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听歌进收费时代 音乐网站各有新招

2013年06月05日04:56  新京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此次虾米推出的付费下载音乐的服务相当于试水,但网站即将全面收费的趋势不可避免。图/CFP 此次虾米推出的付费下载音乐的服务相当于试水,但网站即将全面收费的趋势不可避免。图/CFP

  十多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带走大批唱片消费者,人们聆听音乐的方式以及获取资源的渠道均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关于数字音乐版权与下载收费等话题的探讨从未间断过。随着国内网站付费视频行业日渐走上产业化、规范化之路,同样受到互联网冲击的音乐行业也一直在寻求新的出口。

    今年3月,高晓松[微博]曾经表示中国的音乐产业将在7月进入全面正版化时代。期限将近,日前随着虾米音乐网首席运营官王小玮透露虾米音乐网、百度音乐、QQ音乐等将试行全面收费这一消息的爆出,话题再度升温。虽然唱片公司与各大音乐网站目前反馈不一,但在音著协、唱工委等组织的促进以及全球环境的影响下,国内音乐产业的正版化无疑正在向着规范化一步步推进。

  ■ 音乐网站

  虾米音乐

  方案 低音质歌暂不收费 单曲付费0.8元/首歌

  引爆这一轮话题的虾米音乐从今日起将在单曲付费0.8元/首歌的基础之上推出包月服务,在网站架设VIP服务的入口。服务项目包括下载曲目数量的增加、离线容量的扩大以及提供320K的高品质试听等增值服务。同时,今日起,虾米音乐将推出新版手机APP,为用户提供2个月的试用期,给用户提供体验VIP包月服务。在初始阶段,收费范围主要包括下载歌曲和在线的高音质歌曲,在线的低音质歌曲暂时不会被纳入收费范畴。

  至于与唱片公司版权方面的合约,虾米网内容总监朱七表示公司一直与索尼、华纳以及环球三大唱片公司分头签约并支付保底金。谈及昨日“改口传闻”,朱七予以否认,并表示收费的规则是各家自行决定,虽节奏不统一,但一直以来各家都在为付费下载业务进行筹备,会有不同的动作。

  腾讯音乐

  方案 在线依然免费 “绿钻”包月10元

  针对音乐网站全面收费的传闻,记者致电了腾讯音乐版权负责人,对方表示尚未接收到任何政府相关部门的正式通知,QQ音乐目前依然提供免费在线试听和绿钻的商业模式,并始终以用户体验为导向提供音乐服务。目前,“QQ音乐绿钻贵族”是以10元包月的方式进行,不仅可以拥有正版无损音乐的下载权限,在本地音乐空间容量、背景音乐等上面享受升级。谈及与唱片公司的具体合约方式,对方表示不便透露,但付费模式未来可能会根据大环境并配合相关规定进行调整。

  百度音乐 

  方案 全面收费不予置评 VIP享受超大存储

  曾经遭遇过版权纠纷的百度音乐与One-Stop China(由环球、华纳和索尼三家唱片公司控股)签订有关数字音乐分发的协议,推出正版音乐服务开展合作。而这一次,相关负责人对“全面收费”的消息表示“不予置评”。而同样,百度音乐也同样已有VIP会员等收费项目。VIP会员享受20000首歌曲的超大云音乐存储空间以及高品质(320Kbps MP3)及320音效增强音乐播放服务以及存储权利。此外,百度音乐的VIP会员还可以拥有优先体验百度音乐为诸如张韶涵[微博]等明星打造的专属APP的优先体验权。

  ■ 唱片公司

  7月与服务商合同终止

  收费将是大势所趋

  有媒体报道称,促成音乐收费服务推行源于上月内容提供商环球、索尼和华纳三大唱片公司召集国内主流互联网音乐公司要求各方最晚于6月5日上线各自的音乐收费服务。记者致电三家唱片公司均暂未得到正面回应。据业内人士透露,唱片公司的压力背景在于今年7月是唱片公司与服务商合约的终止期,与此前关于高晓松提及的7月1日音乐正版化的时间一致。由于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商业付费模式,各方都面临瓶颈。去年上半年,唱片公司与服务商曾就彩铃等无线业务以及通过手机客户端对用户进行收费等问题展开过讨论。经历了长时期的磨合,以及对受众的分析,最终折中以对高品质音乐进行收费的决定作结。4月,在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发布会上,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明确表示:网络音乐下载会收费是必然的。出于对音乐创作者的尊重,以及国际范围内大环境的推进,虽然国内音乐收费之路上仍面临诸多问题,但仍然大势所趋。

  业内观点

  虽然音著协以及唱工委等部门之前有在积极促成该事成行,但音乐网站付费下载这条路走得艰难,问题也颇多。即便未来全面推行付费之后,采取15元包月的方式则会引发不平衡的状况。由于腾讯音乐用户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则可能占据优势。而像百度这样的搜索平台则相对处于弱势。事实上,192K与320K在手机这一载体上的视听差别并不明显,用户对此是否买账,对高品质音乐的需求有多大,都尚无定论。若大的音乐网站推出付费模式,用户流量则会出现转向小网站的现象。因此未来的诸多问题可能仍需要更具话语权的角色解决。

  口述:中娱智库创始人 汤永钢

  采写/新京报记者 古珺姝

(责编: 颜芥之)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