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要嫁人》研讨会 打开回忆的闸门

2013年04月17日15:52  新浪娱乐 微博
《娘要嫁人》研讨会 《娘要嫁人》研讨会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陈旭光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 陈旭光
蒋雯丽 蒋雯丽
严歌苓 严歌苓

  新浪娱乐讯 正在北京、天津、东方、深圳四家卫视及央视一套下午档热播的电视剧《娘要嫁人》昨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除了剧中主创王海斌、乔梁、严歌苓、蒋雯丽[微博]外,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著名作家、编剧王朝柱、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人民日报》评论编辑室副主编董阳、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中国艺术报》副总编辑康伟、《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李春利、《文艺报》文艺评论部主编高小立等也到场参加。

  研讨会上,专家和各媒体负责人对《娘要嫁人》中的剧情及人物进行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各自的意见看法,虽然对此剧好评如潮,但针对剧中的细节发表不同评论。

  编剧严歌苓:创作初衷希望女主角是浪漫单纯的

  编剧严歌苓第一个发表讲话,她表示自己写电视剧完全是误打误撞的,也没有看过太多的电视剧,几乎是朋友之间这么玩一件事就把它玩起来了,她在朔造齐之芳这个人物的时候,希望这个女主角是浪漫的、是单纯的、是一个想为了爱情也为了孩子去嫁人。

  “但是主要写这个东西我是觉得等孩子长大的时候他们从不去探索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当中尤其是守寡这种父母,他们内心的情感,他们情感的磨难,从来这些孩子们都没有探讨过。尤其是中华民族这种从审美习惯也好,从我们的道德标准也好,一探讨父母的情感就觉得是一个挺难以齿口的,一般在有的孩子以后还有情感世界,特别是有非常丰富的情感世界,非常错综复杂的情感世界,为这个事情感觉到羞耻。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是经历过很大情感上对父亲母亲情感世界怎么样去走入,去接受,接受他们的情感。我就觉得人在任何一个年轻阶段,任何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享受情感,享受男女爱情的权力。特别是这种寡居的父母我想塑造这样一位母亲,他是非常不屈的母亲,在自己情感世界上那种坚持,多次因为坚持而受到的磨难。黄诚坚[微博]促成这件事把我们大家都拉在一起,对我来说是很令我满足的组合,令我感觉到欣慰的艺术的合作,所以我再次感谢蒋雯丽,感谢乔梁,希望我们将来还会有这样的组织起来创作一部好作品。”

  BTV电视剧中心主任张恒:《娘要嫁人》是生活剧里最好的剧本

  《娘要嫁人》目前还有两天就播出完毕,BTV电视剧中心主任张恒表示,此剧是今年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最好的剧,确切的说这是生活剧里面最好的一部剧本,张恒再三感谢剧组能创作出这么优秀的电视剧。

  “感谢主创,咱们这个剧组,其实我来之前主管主任严澍也说感谢我们主创团队创作的态度,因为这个剧我印象中在我们这是留50集的口,最后播出46集,在此之前主管主任觉得这个剧要更精益求精,还要再删,删到满意为止,最后也给我留下一定的困难,但是我想给大家给观众奉献了一个好剧。现在从钱的角度说四集就小千万了,这是他们创作的态度。第三个是感谢天津等我们的同行来买这样的剧来播出,刚才也听到了几位主创的讲话,一会儿听专家的讲话我和我们严澍主任听大家的意见的,将来也希望北京台给北京和全国的观众可以贡献更好的剧。”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剧情拖长略显不足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在研讨会上表示:《娘要嫁人》是今年一部比较重要的亲情大戏,它是通过亲情然后通过一个寡妇的情感生活和心灵生活,通过家庭来折射近30年的历史。此剧还带有一定的史诗性,它是通过一个寡妇非常独特的寡妇的心灵折射历史和发展,所以它是一个心灵史诗剧,是年代戏,情感戏,婚姻家庭戏,女性题材戏种种电视剧类型和题材一种集大成。

  “我觉得这一部片子的结构非常好,当然这肯定是得益于严歌苓女士的构架,围绕一个女性四个男的,当然这男的又可以往外延伸,比如说他哥哥还有他下面的小辈但是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述就是一段接一段非常节奏,这个男的落下去了,那个男的又上来了,这个男的出局了那个男的又进来了。蒋雯丽的表演可以说是一个人撑起了非常重要的戏,同时其他几个基本点也都不弱,几个男性虽然是作为配角但是各自的特点非常的鲜明,比如说于荣光[微博]的稳重和坚韧,还有李立群[微博]他演的也很老道,有质朴官场智慧的塑造。除了中心以外几个基本点都不弱,所以我觉得在结构和叙事上就是把整个电视连续剧给它撑的非常稳重,非常有节奏,有悬念可以促使人不断往下看。”

  “还有一些略略不足的地方,我感觉还是略长了一点,因为好像是刻意往下托,一定不让她结婚,看电视剧有时候也会有情节疲劳,有时候就觉得时间拖的比较长,还有一些跨了这么三个年代,一些细节的化妆,还有蒋雯丽扮演的齐之芳她性格方面微妙的文化,各个时代肯定都会不一样,这方面其实我觉得还可以再强化,包括细节,包括化妆。另外还有一个有的地方有一点喧宾夺主,这个嫂子太坏了,孩子们的爱情瓜葛包括大女儿那个男朋友是有精神问题的,当然这都是美中不足的,我就谈这些,总之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家庭心灵史诗大片,祝贺这一部剧。”

  《光明日报》李春利:中国式的母爱 细节上有些不足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李春利在发表对《娘要嫁人》的看法时。强调他不同意这部戏的一句广告词的用法。“用一个寡妇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我觉得好像应该改一改,改成单身母亲和三个男人的故事,我为什么强调这个母亲的概念呢,我觉得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寡妇,她是一个母亲,所以我觉得她为了爱孩子选择了牺牲,这样一个母亲形象在这一部戏剧里面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叫中国式的母爱呢?我觉得母亲困难时期说为喂饱我的孩子我就嫁给人了,在动荡年代谁上孩子有好的结局就嫁给谁,所以对于孩子的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内心渴望之间选择永远是孩子,这样一个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母亲。写这么一个传统母亲,是一种内心的传统以外,外在形象和以往母亲形象也不一样她是内心很浪漫的女人,很有风情的女人,有能力也有魅力得到她属于的一切,但是为了孩子也选择放弃,这个女人是有尊严的女人,无论多苦都撑这。在丈夫牺牲以后对着镜子梳妆,打起精神来撑起这个家,这个对镜梳妆出现过很多次,对自己的形象,对自己生活是有要求的,对品质是有要求的,无论是多苦都要坚持自己生活方向而且坚持自己做人的尊严。”

  “我非常喜欢这一部戏,既然是研讨就跟导演,就是跟主创有一点点探讨,也算是一点点挑刺。我觉得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一些不满足,比如说举个例子关于饥饿,我记得有一个场景就是肖叔叔带来饼干,分给三个孩子吃饼干的时候,我觉得这孩子不是饿了一两天了,是饿的很久了,现在的状态好像跟我们现在孩子发饼干是一样的,可以不可以跟导演商榷就是孩子狼吞虎咽的吃,这个饼干在他们手里面是什么呢,我觉得肯定是马上就吃下去的,可能某一个孩子拿这个饼干添一添当糖来吃更让人揪心,因为导演这里面有关于饼干的镜头,不要在交代饥饿这场戏时候做这个文章,要在每一个情景,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氛围里面突出这个东西就会非常的美丽。”

  中国文联副主席赵化勇 为上年纪的人打开了回忆的闸门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看了《娘要嫁人》后有几个感受,第一个就是这部剧播出为5、60岁以上年纪人打开了回忆的闸门。“看了这一部电视剧以后我想50岁以上的人都有回忆当年6、70年代他们生活状态,他们的工作状态,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就是打开了这种回忆的闸门,挺有意思的。同时也为现在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普及当年的知识和补课的过程。如果说现在年轻人对于过去历史一点不了解,就没有一个完整的集成,所以我想这一部电视剧从这方面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

  “个人感受也是人到了老年之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就是父母亲对于儿女的付出永远是儿女还不上父母的,还不上来的,也不可能还上来的。但是父母根本不讲究儿女的付出,对自己的儿女无怨言倾斜自己的爱,这一部戏看的时候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起到作用,做儿女如何在你父母健在的时候,对你的老人多一点孝心,或者是再不好听的话当你的父母还活着的时候,这活着可能是生病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如何尽你的孝道,年轻人能不能完全做好可能不可能,但是至少可以想想这个问题”。

  “同时我还在想今天来了很多媒体,如果说把这些专家的意见看法可以报道出去,可以对观众产生很大的作用,因为观众在看这一部电视剧的时候未必想到这么多,未必想到这么全,如果媒体可以把专家的意见报道出去,尽可能多报道出去,对于如何理解这一部电视剧从中吸取一些好的东西或者是影响自己今后的生活可能会取得更好的作用。”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