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艺术人生》西双版纪念刀美兰从艺五十年(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6日05:39 新浪娱乐
刀美兰 《艺术人生》录制现场 春夏之交,《艺术人生》移师美丽的西双版纳,这是《艺术人生》首次走出演播室,走进大自然。《艺术人生》与刀美兰相识已久,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分享舞她人生片段,在2007年傣家最重要的节目泼水节之际,恰逢刀美兰艺术生涯五十周年纪念,《艺术人生》借版纳一个美丽的角落,搭建精致的舞台,树上挂满了丰盛喜悦的热带水果,还特别邀请了四只美丽的孔雀,家乡的亲人也悉数到场,朱军换上了傣家人节目的盛装,在象角鼓和家乡人民的祝福中,我们见到了花甲之年而精神矍铄的刀美兰,想想那些在一代人记忆中的美丽身影,想想那段想定格在《东方红》中的傣族舞蹈,我们和刀美兰以及西双版纳神秘的美丽融合成一段优美的时光。 周总理慧眼识“孔雀” 1961年4月,周总理曾经在傣族泼水节上的留影,早已成了几代温馨难忘的回忆。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周总理在那一次泼水节之前就慧眼识英,造就了中国第一代的“孔雀公主”。 当年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在演出之前,舞蹈小演员刀美兰参加了一个宴会,机缘巧合,在出国以后,又和总理相遇,就坐在一个桌,穿着一件布拉吉的刀美兰喜出望外,周总理却问她:“今天是你们的节日,为什么不穿民族服装?”小美兰脸顿时就红了。 当她跳完独舞《种菠萝》之后,再一次观看刀美兰表演的周总理,带头鼓掌,在接见演员时,还鼓励小美兰说:“今天的舞蹈跳得不错,你要苦练基本功,还要向老艺术家学习。傣家人把孔雀当做吉祥幸福的象征,你这个小孔雀要高飞,要飞到全中国,飞到全世界。” 时隔多年,刀美兰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一年十月,周总理在提名建议,刀美兰被调到东方歌舞团。从此,凡是隆重的场合,刀美兰从来不穿便装。 随后,刀美兰在云集全国顶尖级舞蹈家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了花环舞的领舞,还在国内外舞台上,创造性的表演了独放异彩的孔雀舞。 周总理殷切的期望,在刀美兰的努力与坚持下,已然变成了现实。 为了纪念刀美兰从艺舞蹈五十周年,《艺术人生》栏目组不远千里,专程来到了这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舞蹈家的故乡-西双版纳。 中国第一位“孔雀公主”---傣家第一代职业演员 1954年民族工作队到各村寨挑选文艺苗子,组建州文工队,12岁的刀美兰被挑中了。那时,文工队的条件很简陋,训练却一点不含糊,拿大顶、压腿、下腰、踢腿、旋转…因为风俗不同,心怀异议的家长纷纷把孩子拉回家。一起去的伙伴,只剩下小美兰一个人。 小美兰还是坚持下来了。在改编自傣族民间传说《召树屯》的《召树屯与南吾诺娜》中,美兰扮演了“孔雀公主”。 在傣族的传统民间舞蹈中,孔雀都是由男性带着面具表演的。刀美兰扮演的“孔雀公主”开了女子孔雀舞的先河,也从此结束了千百年来孔雀舞由男人扮跳的历史,成为了中国舞台上的第一个“孔雀公主”。 1957年,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调演,刀美兰和《召树屯与南吾诺娜》被云南省选派北京,参加汇演,受到首都各界的称赞。不久,她又随云南党政代表团赴缅甸访问演出,引起轰动,赢得缅甸各界的赞扬。 乡音无改鬓毛衰 “艺术人生来了,楠蝶提娜回来了…” 刀美兰的傣族名字就叫楠蝶帝娜,意为“仙女的百合花”。 “楠蝶提娜回来了…”村民们敲起金锣,打起象脚鼓,奔走相告,载歌载舞,迎接着从竹楼里飞出的金孔雀。乡音无改、年近古稀的刀美兰,一听到锣声、鼓声,就不能自己的跳起优美的孔雀舞,融入到欢乐的人群中。乡亲们为迎接楠蝶提娜的归来,还请寨子里的老人按照古老的习俗,为她“拴线”。 “栓线”的风俗来自傣族世代相传的传说,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意思是把灵魂栓连在一起,永世不分开。 楠蝶帝娜出生在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允帕钪宣慰街。家就在热带原始雨林边上,小的时候,每天都在森林间尽情玩闹。 天气热了,摘个芭蕉叶做个帽子;怕小刺扎脚,就用芭蕉花做鞋子;渴了,用树叶卷个勺子,舀溪水喝;累了,当然就在树下睡觉… 现在阔别多年的楠蝶帝娜,又回来了,村寨沸腾了,一阵阵“水、水、水”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缅甸历险记 五十年前,刀美兰做为文化使者,随云南歌舞团,被指定陪同周总理到缅甸访问演出。因为《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传说,在缅甸一些东南亚国家被百姓所熟知,所以演出异常的火爆。十五岁的刀美兰所扮演的“孔雀公主”,不仅倾倒了千万缅甸的观众,也让十七岁的缅甸王子一见钟情。 王子决意要娶刀美兰入宫,并决意要在第二天歌舞团演出到仰光郊外时,直接“抢亲”。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万分危急,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酿成一起引世界注目的外交事件,甚至会影响到中缅两国的外交关系…从缅甸回国的飞机上,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经过研究商榷,决定成立“东方歌舞团”。 《东方红》的金花再聚首 三年后,刀美兰被选拔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录制,受到了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 她的艺术生涯达到了一个巅峰,那一年,刀美兰刚刚二十岁。 在刀美兰50年舞蹈艺术周年的时候,许多老同事、老朋友、少数民族的舞蹈艺术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祝贺。藏族舞蹈家才旦卓玛、蒙古族莫得格玛、维族阿依吐拉…几位老艺术家身穿的各族盛装,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刀美兰与莫得格玛、阿依吐拉和崔美善,原先是东方歌舞团的四朵金花。“金花”重逢,朱军自然没有放过这样一次再聚首的难逢良机。随即提议她们能不能再合作表演一个节目。崔美善没来,为了满足众人的心愿,另外一位在场的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欣然申请加盟。 于是,“艺术人生”版的“四朵金花”来了一次真人秀,在才旦卓玛高亢的藏族歌声中,绝对是闪亮登场。藏族舞、朝鲜舞、蒙古舞、维族舞,同歌共舞,舞姿绚丽多彩,着实让西双版纳舞乡的乡亲们,大饱了眼福和耳福。 “召树屯王子” 从大上海入伍的老兵王施晔,当年曾在刀美兰村里的土台子上,有过一次演出,但与刀美兰擦肩无缘。再见面的时候,王施晔已然是军区歌舞团的小提琴演奏员。 那是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调演,省歌舞团从军区歌舞团请来老师辅导《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排练,辅导小乐团的老师就是王施晔。 那时的王施晔,一身草绿色的军装、武装带、黑皮靴,英俊潇洒,意气风发,被同事叫作召树屯王子。 当他遇见稚气未脱的小美兰,她身上素朴无邪的美,整个把王施晔给震了。 就在那一刻,王施晔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个胆大无比的想法… 儿子的礼物 婚姻顺意的刀美兰,在丈夫的支持下,一直努力付出,甚至忙到从来没有时间过生日。可以说是她一步步的执着,跳出了自己的天地,站在了心中成功的舞台上。 然而,付出总有疏忽,在成功的背后,他们也留下了难以弥补的遗憾。虽然现在两个儿子已经过而立之年,也各自有了不错的家庭生活。可每每提起早年疏于照顾的两个儿子,刀美兰夫妇总不免在慨叹中,流露出内心的一些许悔意。 让刀美兰夫妇没想到的是,一直心存芥蒂的两个儿子,会突然出现在节目现场。还当着所有在场观众、乡亲的面,给刀美兰送上了一份意义特殊的礼物… 热带雨林的雨 露天录节目,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天气,尤其是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的西双版纳,下雨简直就是平常事。机器设备,舞美布景,观众嘉宾,没有一样能扛得住雨淋,别说下雨天,就是阴天的光线,室外的光照度也成问题。 担心当然是免不了的。当地老乡劝慰说,每年在泼水节前,总要连续下几天雨,泼水节一开始,天就会放晴。 真的那么准吗?《艺术人生》的导演柏松,后来介绍说:录节目的那天,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剧组从出发前就开始锁定云南的天气预报,整个南方普遍降雨。 但大家还是心存几分侥幸:雨大概会停的。 录制节目当天的上午,多云。下午一点半,准备,没雨。两点,节目正式开始录,没雨,一切正常。 刀美兰是骑着大象出的场,这在演播室里简直是不能想象的。她民族的出场仪式引得一阵花红叶绿的欢呼,傣寨乡亲的热情,让性情的刀美兰泪旋眼眸。 在节目的现场,还走动着四只孔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发生了。一只孔雀飞上背景中小木桥的桥墩,径直开起孔雀屏来,美丽光艳,与四周的花瓣、随处的鲜果形成了一道美好的版纳风情线。 刚节目录过三分之一,天突然开始阴沉,零星雨点从天而降,紧接着就是乌云密布,等着收好设备,盖好场地,已是雷雨交加的倾盆大雨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 所有的人心里都在想同一个问题:今天还行吗? 等等,等等,再等等… 下午四点半,以为录不了的人们突然发现雨势小了,最后象慢慢拧紧的水龙头,停了下来。大家望着天的心情怕不是什么形容词可以表述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了。雨过天晴,光线扩散,非常美,光度直接比没下雨之前,更好、更透亮。 …可能是诚心感动了上天,也可能是山寨的天气,就这个脾性。总之,彼此交换一下眼色,就心领神会的忙活开来… 五点一刻,又开工了,尽管六点还有当地政府准备的的晚宴,八点还有晚会,主角不到,任何活动都免谈… 可是… 只能让另一些人,再等等了。 “金孔雀”的后来人 刀美兰以其优美的傣族舞蹈,独放异彩,被赞誉为西双版纳飞出的“傣家的金孔雀”。一个既没上过学堂、更没进过专业舞蹈院校的女子,她的舞蹈却享誉中外。可刀美兰说,从光着脚丫走出竹楼的一个傣家小姑娘,到成长为一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是党和国家给了她太多的关注,也给了她很高的荣誉。现在她不仅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还是全国人大常委。她的一生是幸福的。 幸福的刀美兰,没有忘记那些傣家山寨的孩子,也没有忘记孔雀舞的传承。十三年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刀美兰民族艺术希望学校”正式开学。不久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又建立一个分校。目前,傣族、景颇族、苗族等近10个民族的五百多名儿童,在这两所学校免费上学。 一大群“小孔雀”在节目现场,还和刀美兰一起,演绎了一场传承与希望的新孔雀舞。 符号似的记忆 刀美兰在人生的舞台上,以她婀娜多姿的舞蹈,走过了半个世纪,也以一个符号似的记忆,确立了傣族舞者的光彩与骄傲。 《艺术人生》移师孔雀故乡,追索刀美兰舞蹈艺术的足印,在傣乡回顾她五十年舞鞋上的往事历程,也算是一场具有特殊意味的美丽纪念。 朱军在节目的最后,进身将《艺术人生》特别准备的一个晶莹剔透的奖杯,放到了刀美兰手中。或许奖杯上镌刻的文字,不多,却已经可以恰当的代表很多熟悉和知道 “孔雀公主”刀美兰的人们的心声,或许也应该是半个世纪以来舞台下的世界对每一个献身艺术的人最好的一句评语:用艺术点亮生命。 揭密全部的精彩 刀美兰当初为什么没离开州文工队?最早出现的孔雀舞蹈造型是谁编的?少女时的刀美兰是什么样子?当年傣家少女操着半生的汉语,进京汇演,一路上发生了什么样故事?周总理又是如何处置突发的“抢亲”事件?当刀美兰得知在《东方红》中领舞消息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曾经与刀美兰一起进京汇演、一起出访缅甸的神秘嘉宾,究竟带来了一份怎样特殊的礼物? 6月6日晚20:35,中央电视台三套综艺频道《艺术人生》,《回家》为你揭密故事全部的精彩。 文/姜川 杨凡 摄影/刘云川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