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阿杜就要在北京举办他的个人演唱会了,当众人的焦点聚集在这个建筑工人出身、有点不自信的粗糙而又腼腆的男人身上时,同时也必然性地把一部分注意力分布到一手捧红他的恩师——林秋离的身上。林秋离是台湾填词大师,20年来,他创作了700多首作品,如《哭砂》(黄莺莺)、《听海》(张惠妹)、《剪爱》(张惠妹)、《谢谢你的爱》(刘德华)、《天黑》(阿杜)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日前他接受记者的独家专访,除了继续充当不善言辞的阿杜的代言人之外,也透露了不少有关他自己的人生经历。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有这么优
秀的学生,难怪林秋离这么高兴。
阿杜的笑容和恩师还真有几分相似
谈学生
阿杜不懂拒绝别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林俊杰和阿杜都是您一手捧红的,您觉得他们的差异在哪里?
林秋离(林):JJ(林俊杰的爱称)是一个很有企图心的艺人,跟阿杜完全相反,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他也很积极地去做,他各方面要求完美。阿杜是一个无所求的人,他不懂得要求,但是他会接受每个人对他的每个要求。
记:那这样他岂不是很累?
林:他是很累,但是他的个性是这样,他会咬紧牙撑过去。
记:他不懂得拒绝?
林:他不会拒绝,有时候他的拒绝来自没有自信,但一旦他接受和承诺了,他一定做到。这是阿杜一个非常鲜明的人格特质。可以说阿杜具备那种基层的老百姓的个性——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他会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比较踏实,也不太着急,他知道演艺这条路对他来说很难走,他说:“我能表现最好的就是唱歌,我把最能表现的部分表现出来就行了。”
阿杜身上的“星味”还不够
记:之前您说过,阿杜开始是很不自信的艺人,那您从什么时候发觉他开始有一点自信的呢?
林:在他第一张唱片发行的时候,他还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也是正常现象。有人进入得快,有人进入慢,进入快的也可能很快变质,比如他知道自己有名气了,他对周围的工作人员、媒体记者、培养他的音乐老师等等说话的方式、态度会有改变,但是阿杜到今天对大家都没有改变,对我也很尊敬,他是饮水思源的人。阿杜从第二张唱片开始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把唱歌当成一个事业来做。
记:您觉得现在阿杜身上有那种所谓“星味”了吗?
林:有一点点,还不够。阿杜是一个慢热的人,他又红得很快,因此产生一种真空,他的内心世界还没赶上这个变化。
记:这会造成什么后果?
林:对外界来说可能会觉得阿杜淡下去了,好像人气不是那么旺。
记:好像看起来林俊杰比他更火。
林:对,其实本质上来说,阿杜身上有些特质是无法取代的,包括他的个性、声音等。一个有影响力的好歌手不是随手可得的,他的确有天赋。他没有什么特殊的新闻,记者可能觉得没什么可问的,但是从唱片公司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在做音乐,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声音。我觉得阿杜的生命力不会那么快消失。
阿杜的心态
已调整得差不多了
记:您觉得阿杜身上有什么需要改进弥补的东西?
林:首先是针对这次个唱的精神,我们希望做得很扎实,不想做一场好莱坞式的秀,我们希望用最实际、最成熟的声音,用最适合他的舞台搭建、歌曲编排,让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扎扎实实,听到好歌。演唱会难免都有一些噱头,对阿杜我们也有一些想法,但不会是花团锦簇,每一个做法都有它的创意跟动机。如果阿杜能过了这一关,走出他在歌坛上的定位,就是到达了他的成熟期。所以说21日的这场演唱会对我们非常重要,当他历经了这场考验的时候,阿杜就不一样了,也许我们将来会给他尝试更多不一样的曲风、不一样的表演方式,那时候我觉得他才是真正的艺人。
记:您这么说好像成败在此一举,阿杜岂不是压力很大?
林:我没有跟他这么讲。他也有压力,我安慰他说,你就把你自己的部分表现好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去烦恼。他是处在一个非常单纯的状态,不需要想别的事情,就好好准备他要唱的歌。他越来越接受这个事实,他知道他必须面对,在心态上面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
谈自己
写歌词
不靠灵感靠心境
记:您觉得一个成功的词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跟素质?
林:很多,比如敏感性,对生活的态度,对音乐的理解,以及是不是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事情。这些东西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很多人会流于主观。我平常做事就习惯为别人着想,这样会写出各种不同的东西。
记:怎么积累灵感?
林:写歌对我来说不是靠灵感,而是一种心境。因为我现在是唱片公司的老板,平常要处理很多事情,写歌的时候就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变回一个创作人。
记:据说您平时不怎么听歌?
林:我觉得听那么多歌对创作并没有帮助。我写了太久,需要的就是忘记,忘记自己写的东西,有忘记才能有新的东西出来。要写700多首不是那么容易,每一首歌都有一个独立的灵魂,更难。
记:《天黑》是您在马桶上写出来的,此外还有什么有趣的经历?
林:最近好多歌是在公司的办公桌前写的,电话声此起彼伏,我以前写歌要很安静的环境,但现在已经练就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写歌,只要带着耳机听到那个音乐就可以。至于场合,除了在马桶上这个比较奇怪的地方之外,基本上都比较正常。
太太熊美玲
让我惊为天人
记:您太太熊美玲也是知名音乐人,谈谈她吧。
林:她是贤妻良母,在家里带小孩,现在比较少写歌。
记:您怎么认识她的?
林:1985年我做张清芳的专辑,邀她写歌。对她的第一印象是惊若天人,她是一个非常有气质、非常有创作能力的女孩,符合我的需要。
记:那时候您就确定她是可以做老婆的那种女人吗?
林:我跟她开始的交往是写歌,工作关系。后来你想想看,孤男寡女成天在一起写歌,不是很奇怪吗?不如结婚吧。
记:据说范怡文唱的那首《一生情一生还》是您为了留住熊美玲而写的?
林:她那时要移民去美国,我只是告诉她,感情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但是一旦有了感情就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实现这个感情,你给我一生的情,我就用一生来还你。并不是特意要留谁,只是把自己的感情讲出来。
记:你们之间最默契的是什么?
林:我们对音乐的理解非常一致,听一个曲子我们的感受都差不多,后来她拿来曲子给我填词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讲她为什么要写这个曲子,这个曲子要讲什么,她确定我能听得出来。这是我们最没有办法分割的板块。
记:即使是这么默契,也还会有争论吧?
林:很少,尽在不言中。如果她跟我提出这个词有什么问题,通常我在第一时间就掌握到了,然后去修正。沟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信报记者 唐 峥/文
陆 欣 刘志坚/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