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正视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15:11  新浪娱乐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正视战争

德国人正视战争的勇气值得钦佩

  德国新电影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后日渐式微,新电影中有一部分导演转向了商业制作和电视领域,另一部分人(譬如维姆-文德斯)前往国外。此时不少新生代的导演在一味追求艺术探索,沉迷于实验电影,德国电影观众也更加受到好莱坞口味的侵蚀,影院里商业片充斥,在这种双重打击下,德国电影的生产创作在八十年代中期一度陷入困境,只有少数几位年轻导演留下佳作。

  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德国电影才开始复苏,以汤姆-提克维,沃尔夫冈-贝克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导演开始活跃于影坛,德国影片重现于各大电影节的舞台上,并拿下不俗奖项。德国电影的年产量和票房在2000年后稳步增长,2006年达到了174部,总票房136,700万,比2005年高出了7.4%,其中德国本土影片票房占25.8%(Allemagne FFA 数据),是这十几年来的最好水平。无论是商业票房还是艺术口碑,德国电影都在统一之后的十几年积累正在结下丰硕的果实。

    正视战争

  其实在战后恢复时期,德国电影人就开始把镜头对准了这场给世界也给自己带来灾难的战争,七十年代末法斯宾德等人更是把这种对纳粹的反思推向了高潮。这种知识分子对历史的责任感也传承到下一代导演身上,不再仅仅是以战败国的耻辱来回避历史,而是以和平人性的心态去对待战争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无论是日尔曼人还是犹太人。

  早在约瑟夫-维尔斯麦尔《决战斯大林格勒》里,就第一次站在德国人的视角上,把这场扭转二战走向的重大战役搬上银幕。 影片自始至终,都在倾诉着德国士兵的心理矛盾,战场上没有荣誉,只有恐怖,世界上最好不再有战争。影片着笔在战争恐怖气氛的渲染上,没有千军万马厮杀的惊心动魄,只是通过一队德国兵由兴奋到恐惧,再到沮丧、绝望的过程,展现斯大林格勒战役对德国人心理上的巨大冲击。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败,标志的纳粹德国的最终命运,那就是《帝国的毁灭》。导演的镜头从普通士兵转向罪魁祸首的希特勒。更为那得的是,从《毁灭》开始,德国电影中的希特勒不再是个简简单单的杀人恶魔,很多场景下,这名罪人更像是一个身患帕金森症的孤独老人,也会流泪,也会亲吻爱人的嘴唇,喜欢吃巧克力蛋糕,经常牵着心爱的牧羊犬散步。《帝国的毁灭》作为第一部正面描绘希特勒的纪实片,从希特勒身边最后一任速记员的视角出发,以平实、客观的语言展现了这个战争狂人在掩体的最后1 2天-最终在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的炮声中,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

  这种转变,当然不是为希特勒与纳粹犯下的罪行辩白,德国史学界的二战历史观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当德国政府和民众对二战的反思已经非常彻底时,《帝国的毁灭》表现出德国在对待二战历史的心态上日趋成熟,在对那段历史的艺术文化表现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信。评论普遍认为德国人能够通过艺术形式来检讨自己的过去,这部电影拍出了德国人痛苦的自省,没有虚饰和隐瞒,让世人了解为何一个政治狂人会导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有了这种自信和检讨作基础,希特勒到了沃尔夫冈-贝克尔的影片里,再一步的降格成了一个有性格缺陷,内心脆弱的懦夫。2006年的《拜见希特勒》是德国人第一次用喜剧的形式回顾二战,这可不比战胜国法国和英国,如此的勇气正如同施罗德出现在诺曼底登陆纪念仪式上一样,说明德国人已经彻底的走出了战争的阴影,摆脱和耻辱和痛苦,用最平和的心态去维护和平,真正的承担起一个大国的应尽的责任。

  人们无法忘记这场悲剧造成了600万犹太人的消失,也不应该忽略普通德国人对纳粹进行了英勇反击。马克-罗特曼拿下两座银熊的《索菲-朔尔--最后的日子》又回到了二战期间的慕尼黑,展现德国反纳粹女英雄索菲-朔尔被处死前最后几天。如此的突出反抗主题,以及朱丽娅-耶特斯成功塑造的人物,就是要表明德国电影界对于战争和暴力的鲜明态度。到了托马斯-阿斯朗的《假期》和安杰拉-施耐勒的《午后》依然能看到战争的影子,反思二战也是为了避免未来重蹈覆辙,既然如今的德国仍然存在排外的暴力,德国人就需要行动起来。索菲所表现出的正义和勇气已成为纪念碑,永远铭记这段恐怖的历史,并要把这种认识以影象的方式传播下去,这才是德国电影人正视战争的最大意义。董铭/文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反思东德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青年快跑

德国电影的复兴和崛起--边缘现实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