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流行音乐,民族性的回归--郝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21:43  三联生活周刊
流行音乐,民族性的回归--郝云

郝云

  郝云:要用自己的母语去歌唱,这是我真正看重的

  相比之下,郝云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沾上了一点好运,他能跟一家主流唱片公司签约,并且顺利地出版唱片。他今年出版了一张专辑《北京》,这是一张用平民化视角描述北京这座城市的民谣唱片。郝云出生在河南中原油田,家庭关系让他从小就往来于北京与河南之间,小时候对北京的碎片式记忆让他最终定居在北京后,比更多的北京人对这座城市有感觉。

  “当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周围好多朋友痴迷于Nirvana到近乎疯狂的地步,我才刚知道他们,而且一打听才知道都死了三四年了。到现在也是,很多朋友一说起外国的一些知名乐队都如数家珍,我对他们几乎都不怎么了解,可能听他们的音乐才知道他们是谁。我不是特爱扎堆的人,很多年前,我的理想还是想做一个吉他手,但是那会儿我并不确定我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大家练吉他都从重金属开始,那我也不例外,当全世界流行朋克的时候,也跟过风。”郝云说。

  但是郝云知道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他组乐队的时候,想法总是跟其他人合不来,这促使他离开乐队,做幕后工作,幕后工作让他慢慢找到自己该要什么。他试图去把自己这10多年的北京生活记录下来,“因为这些都是离我最近的一些事情,这10多年来,对于我来讲,无论是生活上还是音乐上都是不可复制的。我小时候生活在丰台区沙沟,对胡同的印象就是挺乱挺脏的,所以在这么多年的生活,我能有一个比较。虽然生活在胡同的人会对那里有些怀旧的留恋,但是打心眼儿里还是想住进大城市那种氛围的生活。对于北京,我喜欢这种感觉,感受到学不完的东西,北京让我有一种摸不着边的感觉”。

  民族音乐对郝云并没有太深刻的影响,他回忆说:“因为当时在中原油田歌舞团,所有每天都能多少听一点民乐,虽然家里没有人干这行,但是各种民族乐器家里面都有。小时候妈妈出差的时候都会带回来一些这样民族的乐器,但是我想这对我影响并不大。现在来看,我的风格也不是命题作文那样形成的,而是一点点熏陶成这样的,直到我的作品完成之后再回头去看,才发现带有某种标签式的特点。可能有点巧合的因素在里面,里面的每首歌都可以当成我生活经历的写照,比如我的

歌词里写到‘再没见过搬家的蚂蚁,它们曾经生生不息。大门前柳树上的天牛,消失在上个世纪’,你去问现在的小孩,他们好多就不知道天牛是什么东西。”

  郝云这么多年明白了一点,就是用什么标准来看自己,“现在各方面崇洋媚外的感觉已经越来越淡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越来越牛了。在我学琴的时候,真的就觉得那些国外的大师是无法超越的,后来我在想,因为我们总拿别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叫那些老外来拉二胡什么的,他们也没戏。也许是性格原因,我不大喜欢中国人唱歌满嘴跑英文,要用自己的母语去歌唱,这是我真正看重的。我不否认那种会很多种语言唱歌的人,但是举个例子,大山的汉语说得应该是很地道了,但是他用汉语唱歌你仍然还是能听到很别扭的地方,唱得再好你还是会把他当老外看。我也喜欢过很多种音乐,一开始跟着别人一起学重金属,到后来别人仍然在坚持的时候,我可能又开始做布鲁斯,后来练着练着我又开始喜欢澳大利亚风琴类的音乐,然后这些因素可能都默默影响着我。具体来,我也无法说清为什么我的作品会带有很北京很中国的东西,因为可能很多民族乐器我就觉得放在这里合适,然后风格很统一很流畅地把这张专辑做出来,并且觉得这就是我的东西,它能够代表我”。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民族 流行音乐 南城二哥 郝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