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音乐 > 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专题 >正文

关于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10:59 新浪娱乐
关于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

1966年根据改编之后的剧本拍摄的影片《卡捷琳娜·伊斯麦洛娃》,米哈伊·夏皮洛导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2006年是前苏联著名的音乐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诞辰一百周年,这位作有十五首交响曲,十五首弦乐四重奏、两部歌剧、一部轻歌剧、六首协奏曲、三部芭蕾舞剧、三十六部电影配乐以及室内乐等作品的作曲家有着艰难坎坷的人生,但这一切并没有妨碍他对音乐的挚爱,他把内心感受化作一个个音符、一部部伟大的作品呈现给了全人类,而这些作品确立了一种将时代感与个性融为一体的新的音乐语言,奠定了肖斯塔科维奇作为20世纪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的不朽地位。 肖斯塔科维奇仅创作有两部歌剧
,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不能算是重要音乐体裁,但恰恰就是这两部歌剧,特别是第二部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创作,使他成为20世纪音乐界一位十分瞩目的人物。音乐界高度评价肖斯塔科维奇,称赞其音乐达到了在特殊时代中艺术创作的极致,甚至将他誉为“20世纪的贝多芬”。 肖斯塔柯维奇1927年开始创作第一部歌剧《鼻子》时年仅21岁,1930年首演获得成功,给他以极大的鼓舞,他立即投入第二部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创作。剧情取材于俄国作家列斯科夫的同名中篇小说,脚本由作曲家与普雷斯共同撰写。“麦克白夫人”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坏女人,心狠手辣,为得到富贵权威怂恿丈夫杀篡权。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笔下,酷似“麦克白夫人”的女主人公卡捷林娜被描写成为一个敢于同沙皇专制作斗争特殊的妇女形象。故事发生在从沙皇专制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表达了对当时一位勇于冲破压制和奴役、寻求解放的女性的高度赞美与同情。在尼古拉斯·列斯科夫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卡捷林娜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鬼形象。肖斯塔科维奇在舞台上却展现为一位“充满活力、多才多艺的美丽女子”,“然而在实行农奴交易、金钱至上的俄罗斯,她被阴暗、可怖的家庭环境无情地吞没了。”歌剧围绕卡捷林娜的毁灭之路为主线展开,从第一个音符,抒情音乐便主宰了卡捷林娜的性格。这也昭示着作曲家本人对女主人公的同情与偏爱。 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 我创作《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差不多花了三年时间。我宣布过要写一部三幕悲剧献给俄国不同时代的妇女。《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的情节取自作家尼古拉·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这个短篇小说以它的异于寻常的生动和深度,使读者为之惊叹。它以最真实、凄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有才华的、聪明的、不凡的妇女的命运——像有人说的,一个“在革命前俄国的恶梦似的 环境中垂死”的妇女的命运。我认为它是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学习。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国家,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列斯科夫的小说正具有这样的作用。《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里的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戏剧性的冲突,强烈地吸引了我,于是列宁格勒青年剧作家亚历山大·格尔曼诺维奇·普雷斯和我一起写了剧本。剧本几乎完全遵循列斯科夫的原著,只有第三幕,为了取得更大的社会效果,稍微不同于原著。我们加了一场在警察局里的戏,省略了卡捷林娜的侄子被杀的情节。我让这部歌剧在悲剧气氛中展开。我说《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可以称为一部讽刺悲剧。尽管卡捷林娜是杀人犯,但是她并没有迷失人性。她受着良心的折磨,想念着被她杀害的人。我对她感到同情。这很难解释,因此我听到对这个问题的大量的不同意见,但是我想要表现一个比她周围的人高大得多的妇女。她被群魔所包围。最后五年对她犹如监狱。责骂她的人认为:既然她是罪犯,那么她当然是犯了罪的。但是,这是一概而论,我更有兴趣的是个别性。我认为,列斯科夫小说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个别性。书里没有一般的、标准的行为准则。一切都取决于环境,取决于个人。形势出现某种变化,使谋杀不成其为一种罪行,这是可能的。你不能用同样的尺子来衡量一切。 卡捷林娜是个才能出众、感情丰富的女人,但是她的生活郁闷、单调。谁知道,强烈的爱情进入了她的生活,结果,为了爱情她不惜犯罪,因为除此之外生活毫无意义。 正是由于作曲家独特的视角赋予了这部歌剧以强大的活力。1934年1月22日首演成功所获得的反响连作曲家本人都没预料到,先是在国内得到极高评价,报刊上好评如潮,将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音乐史中光辉的篇章、划时代的歌剧……总之,用尽了赞美之词,至1936年初,这部歌剧已经在列宁格勒演出了8场、莫斯科演出了97场,并在国外上演,引起了世界乐坛的关注。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一次偶然的事件,却使肖斯塔科维奇本人和这部歌剧的命运发生了质的变化。 1936年一月的一天,苏联的最高领袖斯大林也饶有兴致的来到剧院观看了这部歌剧。肖斯塔科维奇当时紧张得不得了,预感到将会有事情发生。果不其然,在1936年1月28日早晨,肖斯塔科维奇在书报亭排队买了一份《真理报》,当打开到第三版,看到一篇标题为《乱七八糟的音乐》的未署名社论。副标题是“关于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他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一阵突然袭来的恐惧攫住了他。《真理报》的这篇评论断言肖斯塔科维奇在政治上的罪行是“小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的流毒”。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肖斯塔科维奇会感到他脚下的大地裂开了。他的这部歌剧、已经赢得了世界性喝彩的心爱之作,遭到粗暴的、没有文化的攻击,而攻击的发起者就是斯大林。在当时,许多苏联文化界人士在读到这篇《乱七八糟的音乐》之后,都不寒而栗,他们意识到必须谨慎行事,因为任何超越理性的态度必将造成不幸的结局。他们看得出来,这篇社论所代表的,决不仅仅是某个或者几个批评家的观点,而是当时整个政党的观点。这必然使那些试图抗辩的行为成为一种罪恶的“反苏”行为。 为什么斯大林对这部歌剧反应如此强烈呢,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部歌剧的情节和音乐激怒了斯大林,也不仅仅是这部歌剧与斯大林在当时的文化导向上相冲突,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肖斯塔科维奇作为一位音乐天才,在西方所受到的热烈追捧。也许,这才是“妒贤忌能”的斯大林为什么不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真正原因。 那一年,尽管表肖斯塔科维奇面上平静,但内心却紧张得就像一根绷紧的弦一样,许多人声称他差一点自杀。他和他的家人一起等待着最坏的结局。一个亲密的朋友回忆道:“他擦着毛巾在房子里走来走去,含着眼泪说他得了感冒。我们不离开他,轮流值班看护他。”他随后的行为令人感到意外,却也是一种无奈,他发表了“严肃的”自责声明,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痛苦,一种屈辱的姿态。“麦克白夫人事件”对于肖斯塔科维奇的影响不可低估!据说,以后的几十年里,在肖斯塔科维奇的脖子上、衬衫底下都挂着一只塑料袋,就像“护身符”一样,里面装着这篇《乱七八糟的音乐》的文章。 然而,肖斯塔科维奇无疑又是幸运的。而肖斯塔科维奇之所以如此幸运,是因为他曾为电影《反抗计划/Counter plan》创作的音乐。这部电影作为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献礼电影,于1932年在苏联上映。因为电影主题曲《清晨用凉爽问候我们》琅琅上口,成为苏联历史上第一首电影畅销歌曲,当时从农民到政府官员都在传唱这首歌。这首歌后来甚至赢得了国际声誉:在二战期间,法国抵抗运动的成员就是唱着这首歌去抵抗德国法西斯的入侵;而在美国,这首歌经过了重新填词,并被改名为《联合国》。或许正是这首歌,在1936年救了肖斯塔科维奇的命。 斯大林去世十年后,1963年1月,卡捷琳娜的形象在消失了27年之后重新出现在舞台上,作曲家对歌剧作了一些修改并更名为《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演出又一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的莫斯科大剧院院长楚拉基说这部歌剧“以自己永不凋谢的清新、明朗、对现实主义的俄罗斯古典传统的忠诚同时又是如此革新的姿态重新复活”。著名指挥家斯维特兰诺夫称这部歌剧“是一个崇高的、充满人性的、非常现代的艺术范例”。正是因为这部歌剧在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和艺术表现形式及题材上有着不俗的表现,所以堪称是苏联乃至俄罗斯歌剧史上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66年,著名导演夏皮洛将改编版歌剧搬上了银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锦瑟华年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