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跨界当主持 杨钰莹为过瘾羽泉求发展

2013年07月05日17:06  法制晚报

  前几年流行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今年流行唱而优则主(持)。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引发了今年歌唱竞技节目的潮流,胡海泉和沙宝亮参赛的同时还担任主持人,让节目多了一个看点。

  随后开播的《天下无双》、《我为歌狂》、《最美和声》都纷纷邀请成名歌手担任主持人:沉寂多时的杨钰莹以此作为复出的重头戏;一贯低调神秘的田震再度出山;杨坤也借此拓展事业领域。

  这对电视台和歌手本人来说,效果似乎是双赢,节目收视率高,歌手也能成功展示演艺潜质。但另一方面,观众是否买账也很难说,甚至有了歌唱类节目泛滥,歌手以此搏出位的说法。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面对这些质疑,歌手都比较坦然,而节目组也认为这是出于节目风格的考虑,并非单纯追求收视率。

  现象一览

  今年以来歌手纷纷“跨界”

  今年歌唱类节目井喷,歌手主持人随处可见,这些跨界主持人各有各的看头,各有各的效果,但都面对被挑刺的压力。

  羽泉组合的胡海泉因为“字”、“痔”不分被网友调侃,有了外号“痣哥”;田震在安徽卫视《我为歌狂》上因低沉的嗓音和诡异的表情,被网友吐槽为“田震讲鬼故事”。

  就连不老女神杨钰莹也难逃被吐槽的命运。在天津卫视的《天下无双》中,杨钰莹语言活泼,时不时还有俏皮幽默的对答,但因为甜甜腻腻的讲话腔调,被网友们调侃“发嗲功力超过林志玲”,甚至还将两人做了“发嗲招数”对比:林志玲有“娃娃音”“爱的抱抱”“想跳就跳”,杨钰莹可以“哎哟”“贴面吻”“想唱就唱”。

  在接受采访时,杨钰莹闻此大笑:“哎哟,网友们太有才了!”她也解释道,“人的声线是天生的,说话和唱歌的时候是统一的。我现在还谈不上什么主持腔调和风格,最大的法宝就是自然。”

  但不管怎样,杨钰莹、田震、羽泉都再次成为各大报刊、网站争相报道的对象,从人气涨势来看,这种跨界还是值得的。

  业内看法

  更适应歌唱类节目的风格

  歌手纷纷杀入电视综艺节目当主持人,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一种跟风现象,电视台和歌手各取所需。

  《我为歌狂》的制片人姚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歌手当主持人,其实早有先例,在港台地区和海外,歌手做主持人非常普遍,比如台湾的庾澄庆、阿雅、陶晶莹,韩国的神话组合、少女时代等都有自己主持的节目。

  姚进认为,歌手主持人个人特色浓郁,有自身影响力,一般还会更勤奋,会花更多时间去和导演组沟通学习,这都是他们的优势。比如田震第一次当主持人,在录制节目间隙、在化妆间里总是在用功念对白。

  《天下无双》制片方也表示,歌手主持歌唱类节目,要比普通主持人更适合节目的风格,在专业上更有优势。

  歌手当主持将成今后趋势

  歌手当主持人,对于电视台和歌手本人,不管出发点在哪,结果都是双赢的,节目收视率上来了,歌手又能展示其唱歌以外的才华,并且在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关注度。

  主持人李静对于歌手当主持人今后的走向很看好,她说台湾80%以上的知名主持人都是歌手改行的,比如庾澄庆、张菲、吴宗宪、陶晶莹、阿雅都是歌手出身。

  因为歌手的舞台经验已经很丰富,不需要训练,基本直接就能上手,性格外向、能说会道的歌手尤其适合当主持人。

  李静认为,培养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过程太漫长,但各电视台、节目制作公司对于主持人的要求又很高,所以找歌手来当主持人是个双赢的做法。

  歌手告白 杨坤首秀前加紧学习

  去年还是“好声音”导师,今年杨坤又转换角色,要当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的主持人,这是他从艺以来的第一次。据其经纪人介绍,杨坤为此既紧张又兴奋,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在利用一切工作间隙进行学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坤表示,自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希望能借主持的机会挑战自己,但也非常紧张,“我不擅长念台词,也没办法像真正的主持人那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将现场观察到的细节解读出来。”

  杨坤坦言不担心质疑,希望观众在看了他的表现后再作评判。

  杨钰莹为的是过把瘾

  42岁的甜歌天后杨钰莹去年年底宣布复出,跨界当主持是想过把瘾。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主持和唱歌的确有很大不同,但对自己来说,并不陌生,“主持节目对我来说像是一个朋友聚会,我希望能通过轻松、快乐的主持风格把节目呈现给大家。这么多年拿着麦克风都是被别人提问,这回我也过把主持瘾。”

  杨钰莹坦言,不怕观众不买账,也会直面各种质疑,“尽力做到最好,心里不要留遗憾就好”。

  羽泉追求多元化发展

  音乐圈不少人认为,现在的唱片市场不景气,很多歌手转行拍戏,主持人也是歌手的一条出路。

  歌手胡海泉表示,音乐行业的现状确实堪忧,很多音乐人的生活并不如意,另谋生路也无可厚非。但他表示,自己做主持人并非冲着经济利益,因为报酬并不算高,远远低于做商业演出和代言。“从这个角度说,我就是为了拓展空间,挖掘更多潜力。作为艺人需要多元化发展,歌手除了唱歌,如果还能胜任表演和脱口秀节目,整体素质将更全面。”

  本版文/ 记者 寿鹏寰

  赵振宗 制图/李铭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