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剧《汉武大帝》的播出已近尾声,这部热剧不仅创下央视电视剧贴片广告收入新高,收视率也是节节攀升。而外界的种种关注,可谓是叫好声、质疑声,声声沸沸扬扬。从当初对“司马迁长胡子”等细节引发的有关硬伤的争议,到如今随着剧情的深入,一股“汉武帝热”以及“汉史热”在观众中不断升温。昨天,负责该剧审片工作的两位历史学家黄朴民、王子今受邀做客央视网站,与上万名痴迷观众对该剧展开了一番最后的“号脉”。
两位历史学家表示,希望通过《汉武大帝》的播出,弥补反映这段历史时期影视剧的稀缺。“当时我们民族的时代精神,有一种积极进取、豪放热烈的倾向。我们应当珍视这样的历史文化遗存。”
史实篇
历史剧不能像《英雄》那样,没有一点人文关怀
●问题一:《汉武大帝》整体还好,就是细节总是让人不满意,专家如何看待?
黄朴民:我完全同意这看法,《汉武大帝》总体上是很成功的,但确实有很多细节有遗憾,譬如说,司马迁长胡子,另外像马蹬是后世才有的东西。这引发了一个思考,就是历史学者和艺术界应该要更好的结合,应该更早地参与历史剧的策划、编写,全程跟踪拍摄过程,然后将这些细节上的错误消灭在播出之前。
●问题二:专家会不会常因影视剧的歪曲而生气?
黄朴民:历史剧的问题不在于个别细节问题,而在于历史观问题。现在有些历史剧或者以历史为载体的影视作品,宣传一种很腐朽、甚至很反动的思想理念。譬如《英雄》,根本是草菅人命,为了所谓虚幻的天下,可以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一点人文关怀都没有,而且突出了对大独裁专制的一种肯定,我觉得这绝对是错误的。
所以,历史剧要拍好,首先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在尽可能的条件下遵从基本史实,同时允许有一定的艺术虚构和夸张。总之,我从来不为歪曲的历史而生气,我生气的是因为宣扬不正确的历史观。曾经有一个导演说,他拍《刺秦》要气死历史学家,像他那个档次的历史题材电影,大大小小的历史学家从来不看。
帝王篇
有“过度抬高”迹象,“高大全”框子仍在
●问题一: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帝王之业,他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黄朴民:汉武帝刘彻能成功一番帝王之业有主客观条件。客观上当时经过汉高祖刘邦对天下的平定,文景之治在经济、军事、政治上都奠定了重要基础。主观上说,汉武帝是一个非常有进取心的君主,他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政治上,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他是搞盐铁官营;思想上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加强骑兵建设,选拔优秀将领,为他的反击匈奴,强化君主集权创造了条件。
●问题二:《汉武大帝》把汉武帝刘彻描述得太伟大了,显然是一位伟大的战略思想家,政治军事家。
王子今:汉武帝确实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剧中有过度抬高的迹象,这是因为我们的艺术作品总是难以避免高、大、全的框子。汉武帝最伟大之处在于晚年巫蛊之祸后的处理方式,他检讨自己过失的轮台诏被李贽称颂为“过天地之风雷”,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问题三:《史记.孝武本纪》中对汉武帝一生的记载偏重于他的求仙和封禅活动,这在汉武帝一生中是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黄朴民:司马迁对汉武帝所作所为是不无微辞的,他的《孝武本纪》想说明汉武帝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他是借对汉武帝一生求仙封禅的记载曲折地对其政治进行批评。当然,求仙和封禅也是汉武帝一生当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之一,但是与反击匈奴、统一思想、盐铁官营等重大举措相比,这些活动就显得不是最重要了。
宫廷篇
功臣和皇帝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死结”
●问题一:是不是每个皇帝(景帝、武帝)都容不得大功臣,从周亚夫到窦婴到卫青?
黄朴民:功臣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一个死结,是中国政治风起云涌、悲剧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功臣对皇权确实是有威胁的,而皇帝对功臣的利用都是非常现实的,双方不可能真正融洽相处。当然,由于皇帝个人素质上的不同,在处理与功臣的关系上做法也会有些不同,像赵匡胤、刘秀就做得好一点,而刘邦、朱元璋就非常残暴了,汉武帝个性也是非常强的,所以他对功臣的控制和打击有时候也是很残酷的,应该说这是时代的悲剧。
●问题二:从窦婴、田到卫青、霍去病,纷纷登场的外戚势力是《汉武大帝》的一大看点。汉武帝对外戚有相当的警惕之心,但又屡屡重用外戚,请问如何看待这种矛盾的现象?
黄朴民:历史学家萨孟武,曾经把中国的古代政治分为三个循环往复的类型。第一步,天下刚打下来的时候是兄弟政治,用他们来担任主要职务,但是时间一长,兄弟政治就会出问题。汉朝就出了吴楚七国之乱,淮南王谋反等事件;第二步,就变成了娘舅政治,用外戚来控制朝政,如窦婴、田等人。但是娘舅政治也会出现外戚专权,导致最终破产;最后变成了第三步“马弁政治”,就是宦官掌控朝政,这往往导致政治上最黑暗和大动荡,然后循环往复。汉武帝作为当时的一个皇帝,他也不能摆脱这种政治运作的规律。
●问题三:很多人对郅都、宁成、张汤等酷吏在历史中的作用不太了解。
黄朴民:酷吏是皇帝手上的棍子,是皇帝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一个皇朝从大乱走向大治的过程当中,酷吏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的。它打击豪强、权臣,强化君主专制都是符合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政治需要的,当然,酷吏的行为方式很残暴,有时候打击面也有意地扩大,给社会政治带来一种黑暗恐怖的氛围。皇帝一般是要用酷吏来推行他的想法,但出了问题的时候,酷吏又成为牺牲品。
[热点问题]
-蛮横的皇后阿娇是编剧编出来的吗?按理说,古代的妇女地位是很低的。
阿娇也就是陈皇后,因为嫉妒,利用女巫楚服,用巫术谋害后宫中的竞争者是历史事实。她也因此被贬斥到长门宫。一篇有名的汉赋《长门赋》就是她请司马相如为她创作的。汉代妇女地位并不低,可以说是比较高的,这是中国历史上女权盛起的一个时期。这是需要澄清的。
-请问真实的刘荣是怎么死的?
刘荣的历史在《史记》、《汉书》当中都有记载的,死亡的情况也跟电视剧里所表现的相差不多。
-汉武帝的姐姐南宫公主历史上有没有和亲?
南宫公主确实没有前往匈奴和亲,剧作家的虚构可能是为了后面剧情的需要。
-刘凌确有其人吗?
刘凌确有其人,史书记载她确实在长安为淮南王通报消息,但是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她的戏过多,人物表现使人联想到川岛芳子,似乎略有不妥。 晚报记者 张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