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网络春晚打破窠臼 展现自由风格

2014年02月08日11:27  新浪娱乐 微博
网络人气明星 网络人气明星
网络新奇特原创节目 网络新奇特原创节目

  新浪娱乐讯 发源于互联网土壤的网络春晚,为国人的春节文化菜单,提供了新的选择。腻烦了传统材料烹制的饕餮,感官享受一种清新和别致,某种意义上,唤醒了已经疲劳的审美。

  2014年的网络春晚,可圈可点之处不少,互联网文化背景下的开放性、创新性、共享性,为我们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视听享受。这方舞台上,活跃着的,也许不是老戏骨、常青树,但清新的面孔,或更迎合观众的口味;这里的表达,也许并非一本正经的旋律,但生动的网络语言,或更贴近网民生活……现实的世界,每一天都是新的,而互联网的世界,则以分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单位在刷新。或正是因为如此,新鲜、新奇、新意,才是网络春晚应该表达出来的诚意,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基于互联网的吐槽精神,尽管2014年的网络春晚已经很不错了,但趋近完美仍有距离。吐槽传统的文化“年夜饭”央视春晚已成民众的一大喜好,而发源于互联网自由精神的网络春晚,想必更加能够包容和接受这种吐槽和挑剔。事实上,吐槽也是一种参与,拥抱这种吐槽,以后才能办出更受网民欢迎的网络春晚。

  从节目的总体编排来看,尽管元素是新颖的,但是,框架却依然是旧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网络春晚应该拒绝传统,而是说,传统的东西应该批判地吸收,有破有立。比如这种体制化的节目设置框架,就应该打破。如果说,网络春晚这个舞台是瓶,节目内容是酒,那么简单的旧瓶装新酒,或者新瓶装陈酒,势必难以通过网民们挑剔的眼光,甚至无益于激活文化的活力。

  网络春晚,并不是春晚的网络版,而是发轫于网络土壤的网民联欢。它不仅仅打破地域的界限,更应该打破思想的局限。互联网的时代,以及产生于互联网的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新的社群文化,它没有界线,如果非得说有界线,那就是不断在跳动的时间。恰恰因为如此,网络春晚应该更自由、更开放,众口难调,不过是掩盖对互联网精神浅薄的借口。

  互联网改变生活,这是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改变,这是一种触及灵魂洞彻内心的改变。越是这样,网络春晚越不能陷入体制化了的文化泥潭,而是应该以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打造属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群生活,去营造适合互联网表达的文化生态。

  谁说春晚就必须要有仪表端庄、一本正经的主持人,这是个人人都可以抢麦克风的时代;谁说节目就只能限于基于宏大叙事的歌舞,这是个凸显个人风格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是多元的时代,更是自由开放的时代,而网络春晚,也应该打破窠臼,才能更加自由,更加精彩。

 

(责编: qbbear)
分享到: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