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中国湖南卫视专题 >正文

罗强良:当“新青年”变成平民“英雄”(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18:19 南方人物周刊
罗强良:当“新青年”变成平民“英雄”(附图)

2006年4月14日,湖南卫视王牌节目《谁是英雄》制作班底,前排右三为制片人罗强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2004年,当湖南卫视明确了全台的娱乐定位,一档存在了近5年的高端精英类电视谈话节目“新青年”,由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没有得到扭转,最终夭折了。

  罗强良,原“新青年”导演,现任“谁是英雄”——一档以奇人绝技为卖点的大众擂台秀娱乐节目——的制片。

  采访过程中,罗强良的办公室总有人不断闯入,打断我们的谈话——13个城市的最新收视率数据,短信互动结果,如何向领导争取保留节目,与广告商谈合作,各地的路演如何推进,员工的酬劳怎么分配……紧张忙碌之下,让记者强烈感觉到他们的生存重压和发展的张力。

  2000年,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工作。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心理落差特别大,女朋友又在湖南。我打算回到长沙,就盯着电视节目找出路,一下子就盯上了

湖南卫视当时的“新青年”。当时很喜欢,那时刚大学毕业,对文化的东西一直很崇尚。我就打电话给制片,试用不到半个月,我就成了新青年的正式编导。

  我是那个组节目做得最多的,态度最严谨的,每年都当选先进个人,因为我做的质量最高。那段时间,感觉自己成长得特别快。因为是做精英文化,自己收获特别大,因为你是在和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精英人士打交道。你会被他的精神、被他的经历所感染。

  我们做过

中国经济论坛、高峰论坛、十大人物评选,还有子栏目“千年论坛”。影响都很大,我认为那是中国谈话类节目中最有影响的。最初,收视率一直很不错。

  后来,全国谈话类节目越来越多,我们的收视率开始下跌。后来,又被娱乐节目抢了风头,收视率继续下跌。整个台都是娱乐风格,在这么一个大的环境下,我们就得重新定位。

  节目的新名字酝酿了很久。很长一段时间,仍旧用“新青年”,但是内容已经不是“新青年”,而是做成行业状元秀。

  其实,“新青年”最开始是有关职场类的节目,后来才定位为精英人士。节目停了一段时间,经过休整,重新改版,仍然改为职场节目。当时,央视出现了一档“绝对挑战”,和我们同步竞争。他们的资源要远远比我们强得多,平台好,学生、猎头公司什么的都比我们强。我们做得很痛苦,收视率一直上不去。另一个痛苦的事情,是那些来参加节目的学生,我们实际上帮不了他们解决工作问题。

  于是又改,改成行业状元秀,让大兵来主持。恰巧5月份,大卫·科波菲尔来长沙,我们就抓住这个机会,推了一场“魔幻英雄会”。第一场就是做大卫·科波菲尔,让他帮我们剪彩,还请了几个中国魔术界的大佬。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很好。接着,我就成了制片人。

  这档“谁是英雄”的节目,没有年纪区隔,没有语言区隔,没有文化差别,所以,是最大众化的节目,满足了所有人的需要,每档节目都很新奇,很特别。求新猎奇是每个人心底的欲望。

  从最高端的节目,一下子跳到最低端的节目。这个转变是很快的,意想不到。回想起来,洗脑洗得真是特别快。最高的,我做得很好;最低的,也能做得很好。

  中国的穷人再穷,家里都有台电视机,因为看电视是不要钱的,每个人都有求知欲。这说明电视是大众的,是老百姓的,是俗文化。中国人80%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即使你是,上完班难道还想听说教?所以,科教类节目注定没有市场。

  这一类挑战类节目,全国各地仿冒得很快,中央台也有了这样的节目。但是,我们始终跑在前面。

  其实,电视的竞争到后来会越来越激烈。你看,那些国际性的大传媒公司,如

默多克、维亚康姆,都是做娱乐,而不是做精英,因为赢利很重要,市场化是最终的趋势。毕竟,电视不是自己做给自己看的东西,不是自己玩,要和市场挂钩。

  我现在向台里申请,想注册一个公司,和选手签协议,把所有的资源盘下来,成为我的艺员。除了电视巡演,还有晚会、歌厅、剧院……

  将来呢,我的职业定位是,从职业电视人到电视经理人。本刊记者徐琳玲 发自长沙 图/姜晓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3篇。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