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霍元甲》源于自杀新闻 李连杰上演最后的肉搏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01:54 新闻晨报
《霍元甲》源于自杀新闻李连杰上演最后的肉搏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李连杰

  凭着一身好功夫在好莱坞闯荡了多年,李连杰俨然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功夫皇帝方世玉”。他说,每次有欧美记者问他:“通过暴力电影,你……”他就不舒服,他始终想告诉世人,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中国功夫更不是暴力。“最近这几年,我觉得我悟出了一些东西,所以我想拍一部片子,把什么是功夫,功夫的由来,怎么运用功夫,功夫的作用这些问题一一说清楚。”

  他想了许多年,最终落脚点选在了为中国人摘去“东亚病夫”帽子的第一人霍元甲身上。直到两年前,他看到一条新闻,说中国2003年有28万人自杀。“我当时被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吓着了。你想,每个自杀的人身后起码会有10个亲朋好友为他痛苦吧,这就是说会有300万人在痛苦着。这对我触动很大,于是我立即决定筹拍《霍元甲》。我是个电影演员,我只能用电影说话,我希望拍一部电影来告诉人们:人,无法选择你的出生,但能选择你要走的路,做人就要坚持有勇气地走到底,不可以放弃。”

  这个霍元甲就是李连杰自己

  李连杰把他关于《霍元甲》的构思说给大导演于仁泰听,于是二人立即着手拍摄。于仁泰在香港电影圈浮沉多年,《花田喜事》、《白发魔女传》和《夜半歌声》等多部作品都标志着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成就。1997年他到好莱坞发展,最近一部作品《弗莱迪大战杰森》则让他在好莱坞的事业走上了另一个高峰。这次他凭借着这部《霍元甲》希望能回到中国,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有个关于“大英雄”的梦想。

  其实,《霍元甲》不过只是一个外壳,影片的核心是李连杰自己。于仁泰明确表示:“霍元甲就是李连杰!”《霍元甲》的故事表面上是在描述霍元甲的成长过程,其实是记述了李连杰对武术理解的过程。

  电影把董勇饰演的农劲荪设计成霍元甲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向导。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学文,一个习武。由于价值观不同,分歧越来越大。有一次,霍元甲打架甚至打到了农劲荪开的酒楼上,还把人家给打死了,农一气之下与之绝交。而死了人的那家来寻仇,把霍的母亲和女儿全给杀了,霍元甲精神几乎崩溃。他避世来到乡下,遇见了盲女月慈(孙俪饰),这个坚强乐观的女人让他重燃生的勇气,从此自强不息,逐渐成长为一代武术大师。影片结束时,当他在擂台赛上再次取胜时,他表示听到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而这样的转变也是李连杰自己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是武术电影而不是功夫电影

  “这次我拍的是纯粹的武术电影,而不是功夫电影。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武术电影讲究武学的奥妙。但现如今的功夫片已经出神入化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于导更是煞有介事地告诉记者:“我们的影片中不会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们要恢复最基本的打斗,不靠任何特技效果。”“那你们靠什么?”记者问。“全靠真功夫,李连杰全是真打。”

  “这将是李连杰最后一部武打片!”于仁泰的这句断言让记者一惊。“他以后难道不再拍了?”“哈,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部影片里李连杰打得太酣畅淋漓了,我们拍90天,他有60天都在打,他的武术中最精华的部分全都展现在这部影片中了,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我说是‘最后一部’。”

  不要跟李连杰谈人生

  “不要跟李连杰谈人生!”这是在采访前,一位对李连杰非常了解的剧组成员对记者的“告诫”,“一谈,他就没个停了,跟布道一样,根本没你插嘴的份儿。”

  “《功夫》是喜剧,周星驰个人风格浓厚;《英雄》是浪漫主义影片,是在讲故事;我这部《霍元甲》则是在讲人性,讲个人的成长和思想的转变。”“我希望这部影片能给人以力量,告诉观众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人生总有希望。”“月慈对于霍元甲就像大地一样,女人就是这样的,给予男人最深厚的支持和包容。”

  他说他的性格是喜欢做一件事做到差不多就不再做了。“16岁时我已经拿了5年全国武术冠军,那正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但我却不想继续了,觉得已经到一定地步了,重复毫无意义,所以我就去拍电影;在香港拍得差不多了,我又去好莱坞;现在嘛,我觉得电影也拍够了,这次的《霍元甲》算是我对武术电影的总结。接下来我可能要去做比电影更重要的事。”什么事呢?他卖了个关子,调皮地一笑:“我现在可不能说。”

  记者提起他前两天在上海寓所里烧香拜佛,搞得烟雾缭绕,据说还引来了邻居的不满。对此,他并不讳言:“这是个误会,我把小蜡烛放在走廊里,由于天气闷热,味道有点散不掉。但是有邻居提出来后,我们马上处理掉了。没有报道上说的那么严重,邻居们也没有那么大意见。”袁媛/摄影报道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