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几个月之前的上海,我和陈逸飞导演还在一起吃饭聊天,昨天却听到了他离我们而去的噩耗。恍如隔世,这位艺术家的音容笑貌仿佛依然历历在目。
说不上是忘年交,却也和他神交已久。第一次见面是2002年的一天,在东单附近老陈盖的一幢建筑风格独特的小楼前,这里说是由他创编的《青年视觉》杂志的编辑部,同时也可说是一个艺术沙龙。那是一个明星名人云集的聚会,一身西装的陈逸飞穿梭于人群之中
和每位来宾打着招呼。谦恭和气不失儒雅,完全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这是对他的第一印象。
之后渐渐熟悉起来,主要是由于这位画家染指娱乐圈,作为娱记的我就和他也就有了更多的接触。单单一个电影《理发师》,我们就通话和交流数次,而在前不久这部电影另开张之时,我们还被请到上海面谈。按理说,陈逸飞的画已经价值不菲,还有他的公司、专卖店、服装品牌,钱对他来说是不发愁的,因此我至今也不知道老陈应不应该进这个是非之地的娱乐圈。老陈曾跟我说:“我最有把握的事情就是呆在画室里作画,旱涝保收。不过,拍电影、做服装,我只是想有更多一点的人生体验和尝试。”
如今,东单的那幢小楼还在,可是《青年视觉》已经易主,电影《理发师》再次停拍。不禁想到近年来娱乐圈里,很多我们熟悉的明星面孔因为病症相继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留下一些艺术想象让人们怀念,让我们伤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一句非常实用的口号,同时也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于是想对依然在娱乐圈中拼命的兄弟姐妹们说上一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再蓬勃的事业再幸福的人生都不会长久。
如果老陈没有去理会什么《理发师》,我想他至今可能依然会呆在他的画室里享受他的安静与幸福。张学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