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生活流风格的婚姻剧一定会有《金婚》,回想偏重偶像化的婚姻剧必提《幸福像花儿一样》,而今后梳理门第婚姻的代表作时或许会增加一个新成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下简称《假如》),这些作品都出自同一编剧王宛平之手。
据王宛平透露,《假如》最早的名字叫做《银婚》,主要是投资方想延续《金婚》的招牌,但写着写着发现前半部分的内容足够多,加之后来投资方考虑到《金婚》之后还有《金婚风雨情》,于是,《银婚》在屡次修改之后就成了《假如》,剧情设计也从最初的陆毅和秦海璐25年的婚姻历程,变成了三姐弟在10年间的情感历程。
该剧本周刚刚开播便露品质相,拍摄制作上的略显粗糙并不影响剧情的稳健扎实和人物的生动。
剧 情
男主并不讨好
北京晨报:这部戏跟您以前的婚姻题材剧相比,有哪些不同?
王宛平:以前我写的全是“痴情男”,这部戏里写了一个不讨好的男主角,一个背弃了初恋女友去“攀高枝”的男人,当时我写的时候就特别担心会不讨好。后来听说,确实很多男演员都不愿意演。
北京晨报:最后只有陆毅勇敢“接盘”?
王宛平:对。现在演员要求的角色都特别简单,希望自己的角色是白马王子、高富帅的……所以你写一些比较真实的、复杂的、有人性弱点的角色,他们都不愿意演。《假如》开机第一天,我见到陆毅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陆毅同学。”别人看起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内心真的挺感激他的。
北京晨报:您都知道这样一个男主角会存在风险,为什么还要去写?
王宛平:真实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变化最剧烈的一个时期,人们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利益和欲望。黎阳的选择在那个年代,或者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有代表性的。我就挺想写一个真实的东西,虽然有风险。
北京晨报:那您怎么看待您笔下的黎阳这个人物?
王宛平:我觉得他是个很纠结的人。他有上进心、有野心,所以在情感上他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冷漠的人,他提出“我宁可不太追求情感”。我本来《银婚》要写25年,但实际上10年之后黎阳就意识到,光有事业的人生是不圆满的,他年龄越大越体会到情感的重要,他是很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的。
北京晨报:秦海璐饰演的程真真是不是有些偏理想化?
王宛平:这个只能这么说吧,我的剧本和最后呈现的还是有出入。剧本改动最大的可能就是程真真,好多是演员自己改的,我也没法说。也不能说有什么不满意吧。
吐 槽
编剧被改剧本
北京晨报:在《假如》里,演员修改剧本的现象严重吗?
王宛平:改剧本这事儿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锦上添花,是给剧本增添色彩。编剧最反感的一种“改剧本”,就是把你的整个意思、人物的性格给改了,把整个戏剧冲突的这条线给改了。
《假如》这部戏改动最让我不太能接受的,就是黎阳和程真真这条线。特别是程真真这条线,拍摄第一天,我和投资方去探班,演员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大家就比较有分歧。原来我的剧本写的是黎阳在情感中是比较挣扎的,他不是那么确定自己的感情,也说不上有多爱程真真。演员包括导演当时坚持他俩应该是真爱,我和投资方还挺惊讶,觉得这样后面的剧情怎么延续呢,因为后面不是这么写的啊。这样修改会导致前后衔接不上,我之后也跟导演聊过,他也觉得不应该改剧本。
北京晨报:您经历过演员修改剧本的事情吗?
王宛平:当然,特别是腕儿越大的演员改剧本的可能性越大。曾经有导演跟我说,现在剧组里,谁的片酬最高,谁的权力就最大。有的时候导演都没有用,制片人也没有用,只有片酬最高的演员有最大的权力。
北京晨报:像您这样的大V编剧对剧本也没有最终的控制权吗?
王宛平:虽然大家一直在强调编剧的重要性,但是就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像我这样资历相对老一点的编剧还会遭遇大腕儿改剧本等情况。虽然对方改剧本也会征求自己的意见,但是在出品方同意的情况下,自己也没法说什么,否则演员不愿意演,你能怎么办。
这可能跟大环境有关系吧,大家对大腕儿演员的认可度越高,他们的权力就越大。作为编剧、导演、演员也好,合理的要求是可以的,但是有的修改是破坏整个剧情的,我觉得不太能接受。
感 慨
现实题材之困
北京晨报:您从《金婚》之后一直被关注,到现在大概六七年间,您对国内生活剧的创作环境有什么新的体会?
王宛平:后来我就特别不愿意写了,因为写得很真实却可能口碑不好,或者收视率不好,制作方不愿意拍,或者演员不愿意演,总之有很多的问题。现在的演员更愿意演偶像剧,写真实的人物的剧大多不愿意演。所以后来我都不太想写情感戏了。
北京晨报:除了演员之外,现实题材的创作还有哪些难度?
王宛平:不知道该写什么,有些东西值得写,但又不敢写得很深,有很多约束。现实题材我觉得不应该都是歌功颂德,也应该有一些批判在里面,但是度在哪里很难把握。说到难度,首先是审查制度,有一些敏感的跟政治有关的,或者反映人性灰色的东西都不能去写;还有就是观众的问题,你写一些深刻的、反映民生疾苦的东西,观众未必接受,他们更接受轻松的、幽默的、传奇性的东西,喜欢把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一个是政策方面的限制,一个是受众的改变,都是现实题材现在创作比较难的原因。
北京晨报:有没有投资方劝您,您的路子太正,应该也往雷剧上转一转?
王宛平:你说的这个真的触到了我的伤心处,我现在特别想写一个真真实实反映知识分子或者不说那么高层次,就说是大学毕业程度的人的戏,但是很多投资方都觉得不好看,不可爱,太闷,然后投资方出的主意都挺让我伤心的,按你说的就是比较“雷”。我也没办法,因为投资方觉得我说的人物不可爱。他会让你加很多的桥段,情节性更强,但是我原先写的是文学性很强,更真实。我觉得特别真实和满意的,投资方说不行。
北京晨报:再这么发展下去会暂时搁笔生活戏吗?
王宛平:我写过古装剧,也写过抗战剧,今后可能主要还写生活剧,但是怎么能折中一下也是我要去思考的,就是得满足投资方对情节戏的一种渴望,投资方投资一部戏挺多钱的,收视率不好确实挺纠结。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冯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