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小剧团
九十年代初,地下小剧团在波伦尼亚诞生。
地下小剧团的主要志向是形式意义上的,他们觉得有必要不断地探索剧场语言,有必要来了解剧场的不可或缺性、它的自我发展、自我变化和改变当代情境的各种可能性。
但是,对形式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对内容的漠不关心,相反,地下小剧团对形式的探索正是为了使超越时空的内容根据时代、类型和需求的不同而找到适合自身的语言。
也就是说,在作品的内部找到内容的正确的语言。
这种探索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顺从一种感觉和悟觉,那就是,正是出于内容本身的要求,艺术语言需要不断地演变,直到内容能得到自我表达。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地下小剧团发展出一种对当代的关注,这种关注不是为了表现当代,而是为了理解语言的变化及怎样从剧场这种艺术形式的内部来对语言进行加工。
出于这种志向,在审美意义上,地下小剧团没有一种不管怎么含蓄但都能识别的风格,他们不断的和一贯的创作是基于一种更广义的戏剧结构的探索,旨在结合舞台上从演员、台词到舞美设计的所有因素,这些因素的组合时有不同,他们还把新的技术和科技结合到戏剧语境中。
剧团名字:地下小剧团
出生日期和地点:1990年,波洛尼亚,以前遭遗弃的费奥朗迪社会中心
居住城市:波洛尼亚
艺术住地:卡萨莱基奥·迪·雷诺市立剧场
剧团成员和职责:
6位
+ 皮埃特罗·巴比纳(导演、剧作家、音响设计师)
+ 费奥伦泽(女,演员、剧作家、服装设计师)
+ 乔万尼·布鲁内托(技术总监)
+ 马倩拉·蒙塔纳利(女,组织和对外联络)
+ 朱丽亚·穆素梅齐(女,组织和国内联络)
+ 达尼拉·普利维特拉(管理)
学术籍贯:波洛尼亚“安东尼阿诺”戏剧学院科班出生,与当代戏剧团体合作
剧作和录像:
1990“空无一事的时候”
1992“关起门来”
“M(马雅可夫斯基)”
1993“三幅无框画面之梦”
1994“R.A.P.(苏醒的哈姆雷特如是说)”
“赞美歌中的赞美歌(活展览)”(与Fanny&Alexander剧团合作)
1995“无题”(与Fanny&Alexander剧团合作)
“R.A.P.”录像
“世界(世界)”
“刺柏(墓地童话)”(与Fanny&Alexander剧团合作)
1997“神奇的理想主义者”
“神奇的理想主义者”(法语版本)
“150 000 000马雅可夫斯基交响曲”
1998“精神”录像
1999“暴风雨(旋律独白)”(与艾米利亚—罗马涅剧团合作)
“请不要讨论玩偶之家”(与威尼斯双年展合作)
“暴风雨(旋律独白)”录像
2000“奥赛罗”
“海达•盖伯乐”(与威尼斯双年展和艾米利亚—罗马涅剧团合作)
2001“2次轮到你”长片
2002“伊利亚德”(与布鲁塞尔艺术节、大天使市戏剧节、斯特拉斯堡Le-Maillon剧院合作)
2003“先形象后题目”(为网络形象03创作的特别项目)
“泼婆”
“为一个清白的造物设计的幻想镜?”
“母亲和杀手”(地下小剧团、艾米利亚—罗马涅剧团基金会、图鲁兹Garonne剧场合作制作)
2005“机器中的幽灵”(与都灵山丘戏剧节、Drodesera>Centrale Fies、波伦尼亚文化工厂合作制作)
“虐待者的曙光”(与罗马欧洲艺术节、La ferme du Buisson – Scène Nationale de Marne la Vallée、艾米利亚—罗马涅剧团基金会合作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