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养在深闺、如今款款而来的《大宅门》,已经引发了战况各异的出版大战、评论大战、收视大战,三场大战赫然成为该剧播出期间的一大景观。
出版大战:暂息刀兵
近年来,影视剧与文学作品互为依托两相辉映,文学与影视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两者红透半边天,强烈地冲击了影视剧的传统运作方式,也深深地影响了作家们的心态及创作方式,戏里戏外给人颇多启示。此次《大宅门》的文字版本就有三种之多,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为之而向郭老爷子狂摇橄榄枝,要求首家结集出版。最终,兵贵神速的作家出版社成功“拿下”了《大宅门》的分镜头剧本,并在书市上卖得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半个月内竟连印四次发行量20万册。人民文学出版社虽棋失先着,但也是别出心裁出奇制胜,约请郭爷精心改写此剧,出另外两种版本(文学剧本与长篇小说)的《大宅门》。此次,影视与文学双双携手走进“大宅门”的“婚配”可谓是珠联璧合。据说,中央电视台的贴片广告一周内就征集到了5500万元,而“作家版”的《大宅门》首批五万册3天内就被抢购一空。此场出版大战于是暂告一段落,如今虽是偃旗息鼓,这里黎明静悄悄,但杀气腾腾的战场气氛仍旧会弥漫好一阵子,缭绕于影视界与文学界的出版大战战场上,明眼人或许已经能看出,这的确是一个双赢的高地。
此次大战呈持久战态势,《大宅门》只是引发出版商竞争影视剧文稿的一个显例,可以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只要电视不灭、书本不绝,持久战中的枪管就不会冰凉只会发烫。
评论大战:烽火将炽
《笑傲江湖》引来了连天风雨,《大宅门》则刮起了漫天风云。目前,关于《大宅门》的评论之战虽然尚未炮声隆隆,但耳畔已经是枪声大作,呛人的硝烟已扑鼻而来。对于这出前期封闭制作的《大宅门》,媒体都“提高警惕”瞪大眼睛摩拳擦掌,时刻注意收听和传播来自不同方向和角落的声音。有褒之者,相应地就有贬之者,独具慧眼各抒己见,奇谈怪论亦在所难免,争鸣四起的娱坛好不热闹。此场评论大战目前战火渐起、烽烟将炽。不要着急,几个最具争议的主要人物尚未登台(如陈宝国饰演的白景琦到第13集才出场),有热心观众及惟恐天下不热闹的专职评论人士在一旁加柴添煤吹灰拔火,围绕《大宅门》的评论大战相信会很有味道,万马战犹酣的场景呼之欲出指日可待。播出以来的短短几天内,各大报纸已经纷纷跑马圈地,为《大宅门》趟好了场子,而网上的跟帖也已经倾泄而出,《大宅门》渐成“大热门”。
此次大战呈歼灭战态势,众媒体已经对《大宅门》完成合围,各怀心事,大有聚而歼之之势。
收视大战:日渐激烈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曾一直被影视剧的从业人员视为最求之不可得的“快车道”,只要能驶入此条“快车道”,似乎就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鲜花掌声就不会遥远甚至是唾手可得。但如今各个频道尤其是央视各台竞相改版后,这种优势在某种意义上讲已经渐渐不复存在,仅从央视几个台看来都可谓是个个精彩。而且如今各台的影视剧也是常常“撞车”,观众的口味不仅越来越高而且是越来越刁,你在央视一套播出,未必就铁定你会稳坐头把交椅。“列强”环伺,此剧与其他剧的收视大战在所难免。为了争夺全国观众的眼球,此次《大宅门》就祭起了“全国首部高清晰度电视剧”的法宝,但后来在媒体的穷追猛打下,郭导又“委屈”地解释说国内目前没有相应的接收系统,高清晰度版卖到海外去了,国内看到的只能是标清版。
另外,半遮半掩的《大宅门》里面到底藏着个什么世界?观众们正在密切关注。此次收视大战可以说是自发地打起了一场“人民战争”,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射出了引发此场大战的信号弹,弹片的弧光已经划破了影视剧《大宅门》的灿烂夜空,此场收视大战将在随后月余的放映时间内一日比一日激烈,我们且拭目以待。
此次大战主要呈拉锯态势,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分割了五彩缤纷的荧屏,这是《大宅门》在众多“敌手”中争夺眼球的一场恶战。本报记者王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