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游威专栏专题 >正文

游威:“广东歌”会咸鱼翻生吗?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20:03 新浪娱乐

  “广东歌”,这个对内地人来说多少有些一头雾水的词,其实是香港人对“粤语歌”的俗称,意思就是用广东方言演绎的“粤语流行曲”,而不是广东人做的歌,事实上,“广东歌”绝大多数上是香港人一手炮制的,当然广东人也爱听爱唱,所谓“同声同气”嘛,在上世纪80-90年代,“广东歌”曾鼎盛一时,其影响力不仅覆盖了传统以来一直说广东话的香港和珠三角,更风靡了东南亚、美加等所有华人地区,甚至连视粤语为“鸟语”的中国北方城市,也兴起一股又一股的“学粤语热”和“粤语歌热”,大有取代普通话成为“潮流国语”
的趋势。可惜到21世纪的今天。好景不再,“广东歌”地位江河日下,不仅不再具有统治全球华人歌迷的魅力,就连在大本营的香港和广东也是每况愈下,2005年,香港最HIT的歌,已经不再是香港制造,而是由内地登陆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近日,“广东歌”硕果仅存的一位中坚分子李克勤也公开慨叹“广东歌越来越难做了”,从黄金时期的一张卖几万,几十万,到如今只有几千,因为不想眼看着唱片公司做广东歌而死掉,克勤也不得发行8年来的第一张国语专辑,作为救市的一个措施。这一切,不禁让人反思:“广东歌”真的快死掉了吗?如果是,其病根在哪里?如果不是,它有什么灵丹妙药可医,能像广东人俗话说的“咸鱼翻生”那样触底反弹,再创辉煌吗?

  其实,广东歌衰落的根子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一个语种的得势,并不单纯在语种本身的优劣,而是语种背后的文化的强弱,经济的盛衰。追溯“广东歌”的源起,其前身是广东的粤曲小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聪等文人为小调填词,将它升级为“粤语流行曲”,但那时还不能登大雅之堂,只是小部分人欣赏。而到七十年代中后期,许冠杰、顾嘉辉、黄沾等大师级人物的出现,将中国

传统文化和西乐融入粤语歌曲,才让粤语歌成为真正大众文化的标志。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社会昌盛,思想自由,到八十年代,粤语歌空前繁荣,并诞生了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陈百强、林子祥、徐小凤、林忆莲、达明一派等堪称殿堂级的巨星,缔造华语乐坛空前的
神话
,并至今为人津津乐道。可以说,没有八十年代蓬勃的经济,也就没有八十年代“广东歌”的强盛。达明一派曾说过“八十年代是金光灿烂的年代”,这个“金光”其实背后就是文化和经济。我们当时随处可以看到,香港商人携强大的经济实力,一边哼着时髦的“粤语歌”,说着广东腔的国语,一边披着“金利来”和“皮尔卡丹”,一身“金光灿烂” 地来到刚刚打开开放之门的内地,连自视甚高的上海人也办起了“粤语学习班”。可以说,粤语歌的强势,就是粤语文化和粤语经济的强势。当时的“粤语文化”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化,既有日本的,欧美的,也有中国古典的,广东民间的元素,可说是中西合壁,百花齐放。在文化经济背景的强力支撑下,“广东歌”的产品制造自然非常优良,市场兼容性也空前之大,唱情歌的王子和玩乐队的先驱都能拥有各自受众,而其中的浪漫、自由和人文精神,更超越了语言的局限,成为中国人心灵共通的表达。到九十年代初,“广东歌”的唱片产值达到17亿之巨,张学友的一张唱片,全球能卖到几百万张,只是收版税,就已经够养活一家宝丽金了。而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经济衰退,卡拉OK等日式文化入侵,黑胶改CD后因其可复制性客观上造就了翻版的猖獗,香港唱片工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而市场的低迷自然使得唱片公司更加如履薄冰,不敢求新求变,一味迎合低龄消费者做保险的K歌,因而“广东歌”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歌曲越做越差,唱片越卖越少,听众越来越寡,市场越来越窄。不要说远征并不同宗的海外和大陆市场,就连本土的市场也门可罗雀。而内地的经济在这十多年飞速发展,与香港的差距越来越小 ,客观上,包括上海人在内的内地人已经不再“崇港”,而粤语文化的封闭性和自我陶醉感,因为经济下滑更凸现其不思进取的一面,作为经济身份象征之一的“广东歌”,至少在文化上已经从天上回到了大地。

  客观地讲,市道低迷并不只是“广东歌”面临的问题,整个华语乐坛都受到翻版、MP3非法下载、BT交换文件等的冲击,台湾去年最好卖的飞儿和孙燕姿今年都只卖了去年的一半,证明不只广东歌,整个唱片业都在萎缩;但另一方面,彩铃、IVR、3G等无线增值业务的兴起又为音乐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因此,“广东歌”和“国语歌”一样,作为最能代表华人思想与情感的流行文化,肯定不会消亡,而是会与时代共进退。应该看到,随着9+2泛珠三角的整合,粤语文化的封闭性将会被打破,而融入更宽广的华语文化。作为一个地方语种,“广东话”和“广东歌”必然无法再现当年一统天下的辉煌,但作为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特色文化,它在漫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仍然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的是,“广东歌”这十多年来,能深入民心,传唱一时的经典真的买少见少了。左麟右李和许冠杰、达明一派复出

演唱会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成功已经证明:能继承传统精髓,同时与时俱进,与民同乐的音乐还是有市场的。如果“广东歌”的制造者,唱片公司、歌手、制作人、企划人,能从绝境中悟出真谛,颠覆K歌先行的陈旧模式,以音乐为先,作品为先,听众为先,做出像当年《上海滩》、《沧海一声笑》那样反应时代、传承文化、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广东歌”久已阻塞的血脉又何愁不能再度打通,在华语歌坛和华语文化的大家庭中重占显赫之地?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