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王丽萍谈周播剧在中国的发展
主持人:刚才肖主任提到非常重要的问题,总觉得审片制度不太适合周播的样式。下面有请王丽萍老师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看法。
王丽萍:大家中午好,谢谢大家已经坚持到现在,先讲几个信息:一、中国电视剧工作委员会是去年4月28日成立了,在8月份中国编剧协会将有一次比较大的活动,具体的情况我们会有一个发布会。因为编剧队伍随着电视剧市场的越来越壮大,编剧队伍也越来越多,加入我们会员大概有400多人。编剧队伍当时也不是像我们传统那样,由一个人自发投稿,它的发展方向和规模越来越多样化,比如说可以从网络上,道路和途径也越来越多。还有一些是制作公司自己培养的编剧,还有一些成熟的编剧,我觉得大家都挺辛苦的,但是编剧队伍壮大对繁荣创作来讲应该是一件好事,就我个人来讲,现在电视剧应该是非常繁荣的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一个美好时代。但是对我们面临的挑战,有一些编剧的困难也很大。
上个礼拜在上海SMG招一些现实编剧的工作,现在的花样都是一样的,家庭反对、偷户口本,然后婚后开始闹,基本上这种模式。也有记者朋友和行业朋友问我这些问题,作为编剧来讲你是怎么想的,我回想到《婆婆媳妇小姑》,当时没有想太多的杂念,很安静的一颗心,以剧本为规律的来做人物和故事。后来在苦情戏扎堆的时候,总局当时提出了三苦一破,破碎家庭、破裂感情、苦情。这时候我写了《媳妇的美好时代》,现在又有那么多剧扎堆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作人来讲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你想表现得主题和你想反映的价值观,一定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观众的,这个是真正的意义。我们做编剧来讲,我就觉得不一定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写什么,这样的话永远跟风是不行的。现在的婆媳剧非常热,你让一个编剧去写,从写完到播起码一年,一年以后这个风还是不是热,我觉得是一个问号。
第二个问号是话题性,刚才马中骏老师提到话题性。我觉得作为电视剧本身来讲是有创作的规律,如果你一定去扣一种话题的话,你很难保证两年三年以后会有什么样的话题,与其跟风,不如坚持自己的原创能力。我想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对创作者来讲我自己的体会,要有一颗安静的心,我可能不太会写婆媳剧,我觉得电视剧在各种形式和各种题材都有的情况下,你呈现给观众的是有力量的东西,这也是我今后思考和努力的方向,谢谢大家一直陪伴到现在,谢谢。
主持人:王老师,之前我们也讨论过周播剧的话题,您觉得周播剧的形势可不可以在编剧领域实现。
王丽萍:我对周播剧不是很看好,是因为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家只有这一种选择的时候可能周播剧竞争也开始了。你在做周播剧,别人每天两集、三集的在播,我们应该尊重普通老百姓的收视习惯。第二点,我觉得周播剧可以尝试,一个要非常强大的明星阵容,就好像大家一到星期六、星期天会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就是追着谢娜和何炅,我追着大明星看这些剧是有这种可能的,有可能是年轻观众带动老年观众。一个要有强大的明星阵容,现在明星那么贵,他们愿不愿意来演周播剧;第二个剧本要非常强大,要有既间断又要连续的故事,每个一线编剧至少已经拍到明年了,他们愿不愿意做一些牺牲,来做社会的尝试,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难度。日韩剧我所知道的,包括《大长今》,包括日剧,都是独立编剧完成的。在中国还不具备像美剧一样像编剧团队的合作,但是偶像剧是可以。如果周播剧故事不够强大对观众的吸引力会减弱。
主持人:昨天谭飞跟我说,他以前的一个编剧已经6位数了。
谭飞:他是二字头开始的六位了。
主持人:现在编剧片筹也是水涨船高。
王丽萍:没有演员高,因为我现在不喜欢签约,我从去年开始一直有上市公司找我,没有签一家,我很安静的写,我先写完再说,一部作品将来有市场一定是安心创作,如果你一开始把小数点算得很清楚的话会影响你创作,我每天写四小时,如果很分心的话我可能做不了这个事了。
主持人:我们现在也把曹总和阎总、侯总请到台上来。
谭飞:我特别想问一个问题,现在电视台怎么定的电视剧发展战略,其实很多民营的电视公司会面临更大的瓶颈,是不是今后不需要外面的戏了,我希望大家跟着分析一下,现在电视台的策略改变对电视剧市场带来的影响?
侯鸿亮:我并不看好自制剧,因为自制剧又回到中国电视剧大概20年以前的现状,我拿山东影视中心单位来讲,山东影视中心算国有单位里拍摄电视剧目前还算不错的。之前的各个电视台下面都有影视中心,山东影视中心是因为在八几年连续三连冠之后得到了一些好的政策,所以就脱离开了山东电视台,我们单独成立了。没有电视台播出的平台,我们就比较早进入了市场化,我们和电视台只是一个合作的关系,所以逼着我们比较早在市场上讨食。如果是电视台完全的自制,我觉得市场的竞争机制会减退,团队的力量也会减弱,谢谢。
阎建钢:我不讲。
王丽萍:阎导不讲,我也不讲。
谭飞:你们俩都不讲,马总把三个人话讲完了。
马中骏:我觉得特别简单,观众喜欢看的一定是电视台要的,不管是自制也好,外面公司制作也好这个是应当的,其他都是假的。
主持人: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时间有限只有两个记者提问,有谁愿意提问举手。
提问:我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王丽萍老师和阎建钢老师,因为属于行业协会方面的,这次展会上我们发现题材方面比较集中,家庭伦理戏比较多。我想问一下两位:作为行业协会的领头人,有没有想过向总局做一些建议,能不能把题材的上面管束方面更放松一点,让协会和总部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王丽萍:其实我们八月份编剧协会会就这个问题展开,编剧协会100多位编剧参加讨论,其实有的时候扎堆也不是一个坏事,最起码大浪淘沙,质量优秀的跟粗制滥造的会分开来。对于电视台来讲也是一种挑战,所以扎堆以后会形成一个低谷,我妈妈讲的话特别对,她说在菜场阿姨都去买股票的时候就要冷静了,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在特别火爆的题材的时候,其实有的时候可以回避一下。对总局要政策,不如你自己锻炼或者自己挖掘可供你创作更大的范围和天地,有时候在我们了解的范围内没有特别规定哪一条不给写的,有一些东西是自己给自己设了很多屏障。
阎建钢:问到行业协会我必须得说两句,政府的每一项管理的措施我认为都是正确的,没办法,一个行业协会也好,一个个体导演也好,你没必要也无力跟行业管理做抗衡,我们必须服从和适应,这个是基本态度。作为个体导演偶尔发发牢骚是可以的。其实题材限制不能成为我们烂剧的借口,不限制也有大量的烂剧在,我们的功夫应该花在自己去自强,要发挥我们的智慧。我倒觉得我们现在的环境不差,你如果不跟风,如果你的动机纯正,如果不是投机心态的话,有很多很多的角度可以写,你可以写出好作品,只要你能够沉得住气。用户政策管理、积极自强自生。
提问:我想问一下,作为制作方的话,视频网站的价格下跌比较厉害,电视台广告市场今年上半年不是特别好,咱们作为市场最前沿的制作机构,肯定是比较快速的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不知道这一次有没有特别大的感受,比如说市场对于制作方面,比如说在价格方面,包括在热情度参与方面,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有没有这样的变化,我听到二线卫视,他们对于电视剧的收购价格不能高与30万,你们有没有知道这些信息,他们在价格上面或者在题材的甄选上面更严格。
侯鸿亮:因为一部戏,电视台面对每一部戏传递出来的信息都会改变,我觉得最好的政策,最好的价格一定会留给最好的戏,你其他的外部改变变动再大,但是你能够创作出好的作品,你可以不变应万变。
提问:我是新浪娱乐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问侯鸿亮,现在说广电总部会有新的播出方式,这个播出方式是好是坏,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侯鸿亮:地面台的同志们会特别高兴,我觉得现在还是论证阶段,我并不是特别看好,因为很多东西可能完全靠政府的政策是很难做的。
马中骏:一剧一新是有一些地面台的朋友开的一些方子,甚至短信给总局的领导。我们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可操作性不大,第一拥有这样购买的卫视相当的少;第二个这个并不能够来抑制制作成本的上涨,这个是非市场行为,这个本身是不可取的;第二个我也在不同的场合呼吁过,跟总局领导也讲过,出我一些主意,我说我们现在有一些政策的管理,比方说不要给未成年人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涉案剧不能在黄金时代播出。比方说提倡现实题材,我觉得这些政策的措施都行之有效,我说还可以再比方说:希望各个卫视能够给新导演、新演员有亮相的机会,比方说每一个卫视每年必须播出新导演、新演员的剧,有一到两部,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方法,我觉得自然制作成本会大大下降,什么演员的高片酬,导演的高片酬,编剧的高片酬,我觉得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持人:好的,谢谢各位。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本次的论坛到这里告一段落了,也谢谢各位这么长时间的陪伴,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