为优质的剧本加入到项目中,我们也期待着与他们联手制作出更加精良的作品。

  制作成本的一再上扬,不仅让电视媒体头痛,也让电视公司苦不堪言。最终在产业链上实现开源节流,合理打造拥有长期表现平稳的电视剧场,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双赢。面对当下新媒体市场的风云变幻,电视和网络受众对剧目的差异性选择我们也做好了准备,一方面我们和电视剧、网络平台联手,互相依托,《北京爱情故事》的网络点击率已经突破25大关,我们将与网络平台继续开展深入合作,积极探索新媒体市场的引领模式。在新的一年新丽传媒,将内容为王作为核心竞争力,研究既定的战略。接下来我们将推出由邓超联手的《相爱十年》,《孤军英雄》,由肇东林编剧《我的父母母亲的婚姻》,由海青、小沈阳主演的《后厨》。

  今年下半年新丽传媒还将陆续开拍重点大剧,分别是与东方联盟合作的《风筝》,由王力副编剧《团员犯》,各位来宾我们相信不管市场如何风起云涌,真正能笑到最后仍然是那些扎扎实实,凭实力说话的强势品牌,我们的电视剧产业必将在变革中寻求机遇,新丽传媒愿意做产业的倡导者,将谢谢大家!

  谭飞:对不起,请曹总在台上,一会儿我们有尖锐的问题要问。刚才曹总的话让我想到一句“世界本有美丽”,我觉得新丽的名字起的非常好,他们的事业非常火。刚才曹总做了一个介绍,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业内公司都在筹备上市,现在新丽有没有这个打算,上市对影视公司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曹华益:有这个打算,我们今年会向证监会报IPO计划,上市对影视公司最大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彻底的解决融资的管道。最终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谭飞:第二个问题,我现在也转型了,你们公司的《北京爱情故事》,我想知道为什么新丽短短几年做了那么多品牌剧,你选择项目从什么角度选择?

  曹华益:我们公司地处文化影视中心,北京也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一些创作人才,我们也是得地利人和的优势,我们整合了一些优秀的创作人才,我们的创作理念其中之一就是重视收视率,也不为收视率,还是注重电视剧的品质、品牌。公司的定位决定了还是立足长远,能够拍更多的经典之作。

  谭飞:我觉得一个剧,一个公司可能有一个量和质的关系,如果一个公司一年拍的戏太多在质上怎么控制它,因为有一些公司也有这样的例子,可能会出现质量控制的隐患,曹总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曹华益:我们公司签约了十几个编剧的工作室,我们都是认为国内比较优秀的专业编剧,我们也签了5、6个优秀导演。这样的话我们每年有一个比较基本的数量,也有一个很好的质量,通过这种工作室的形式。我们也不盲目追求高产的东西,我们采取这些措施也保证数量有一定的保证,质量更有一定的保证。

  谭飞:我们谢谢曹总,其实我已经很温柔,谢谢曹总的问答。下面有请的是华策影视的邓总。

  邓昌明(华策影视副总经理):他们之前告诉我不是这个题目,电视剧这个产业我现在有点茫然,确实是。目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大概用几句话来总结:一个是产能过剩,第二个是题材比较雷同,第三个成本提高。在它的背后我感觉其实我们的从业人员,我总体感觉有一个盲目的生产,缺少规划。总体感觉目的是一种茫然的状态,虽然说刚才曹总讲的,目前中国电视剧市场繁荣,确实也是,我们每年生产量据广电总局的统计有一万五千集左右,从播出情况来看,差不多每年也就在八千集,还有很多的片子怎么办?可能会说之前有很多都在讨论,可能有一部分是盈利的,有一部分是持平的,还有一部分肯定是赔钱的。造成这种现象,还是我们这个行业整体比较浮躁的,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该怎么办,今天的题目是制播合作,我们2010年提出平台定位,我们希望在生产的时候有一个规划,我们根据不同的平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今年上半年正在开拍的《一克拉梦想》、《幸福面条》,我们正在拍摄的《棋逢对手》我们和深圳卫视进行合作的。我们未来制作公司应该会更冷静一些,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平台,根据平台的定位生产一些比较符合频道播出的。同时在市场成本控制相对合理的,控制非常好的一些作品可能是未来制作公司发展的路径。近几年已经上市的和准备上市的公司比较多,据我了解上市已经有五家,即将上市的可能还会有一二十家,这样就面临着每一家公司都会为了上市有一个量的需求,势必造成什么?可能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像以前一样,不会对每一部作品的尽心尽力。我个人认为我们产业要发展,要真正的良性,我觉得我们应该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思考,怎么样把每一部作品拍的更好。如果说我们的作品不养眼,没有收视率肯定是不行的,你这种传播没有效果,但是如果我们片面盲目追求收视率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讲,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我们会有一种文化的缺失,我们对观众的一种不负责任,我们没有达到文化引领的作用。

  从我们华策,包括我们在座的很多同仁,有一些都是我的前辈,我们共勉。希望在创作每一部作品的时候,首先考虑到我们会带给观众什么东西,能够给他们一些什么东西,除了在看的过程中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文化享受和艺术享受,这样的话我们这个行业才有可能良性发展,因为没有准备,不好意思,谢谢大家!

  谭飞:邓总讲出了忧虑,其实大家今天都很开心,市场不相信眼泪,电视剧产业那么大,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我们还是谈一点积极向上的东西。我想问邓总,上市后的华策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是不是既有动力也有压力?

  邓昌明:是的,可能是在一个量上的压力,上市以后因为有那么多资金,你必须要对股民负责任,你要不断的生产。

  谭飞:我想知道华策上市后的流程,怎么样去完成那么多产量?

  邓昌明:首先从公司整体战略来讲,我觉得这个行业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你需要有人才。所以说公司上市以后,从我们赵总,董事会他们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尤其是专业的人才引进。

  谭飞:听说邓总也是引进的人才,我们为人才鼓掌。

  主持人:我们大家都知道山东影视剧中心出品过非常多非常好的作品,包括《闯关东》,包括《知青》,下面我们有请到的是山东影视中心侯鸿亮。

  侯鸿亮(山东省视协副主席、山东影视中心影视部副主任):大家上午好!今天在座的嘉宾很多是业内相对成熟而成功的同行,对我们这个所在的行业都有着敏锐的眼光。对当前国内电视剧产业所存在的问题也都有着清楚的认识,但是如果是解决这个问题,让这个行业能够健康良性的向前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座的同行长久努力。但是也希望借上海电视节提供的这次机会,能够与各位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为我们共同事业做一份努力。

  一个行业如果出现普遍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源一定在于制度上,和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电视剧也经历了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变,民营公司崛起早已进入了完全的市场化状态。马上到当下我们越来越多认识到制播分离,由于制作机构不拥有电视平台,与电视剧的受众市场难以有联系。在题材选择上往往缺乏针对性,容易扎堆撞车。在现实普遍急功近利的环境中也容易出现一些违背电视剧生产规律的非理性投资,而买卖双方的不平等,卖方依赖买方的市场格局。不得不处处迎合播出方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周播、季播,这些探索更多的是站在电视台的立场上,作为我们影视制作方除了配合电视台在直播方式的探索,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我认为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做专业的制作公司,然后做提高电视剧的原创类。只有这样无论面对电视台的挑剔,无论是面对电视台对合作方的选择,还是可能会面临的考验,都会有自己的优势。

  其实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些现象都是行业调整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这个行业门槛太低,新公司是前仆后继,搞乱了市场秩序。我个人认为要提升电视剧的原创,手挡其重要抓好选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国外电视剧,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选题的多样化。我认为选题第一要看题材是否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就拿我们自己的作品来说,就像《闯关东》,现在东三省有近70%的人口是闯关东。就算是同类题材我们能不能找到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在艺术风格上把题材的优势进一步发扬。现在我们制作《父母的爱情》,这个戏在题材和人物设置上并不是特别的创新,但是这个编剧写的非常好,他非常接地气的叙事,以非常幽默的方式讲家庭伦理关系,这种风格让父母爱情能够很容易和同类题材区别开。

  一部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在选题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情怀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积极向上的东西,就像《知青》中的主人公,他们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是他们想象不到的艰难,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热情,仍然坚持着勤劳和善良,仍然有爱和关怀。当每部作品的根基找到以后自然为了不辜负这样的选题,也通常对制作有相当高的要求。

  最后要说的是,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我们的影视从业者还是要有一些理想和坚持,虽然这些很不容易,但是有一些事情我们去做了以后才会相信,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记得在《知青》开播的时候,侯总为我发了一条短信,因为《知青》是新人演员在演,他有一个担忧,就是新人演员是否会带动央视的收视率,他希望这种尝试,在未来能够让我们在演员高片筹的市场环境之下能够起到积极的意义。是这样吗?侯总。

  侯鸿亮:是,现在我们这个市场是需要各种各样的成功范例,好比说大家都认为演员的片筹高,暗地里都在叫骂,真正在拍一部戏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明星,合适的演员,我们一样会选择用价格比较高的演员,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他们的存在会让电视台和制作方比较踏实,完全以新人作为演员,会给制作方和播出方带来一定的担忧,如果新人的演员能够配合比较好的团队,然后加上比较好的题材,能够使一个项目成功的话,成功的项目更多会影响更多的公司以这种新人的方式投入到创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编: Gracetot)

分享到: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