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中国歌剧《木兰诗篇》专题 >正文

中国歌剧《木兰诗篇》走出国门引起轰动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28日17:12 新浪娱乐

  该剧的盛演也引起国外歌剧同行的关注,中德两国艺术家经过磋商决定联合在北京演出全剧,并准备将这部中国歌剧《木兰诗篇》引入欧洲。

  德国艺术家参加本次演出,将创下外国著名指挥家第一次在中国指挥中国歌剧全剧作品、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第一次在中国演出中国歌剧作品,以及外国歌唱家第一次在中国全部用中文演唱中国歌剧的记录。

  为保证此次演出的质量和水平,作曲家关峡特意提前整理了全部的钢琴谱与乐队总谱,并将所有的中文唱词全部标注上国际音标,为外国歌唱家用中文演唱中国歌剧作品拓开了一条途径。

  德国勃兰登堡国家交响乐团来自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乡,德国的首都柏林即位于勃兰登堡州。乐团始建于1866年是一个具有150年历史享有国际盛誉的国际性音乐团体。乐团在德意志极富营养的音乐沃土中成长壮大,多年来稳稳地占据着世界一流乐团的显赫位置。由这样一个世界一流的乐团与中国著名歌唱家合作演出中国作家创作的歌剧《木兰诗篇》将会是一场东西方文明相互激荡、交相辉映的视听文化盛宴。

  2005年9月,联合国庆祝成立60周年,中国歌剧《木兰诗篇》应邀赴美国,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木兰诗篇》,在美国音乐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歌唱家彭丽媛与作曲家关峡为此还分别获得了林肯艺术基金会颁发的“最杰出艺术家”的殊荣。

  在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上,战争似乎从来都不曾停息过。在烽火连绵的岁月里,人民迫切地需要属于平民的英雄,需要他们以异于常人的智慧和力量来消弥战争,为平民百姓赢得和平、宁静的生活。木兰从军的故事恰恰表达了这个质朴的愿望,代表了人们的心声。它于残酷的现实中给人以希望,于无奈的期盼中给人以慰籍。

  世界各国的历史相同之处那就是战争的阴影一直在笼罩着人们的生活。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呼唤便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情感。美国迪斯尼公司以木兰从军的故事为蓝本所拍摄的动画片被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广泛认可并创下不俗的票房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题材的选择和故事中对“呼唤和平”这个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

  基于对上述人类共同情感的认识,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站在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这个传统巨人的肩上获得了一个高的起点。剧作者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在特别需要的地方将剧情加以延伸,并深入地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寻找符合人物心理活动的行为。以诗情画意般的写意手法与符合音乐规律的结构方法来编织剧情成为作者顺理成章的选择。

  作品以“木兰诗”中的佳句作为引发剧情的切入点,在每个乐章的开始部分引用“木兰诗”中的原词,借助“木兰诗”深入人心的艺术魅力使观众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背景合唱在剧场里悠然响起的时候,大多数观众都会与歌声同步在心里默默地咀嚼着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并随着歌声的延伸深入到剧情之中。剧中大部分抒情唱段的语体,都采用在诗化的现代语言中注入中国古典诗词元素的手法,使之既符合现代人语言与歌唱的习惯又具有古典诗词的美感。编剧刘麟为了使作品的语言具有国际化的色彩,还特意在该剧的终曲合唱“和平颂”中有意识地融入了《圣经·马太福音》式的语言风格:“热爱太阳的人必将获得温暖,因为光明的火种早已埋藏在他的心间;热爱月亮的人必将获得安宁,因为蓝色的月光抚慰着他的梦幻;热爱和平的人必将赢得胜利,因为正义之剑定会把战争的魔爪斩断……”这种圣咏式歌唱语言风格的使用对于增强终曲合唱的神圣感和作品的国际化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