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祭日引发关注娱乐圈抑郁症

2013年04月02日14:07  大众网-齐鲁晚报 微博
张国荣 张国荣
陈琳 陈琳

  本报记者 李婕

  今年4月1日,距离张国荣去世已整整十年。张国荣的大姐曾在采访中表示,张国荣问过她,“我有钱,这么多人爱,又很开心,为什么会有抑郁?”不仅张国荣有此困惑,也许很多被抑郁症缠身的明星都这样问过自己。斯人已逝,抑郁症的阴影却从未离开过娱乐圈。

  明星抑郁>>

  压力、较真是主因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和相关讨论的增多,很多明星都坦然讲述了自己患抑郁症的经历。

  崔永元与抑郁症的抗争最为著名,重度抑郁迫使他在2002年离开收视率大幅下滑的《实话实说》,并曾几次想到轻生。经过两年的积极治疗,崔永元摆脱了病魔,但他在做客《艺术人生》时曾透露,仍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不是病,他身边的人就曾认为他是“想不开,就是小心眼,就是太爱算计了,就是以前火,现在不火了,所以就受不了了”。

  除了别人不理解,也有明星不知道自己得病。2005年拍完《长恨歌》后,郑秀文[微博]因抑郁症消失在公众视野中,长达三年。后来在媒体采访中谈及那段日子,她表示,在自己状态出现异常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那是抑郁症。她认为,自己挑剔、追求完美的性格是导致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娱乐圈成名太快的新人,很容易被抑郁症缠身。陆毅[微博]在《永不瞑目》播出后走红,但他却陷入心理的黑暗期,并一度想退出娱乐圈,外界关于他自残的传闻也不时传出。陆毅说,抑郁是由于他太较真。同样,周渝民[微博]因《流星花园》一夜成名后,也由于无法适应娱乐圈的纷纷扰扰,在2005年患上抑郁症。

  逝者已矣>>

  还是先宠爱自己

  连日来,张国荣的众多歌迷和生前好友纷纷举办纪念活动,追忆往昔的美好片段。缅怀无可厚非,但每逢此时,有人借此炒作生财也是事实。张国荣生前经纪人陈淑芬在“继续宠爱”演唱会上宣布的“张国荣死前惊天秘密”,原来是她自己的幻觉,让歌迷大呼“坑爹”。现在看来,这更像是愚人节玩笑,与其看他人在“宠爱”的名义下消费逝者,不如先善待自己,关注抑郁症。

  人气猛增或暴跌、绯闻、自我要求、倦怠等内外因素,时刻都可能包围明星。激烈的竞争、高强度的工作和几乎透明的私人生活,让明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一些明星吸毒、自闭、暴躁的行为甚至暴力事件经常发生,即使在普通人中,重压也导致人们极易产生抑郁和其他心理疾病。也许正因如此,李恩珠、张国荣、陈琳[微博]等患有抑郁症的中外明星都选择了自杀。

  心理专家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后台”的调适很重要。武警总医院心理医师史宇向记者分析道:“明星的私人空间被挤压,这导致他们的‘后台’过于狭窄,可以与之分享和倾诉的人很少,会严重影响情绪和心理。”春季三四月份是抑郁症高发期,史宇建议,在工作之余,应增加户外运动、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阅读可以带来正能量的书籍等,以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事件评论

  莫让纪念张国荣

  成为“好生意”

  10年来,每年到了愚人节,张国荣都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其实种种纪念只是拥有共同回忆的70后及80后们“集体怀旧”的一种仪式,而那波正将要成为中坚的90后,他们很可能并不熟悉张国荣,当然,在更年轻的00后那里,他只是一个过世的艺人名字罢了。所有的纪念都不过是粉丝的情绪宣泄,但在媒体的推波助澜、某些人的借机消费下,“张国荣纪念日”似乎变成了一门“好生意”,纪念演唱会的门票炒到很高的价格,纪念品卖得相当昂贵,还有哥哥以前的身边人,用“梦境”来大博眼球占尽头版。这些,都让张国荣的“纪念日”越发变质,与这个日子一样,甚而有“愚人”之感。让纪念回归本真,而不是成为一门“生意”。爱他,就要他安息。

  (曹语凡)

 

(责编: Zane)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