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金熊奖影片女主角(左)和导演
中国台湾导演蔡明亮
美国演员卢·泰勒·普奇
德国女演员朱丽娅·耶特斯 新华社发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波澜不惊,未出现让人特别惊喜的作品。在电影节期间,几乎没有任何作品引起广泛的话题或受到广泛的好评。在这种情况下,两部华语影片《孔雀》和《天边一朵云》显得特别突出。
《孔雀》用一种诗意纵横的手法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河南安阳一个普通人家的经历,探讨了梦想和现实的永恒命题,很受评委推崇。而《天边一朵云》比蔡明亮的前几部作品更极端也更残酷,用强烈的手段阐释了身体、物欲等严肃命题,是极具争议性和革命性的杰出电影。两部影片的最终获奖,意味着华语电影在柏林的再次辉煌。
南非影片《卡雅利沙的卡门》夺得金熊奖,并非“爆冷”。虽然从影评人、媒体以及观众的反应来看,都不太看好这部影片,但是此片获奖有相当深的意味。因为,本届柏林电影节非常明确的取向就是“非洲”主题,入围影片中有3部非洲背景影片,除了金熊奖得主外,分别是《四月某时》和开幕片《从人到人》。此外,电影节会刊在介绍《卡雅利沙的卡门》时,就把它称为“电影节主席最喜欢的一部影片”。因此,该片获奖并非无据可考。
由于南非影片《昨天》不久前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卡雅利沙的卡门》此时又捧金熊,许多南非人因此欣喜若狂,认为南非电影在世界影坛取得了突破。
德国影片《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获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奖,此前它被认为极有可能夺得金熊奖。该片将焦点集中在纳粹德国时期抵抗组织白玫瑰的创始人苏菲·邵尔身上,女主演朱丽娅·耶特斯的表演在影片首映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当时《孔雀》的执行制片人二勇曾说,虽然他听不懂台词,但是“那个女孩演得太好了”。
在本届电影节上,美国电影的惟一斩获是年仅20岁的年轻演员卢·泰勒·普奇获得最佳男主角奖,由他主演的影片《吸拇指的人》是一部低成本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参赛电影来自世界各地,但全部奖项却几乎被四大洲(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平均分配”。对这样的结果,德国当地媒体颇有微词,他们认为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巧合,而是电影节组委会搞“地区平衡”的结果。本届电影节主席迪特·库斯里克并不把这种怀疑放在眼里,他强调“所有得奖结果都是评委慎重讨论做出的决定,参赛电影所属的国家地区决定不了是否获奖”。本报综合消息第55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部分)竞赛单元最佳影片金熊奖:《卡雅利沙的卡门》(导演马克·唐福德-梅,南非)评委会大奖银熊奖:《孔雀》(导演顾长卫,中国)最佳男主角银熊奖:卢·泰勒·普奇(《吸拇指的人》,美国)最佳女主角银熊奖:朱丽娅·耶特斯(《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德国)最佳导演银熊奖:马克·罗斯曼(《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德国)最佳艺术贡献奖:《天边一朵云》(剧本)(导演蔡明亮,中国台湾)最佳电影音乐:亚历山大·德斯普拉(《心跳停顿》,法国)蓝天使最佳欧洲电影:《天堂此时》(导演哈尼·阿布阿萨德,荷/德/法)阿尔弗雷德·鲍尔奖:《天边一朵云》(导演蔡明亮,中国台湾)最佳短片金熊奖:《牛奶》(导演彼得·麦奇·伯恩斯,英国)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索菲·斯库勒:希望与反抗》(德国)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天边一朵云》(中国台湾)儿童单元:水晶熊奖最佳儿童电影:《蓝鸟》(荷兰)水晶熊奖最佳青年电影:《无辜的声音》(墨西哥)全景单元观众选择奖最佳影片:《生存与适应》(法国)观众选择奖最佳短片:《HiMaya》(瑞士)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生存与适应》(法国)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大屠杀》(德国/黎巴嫩/瑞士)青年论坛:沃尔夫冈·斯陶特大奖:《淹没》(导演严宇/李一凡,中国)卡里加利奖:《牛皮》(导演刘佳茵,中国)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牛皮》(导演刘佳茵,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