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执导《抬》剧遭编剧质疑 郭达等力挺(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6:49  新浪娱乐
黄宏执导《抬》剧遭编剧质疑郭达等力挺(附图)

郭达谈黄宏事件

  新浪娱乐讯 《低头不见抬头见》是由山东卫视斥资4000万倾力打造的一部长达365集的电视栏目剧,该剧众星云集,由黄宏导演,郭达、范明、邵峰、杨蕾、赵正阳、姜岩、闫硕等主演,姜昆、牛群、朱时茂、蔡明、范明、宋丹丹、潘长江、邹德江、刘亚津、句号、林永建等演艺界明星倾力加盟。编剧衣向东作为该剧的文学统筹兼编剧,在近一年的剧本创作中,根据创作提纲写就了八十多集剧本,但近三分之一的剧本遭到了导演黄宏的否定,今年一月份刚刚完成的十几集剧本竟然有大半未被通过。衣向东对黄宏此举甚为不解,由于黄宏和衣向东先生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10日衣向东特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黄宏提出了四大质疑。截至目前为止,因另一主角黄宏一直联系不到,新浪娱乐连线了《抬》剧的部分主要演员和相关人员,以下是他们对“质疑事件”的一些说法。

  郭达:不符合我们“小院”的生活

  郭达认为,被毙掉的那个《伪球迷》,在大家讨论剧本时,还是认为本子的基础不错,但是不大符合这个“小院”里人们的生活逻辑。以前,我们剧中的人物都没有喜欢足球、喜欢看球呀这样的铺垫,突然就让剧中人物变得都和足球怎么样了,这样会显得比较突兀。这部剧虽然每个故事可能相对独立,但是人物的命运、剧情的发展前后是有联系的;另外,说的是以前的足球事件,时效上也离得太远,我们这个剧是一个现在进行式……顺便说一句,我觉得衣向东的剧本我看过的,还是不错的,有故事,语言也机智,有很多阅读起来很好,但影视与文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小说与戏也很不同,还需要一个转换过程,有些不太好转换的可能就难拍或不能拍,估计,导演是出于这样一些考虑毙掉了剧本。这时,郭达还不失幽默地说,编剧编的菜谱再合理,也得需要导演这个大厨去炒呀。

  郭达说,既然这个剧是大家共同创作的成果,在拍摄的过程中,大家都会对剧本呀、表演呀,或多或少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郭达坦言,在片场,他也会经常对一个故事、一场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导演交流,这是很正常吧。应该说,虽然我们这个剧汇集了这么多的演员,而且包括了影视的、舞台的,甚至是歌手,但是大家还是很尊重编剧、导演的创作的。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编剧是很辛苦的,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所以,导演、演员对编剧的创作都给与了很大的理解,对于一些欠妥的情节或是环节也应该尽可能进行补救。这一次与黄宏合作的时间比较长,我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导演,一个导演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我很欣赏这一点。

  对于拍摄周期这么长的一部剧,郭达感觉累是有一些,但是希望观众不要看着累就好,那这一年就值了。

  范明:我相信我的发言一定会很客观

  我认为衣向东是一位很有才华的作家和编剧,我很欣赏他,读过一些他的小说,感觉他的作品都很有深度,可以说是我们这四位编剧中最有名气的一位。但是,如何才能拍摄出一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剧,是大家要思考的,因为这种栏目剧不同于电视剧和情景喜剧,它是介乎于两者,走的是中间路线。

  说实话,我很佩服山东电视台和黄宏导演的胆魄,能够联手打造这部长达365集的栏目剧,这无疑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链条式的结构,环环紧扣,容不得一点断裂和闪失。不管有多么优秀的演员阵容,还是超强的制作班底,你都不敢忽视重中之重的一环“剧本”!特别是如此长的剧,它是需要强大的编剧群来支撑它走完这365个日日夜夜。

  我的印象里,在开机后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拍了五六十集的时候,几乎没有枪毙过剧本。等到剧组里每一个部门都磨合顺畅了,特别是演员们也能基本把握住人物的基调了,亦得到了导演的认可,这时候演员自信了,会自觉不自觉的凸现出对剧本的挑剔。判断、要求、合理性以及自己在剧中饰演的人物在剧中定位是否准确。而最重要的是剧本越往后写难度越大。故事不能够重复,事件也不能重复,稍微有一点雷同的话,演员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很容易失去创作热情。

  编剧们的确很辛苦,其实几位编剧都很优秀。在已播出的七十多集中,都不乏有精彩剧集。每一位编剧都各有所长,但针对这个栏目剧,客观的说,编剧王宏较之其他几位,他抓的更准,写的更顺畅。比如:某集的事件冲突较正,甚至建立不了喜剧线,那么王宏会在人物语言上,赋予喜感、加强趣味,使原本很平很正的一集戏有了喜剧的张力,大大加强了观赏性、可看性,这也许得益于他多年来的舞台喜剧的创作积累的经验。王宏还有一点挺可贵的,他经常到现场和演员沟通交流,演员有什么好的创意想法都能耐心听取,经常到现场看拍戏,观察每个演员自身的喜剧潜质,有了这种相互了解,所以他的本子演员都能读懂里面的喜剧节奏。

  再说说黄宏导演,因为最终是演员来体现剧情,所以,在这个剧组里,他非常尊重演员的创作热情。他已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依然很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我觉得挺可贵。

  《伪球迷》黄宏导演是确定想拍的,也很肯定这个剧本,的确是演员们提出不拍的建议。我个人认为这个剧本其实是写的不错的,充满着喜感。但最主要的还是时效性。当这一集在06年拍摄完成,却放在今年播出的话,世界杯是不是过去的时间长了点?当时,黄导提出改为国外的足球联赛,但剧本里写的都是06年世界杯的赛事和球场上发生的事件,大家认为安不上,最终导演也很无奈的忍痛割爱了。

  我非常理解向东兄的心情,他毕竟创作了非常优秀的小说,和电视连续剧的剧本,但对于这么长的连续剧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个课题,需要不断的总结提高,在此我要对向东兄说:“我能够理解你想多为这部剧出力的心情,少上几集就少上几集吧,为了顾全大局还是理解万岁吧!”哈哈……

  邵峰:抓着时代的话题,才有戏

  记者在现场找到邵峰的时候,他一脸疲惫,正急匆匆赶着对下一场戏的台词。

  对于衣向东的质疑,邵峰说,《伪球迷》的本子确实有一些问题,里面的话题有一些老套和过时,还有马拉多纳呢。我们这个戏是进行时的栏目剧,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老旧。所以,可能剧本没通过。但是,衣向东的很多本子还是写得很好的,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编剧。

  演惯了舞台小品的邵峰,这一次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和时间出演《抬》剧,倒很有些“累并快乐着”。他说,每天中午十一点进棚,到了半夜一两点才结束,而且这个栏目剧和一般的情景剧不同,它里面的人物有自己的脉络、自己命运的发展,所以对表演的要求就比较高。比如我这个“姚科长”,一心想混个处长,谁成想后来职务没提升,反而重病缠身,这也是一般的情景喜剧里不会有的吧。虽然累,但是值,我有很多朋友都给我打电话,说这部剧好看,这样就放心了,对得起家乡的观众了。

  王宏(《抬》剧总编剧)

  对于质疑中“宏宏密切联手”而导致的“黄宏‘任人唯亲’,排斥外来观点”的看法,当事人之一的著名编剧王宏说,他与黄宏确实是很好的朋友,同时与衣向东也是很好的朋友,对于二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分歧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本人不打算介入,他希望能够沉下心来,有时间为《抬》剧多创作一些好的本子。

  王宏认为,在这个集体创作的大型栏目剧里,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声音,有争论很正常。而且,这部剧前后拍摄要经过一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一个过程中,无论是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难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通过这件事,使大家能够积极调整心态,和谐的去进行艺术创作,就显得比较重要。

  王金明(《抬》剧制片人)

  这个剧作为山东电视台今年的一个重头戏,边拍边播的这种创作形式对这部栏目剧在艺术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上确实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在创作上有争论也是正常现象。

  在这个剧的创作拍摄中,各个部门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里还是应该算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地方,因为不仅是导演、编剧,而且灯光、舞美都是国内一流的。我认为,黄宏导演在保证这部戏的精品意识、和谐主题、主旋律内涵、老百姓的生活,这些基本点的同时,还是能够做到广开言路的,大家都可以对这个戏进行争论。我觉得衣向东对黄宏的质疑,实际上是一种艺术观念之争,一种形式风格之争,是集体创作中很容易出现的事情,大家不应该感到吃惊。

  其实我觉得,黄宏与衣向东在各自的领域都不缺乏合作伙伴,他们之间的合作最初正是出于对对方艺术能力和人品的欣赏,这才是他们的基础和共同点。

  昨天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后,作为投资方制片人,我们无权过多干涉双方的这种在创作观念上的交锋和争论,但是我们会积极对待,不让任何事情干扰栏目剧的拍摄,并且希望通过沟通和探讨,进一步提升这部作品的质量,无论谁有什么样的观点,最后,作品好才是硬道理。

  【新闻背景】
   《低头不见抬头见》是由山东卫视斥资4000万元倾力打造的大型电视栏目剧,这部由黄宏担任导演的电视栏目剧采取的是边制作边播出的模式,并邀请了众多明星参与演出,而曾获鲁迅文学奖的衣向东也应邀成为该剧的文学统筹和编剧之一。而作为编剧之一的衣向东继在自己博客上声明与黄宏“在艺术上有不同的见解”后,此次更是专门召开记者会公开对黄宏的导演能力提出强烈质疑。据他介绍,经过近一年的创作,在他完成的80多集剧本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遭到了导演黄宏毫无解释的否定,为此,他觉得很愤怒,甚至现场列举了四大罪状。对黄宏随意枪毙剧本、任人唯亲、演员说了算等方面进行质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