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4日14:12  新浪娱乐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两位笑星合影 两人谈笑风生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思考的郭达 两人回忆片场趣事 郭达:对剧本满意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郭达:我是山东的女婿 黄宏:边拍边播很有挑战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笑谈“铁三角” 黄宏:观众的眼睛很敏锐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聊天视频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坦言边拍边播很刺激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郭达为公益拍裸戏 黄宏谱写歌词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郭达曾经一场戏笑场九次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导演黄宏一口气能说两场戏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称赞郭达的戏比小品演得好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三大笑星构成铁三角明星阵容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黄宏要实现“百星演百姓” 黄宏郭达做客新浪聊《低头不见抬头见》(组图) 笑声让观众做主 不会刻意搞笑

  新浪娱乐讯 喜剧演员黄宏郭达、魏积安、宋丹丹从没在一部作品中同时出现过,时下热播的大型电视栏目剧《低头不见抬头见》开了先例。剧中独创了三句半的戏中戏方式,由黄宏、宋丹丹和魏积安担纲,嬉笑怒骂、针砭时弊……像一段段精彩的小品。令观众大呼过瘾。

  4月4日13时,王牌笑星黄宏、郭达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和您一起分享《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幕后花絮。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欢迎各位新浪网友!我是主持人赵宁(blog)。非常欢迎大家在这个时间走进我们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是两位王牌笑星,黄宏老师、郭达老师。

  黄宏:谢谢谢谢。

    《低头不见抬头见》365集,天天和大家见面

  主持人:能让这两位老师一起做客,相信一定是有一个超大规模的电视剧和大家见面,我这两天一直锁定山东电视台的大型情景剧《低头不见抬头见》。

  聊天开始之前,先提醒我们网上的朋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拿起你的手机,登录手机新浪网,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说到《低头不见抬头见》,真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俗语,说的是邻里之间的关系,特别亲密,而两位也是演了这两个非常有故事的小人物,(笑)我看了一下剧情的介绍,跌宕起伏,非常生活化,而且这部剧365集,天天和大家见面,黄宏老师这次也担任了导演。

  黄宏:对。

  主持人:我觉得您的皱纹也是多了一道,很辛苦吧?当时投拍了这么大规模的情景剧,是什么打动了你?

  黄宏:也是山东电视台投资拍的戏,我们和山东电视台有缘,我们想打造老百姓的戏,包括这个名,低头不见抬头见,是我们过去的生活,实际现在的生活是低头也看不见,抬头也看不见,那时候是开机见,网上见,包括起这个名字,也是山东电视台起的,实际上是唤起邻里之间的感情。

    黄宏打造新“铁三角”

  主持人:这次听说很有意打造一个新的铁三角,是吸引了非常多的笑星大腕加盟,固定的主要的演员郭达老师、黄宏老师,还有魏积安老师参加,所以有很多媒体戏称铁三角阵容,三位是不是可以将铁三角巩固下去?继续合作下去?

  黄宏:没有,实际我们三个是非常好的朋友,我们三个也不属于铁三角,属于金三角,因为都是部队的,我们这个戏最早是和山东电视台谈定之后,说是约请我们来搞这部剧,最早是让我演根爷这个人,但是我要担任导演的话我忙不了,我说跟他们说,要拽上我两个好朋友一个是郭达,一个是魏积安,郭达就演了主演,他们非常高兴,等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阵容。

  魏积安在里面跟我客串了喝茶的老头,魏积安也是山东人。我也是山东人。

  主持人:黄宏老师也是山东人?

  黄宏:山东的。(笑)

  主持人:我也是山东人。(笑)

  郭达:我是半个山东人,我老婆是山东人。(笑)

  主持人:山东的女婿,所以这么大规模的戏是挺辛苦的。

    郭达:演员碰到这么大规模的戏不容易

  郭达:演员碰到这么大规模的戏,一生当中不是有很多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次黄宏选我当男一号。

  主持人:当时他是怎么说动你的?也是喝着小酒?(笑)

  黄宏:喝着茶。(笑)

  郭达:所以我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也很高兴,我当时只看到了剧本,前几十集,我当时看了首先对这个剧本很感兴趣,剧本写得非常好,黄宏他们也是跟专门的创作团队,他们细心准备了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搞这个剧本,当我们演员看到的时候觉得剧本非常好,很吸引我,最主要还是觉得有黄宏在这个地方很踏实,虽然我当时没有看到,后面那么多集没有看到的情况,我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黄宏是一个非常有造诣的这么一个演员,同时他13岁他就在部队里创作。所以他的小品、剧本基本上都是自己写。

  所以我当时比较放心,我知道有他在这个地方,剧本不会差。

    郭达:黄宏导的比演的还要好

  主持人:同时黄宏老师也是导演,您当时觉得他的导演功力怎么样?(笑)

  郭达:我跟他以前合作过,以前他拍的《李成功》我都客串过角色,那时候戏份比较少,对他导演这个水平没有太多认识,但是我知道他拍完这些电影以后,在国际上很多大奖,印象中有20多个大奖,他又导这样一个戏,《阳光天井》等,应该是不错的,但是真正合作以后,拍了《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觉得对他的导演功力是非常折服。(笑)我也不止一次跟媒体讲,黄宏的导比他的演还要好。

  因为他有喜剧意识,他是个好的喜剧演员,他又是个大家,他又会创作他以前导过那么多戏,所以经验很丰富,所以每次我们在现场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其他的拍这种连续剧的剧组朋友说起来,他们会在现场发现一些剧本上的不合理,大家也觉得不合理,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改,大家都是一筹莫展,但是在黄宏这个地方,这个问题我们也会出现这个问题,你就放心,(笑)黄宏马上就能够如数家珍,好像剧本他以前就知道这么改一样,能把每一个人的角色,你说什么话,他甚至模仿你的口音,从头开始说,一下能把两集戏一口气说出来,而且每一句台词都很精彩,没有废话,这个我感到非常惊讶。(笑)

  每次看到他在旁边编剧的时候我就笑,又开始瞎编了,我觉得黄宏导演过人之处就在这个地方,每次在现场看起来这段戏很平淡,但是经过黄宏那么稍微拨弄一下以后,你会觉得这个戏马上活跃起来了,演员情绪调动起来了,就会拍出一部很精彩的戏。

    黄宏:我们的戏创作得很愉快

  主持人:黄宏老师边拍边导就可以改变一些局的内容。我听说咱们这部剧的编剧都是非常知名的一些。

  黄宏:这个剧实际上刚才你说的铁三角、金三角都好,实际上我认为最大的三角应该首先是山东电视台,他们的领导特别开明,包括沟通起来特别容易,我们这次和台领导构思这个剧,策划这个剧,很容易沟通,我才知道电视台的流程是这样的,他们很支持,很相信艺术家,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就是我们的创作队伍,有十几位作家,他们非常功力,文学、曲艺等。

  第三条腿就是演员。这部片子演员选得非常好,长线演员有八个,每个演员都非常精彩,所以刚才郭达表扬我,导的比演得好,这是真的,当你看着监视器的时候过去有一些想法,自己所不能达到,但是我现在有一些想法可以通过演员达到,过去很多人同台演出,这次有上百位明星到我们这儿客串,在这个屏幕前,你想过去你真的没有好好认识他,当他为你表现角色的时候,你觉得真是给我增色了,你才觉得他的表演那么好,我跟郭达经常开玩笑,我们不是互吹,我就有时候总设想,他演这场戏完了之后,我说我要演这部戏怎么样,我觉得他比我演得好,为什么?他有戏剧的底子能撑得住,这点非常好,所以他拍好了我跟他说,我说后悔了,不应该推崇你出来,很快就要赶上我了。(笑)

  所以我们的戏创作得很愉快,虽然很累,但是挺愉快的。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口号“百星百姓”

  主持人:没错,我们很多网友已经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粉丝,网友都改名了,都改成“低头不见抬头见”了。刚才黄宏老师说到有非常多的明星加盟,可能仅仅是几分钟的客串,一集的客串,但是看到了非常多大家熟悉的面孔,这个是因为源于两位老师在明星当中的好人缘、号召力,才能召集这么多人?

  黄宏:第一个还是山东台,他们希望艺术家多多加盟,第二我们之前打了一个口号“百星百姓”,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地实现这个目标。(笑)郭达你把所有的人都得罪遍了,全求过了。(笑)一个是我的面子打电话求人家来,第二,你看这个戏里边的阵容,比如说有郭达、杨蕾、范明、邵峰等等一看很有实力的演员在这里他们也愿意来,一看演员阵容很强,有很多人愿意和他们合作。

  主持人:没错,这么多都是实力派的演员,大家在一起拍戏应该说也是较量演技的一个好机会,所以才能碰撞出更多不同的火花。

  郭达:由于这个戏的好处是集数多,演员可以有一个比较宽泛的表演环境和基础,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它太长,稍微不精心,演员很疲惫,我们每天大概工作在12个小时左右,长期这样一种疲惫以后,容易懈怠,这场戏大概其演完就结束了,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就想,这个戏300多集,这个你天天在人眼前晃,你一打开电视就是,他逮住那集看的时候刚好是懈怠的那一集,我觉得会产生一些变化,这个演员怎么不精心,因为观众的眼睛非常非常敏锐,你稍微不精心他都能看出来,认真不认真他都能看起来,我想一个是为自己负责,一个是为观众负责,把这个戏打造成更好。

  这个戏长归长,有它的好处还有他的弱点。

  网友(严丽):郭达老师,很喜欢您的表演,特别真实。

  黄宏:第一个认为郭达演得很好,我相信这个网友肯定是看过了。我一直跟郭达在说,我认为他是近些年电视剧里演的最好的,当然也有导演的功力在里面。(笑)

  郭达:虽然是在开玩笑,但是真的一点不假,演员一般比较微观,想自己这一块到底怎么样,因为演员演戏的时候不是很冷静,为什么每个戏里面一定要有一个导演,站在观众的角度看你的时候,对你这样演是不是准确,所以说黄宏给了我很多的建议,甚至有一些表演上的一些动作、一些想法,他给了明确的指点,对我能够演好这个角色,把握这个人物给我很大的帮助。

  黄宏:演员是这样,有几套方案都可能,比如说这场戏,郭达这样演能演,换一个方法也能演,第一首先对他的了解,认为他有这方面的能力,第二给他出主意,你按那个方法演,别按那个演,他就照这个来,这是很重要的,演员和导演之间能了解,这是很重要的,另外还有一点,他这个戏演的最好的一点,老茶根一直像壶茶一样,一直闷着这个茶,也不是头壶茶也不是二壶茶,他一直使的中间劲,因为365集要一用一年的时间,你想如果一年的时间,别说是电视剧了,你们家的邻居,如果天天那样的话,你也会烦,但是你如果非常温和地表演这个人物就觉得可爱。

  让我很受感动,他有一场戏,我当时现场夸张得比较严重了,因为当时也是高兴,就想着他腿受伤了,他出来的时候后来学鸡叫,现场倒挺好,一个现场的导演说黄宏你太过的,晚上接到我父亲的电话说,你那个不能那样,已经对老茶根有感情了,处理这个戏观众不接受。

  我回过头看这个戏,你就了解这个人物成长,要跟观众同时走。

  主持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其实老茶根会变成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好像生活在旁边一样,每一天都想看一下今天发生了什么,我们同时了解到,这部戏是边拍边播的,可以及时地得到观众的反馈,一个要占据很长的时间,另外一个要不断地根据进度选择新的剧情发展,这种方式我觉得在国内来说还真的是不多见的,相信对黄宏老师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新尝试。

    黄宏:边拍边播很有挑战性

  黄宏:对对对,这是非常刺激的,对演员、导演也好,整个创作也好,摄影棚外面有一个电视机,有的时候没有戏的时候,他可以看看自己的表现,这个戏真累,从开机到现在,9月1号到现在,除了春节以外几乎每天没有休息,几乎每天排练超过12个小时。

  但是这种季播戏,这叫什么,同时播了叫什么,马上就播,这边拍着这样播的戏,我觉得这样的戏将来肯定会流行起来,肯定会更多,甚至我都在想,因为我们现在播的是前几个月拍的,我们存量比较大,甚至我在想,如果今天拍明天播,谁个戏恐怕就会更好看。为什么呢?整个人的状态亢奋,另外身边发生最热的事情都可以扯到最里面。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