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青春三部曲”风靡荧屏,为中国80后们解疑答惑、造梦打鸡血的导演赵宝刚[微博],近日竟然携一部看似风格突变的《老有所依》登陆北京卫视。由“讴歌热血青春”转向“温情注视老年”,是他老了,还是他视野中的我们老了?
面对记者的疑惑,赵宝刚坚称:“《老有所依》不是老年题材的电视剧,它是拍给年轻人看的!我不能老了只想说青春无悔!”
国人要调整
养老的心态
齐鲁晚报:您早年参与创作了多部引领中国电视剧风潮的作品。“青春三部曲”更是承载了一代年轻人的青春与奋斗。为什么说《老有所依》不是老年题材的电视剧,而是拍给年轻人看的?
赵宝刚:一句话,《奋斗》的孩子们大了,成了《北京青年》,《北京青年》结了婚生了孩子,又发现得《老有所依》。我拍的东西,就是这么一路走下来的。所以《老有所依》实际上是“青春三部曲”的延续,这些人长大了,生了孩子了,有了家庭了,你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明天老之将至,这是个以老讲老的后青春时代,它有两个层面:一个就是你成家了,你老了,处于一个后青春时代;另一个是你上面还有老人,老人更是在一个比你更后的后青春时代。
齐鲁晚报:《老有所依》想要传达给年轻人一种什么样的养老观念?
赵宝刚:通过这部剧,父母可以了解子女所想,子女也可以了解父母的想法。现在中国的养老问题是个很大的难题,养老不能只依靠国家,靠自己的儿女,这个“依”实际上是依靠我们自己。大家可以算一算,你结婚后关注度有多大的比例放在孩子身上,又有多大的比例在老人身上,你是否考虑过自己的晚年生活该怎样度过?我就是通过这个剧中的几个年轻人告诉大家,在养老这件事情上,我们需要调整心态,要提早做准备。我也在考虑自己老了怎么办。
千万别说
我的戏不落地
齐鲁晚报:您一直在强调《老有所依》是站在年轻人的视角上讲故事,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赵宝刚:通过看这个戏,你们会觉得很伤感很悲哀,为什么?你看着看着会对一个老人产生理解和怜悯,这正是我想要的。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你会突然想到,哎,我要给我妈打一电话。这部戏的一开场就是,一个老头为了抢早市的廉价排骨,突然就摔倒在地上了,江木兰在去帮助老人之后,联想起了在老家的爸爸,马上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剧情就是从这开始的。原来剧本的开头不是这样的,是我给改成这样了,我一定要从年轻人的心态去看待老人。
齐鲁晚报:有人质疑“青春三部曲”中的某些情节不够落地,比如天上掉下个有钱爸爸,《老有所依》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吧?
赵宝刚:千万别说我拍的戏不落地,“青春三部曲”绝对是落地的,这个落地是“当代意识”的落地,不是“传统观念”的落地。什么叫“落地”,你们认为是曾经发生的事,就觉得它落地了。而我所谓的落地是未发生的,但实际上它是将要发生的、是一个未来社会的趋势。它不是今天大多数人身上发生的事,而是它的理念使得今天已经有人有了这种行为,比如“青春重新走一回”,不是我说的,是我观察了那么多人重走青春路之后拍了这个题材。这就跟《老有所依》是一个道理,过去老年题材不是没拍过,有好几部,关键是你抓了什么点去表现这个“老有所依”。我可以透露一下,我要拍的下一部电视剧叫《我想有个家》,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家?怎么去有一个家?这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