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启贤:有老本可吃正是我们的价值

2014年05月15日03:19  北京青年报 收藏本文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巫启贤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是那一首《太傻》,他还曾于1996年推出过一张名为《傻情歌》的精选辑。因此,在爱情中傻傻执著的痴情男子就成为他通过音乐塑造出的鲜明形象。然而当走近现实生活中的巫启贤,就会发现他其实一点也不傻,今年51岁、已经在乐坛闯荡近30年的巫启贤言语中流露出的是对世事的通达和高明的人生智慧。6月7日,巫启贤将在工人体育馆举办他的第一次北京演唱会“那些年,我们一起唱情歌”。日前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无论是音乐、选秀节目还是父女亲情,他都袒露心怀侃侃而谈,对事业与生活皆有一番成熟体悟。

  我的使命已经完成 创新是年轻人的任务

  巫启贤给自己首场北京演唱会的定位很明确:“这将是我多年来乐坛生涯和人生经历的一次重现。”既然为演唱会赋予了昔日重现的回顾与总结性质,怀旧自然就是主题,他肯定地说演出曲目必定以老歌为主。“大家要分清演唱会和新歌发表会的区别,我们去听演唱会一定是想要听老歌的,那里面有我们的成长和情感。”

  至于由此引起的“老歌手只吃老本不创新”的质疑,他的认识很清醒。“对于每个人来说,你最有能量、最有创造力的黄金时代在一生中只有那么一两次,歌手也不例外。上世纪90年代是我才华最鼎盛的时候,那时我已经把能写出的好歌都写完了,阶段性任务就算完成了。接下来的任务是怎么把这些歌表演好,能让它们始终保持最好的状态,让人们继续感动下去。要说创新,那就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任务了。”

  没有叫得响的作品 所有的风光都会转瞬即逝

  身为老歌手,巫启贤表示上述观点并不是为自己作辩护,而是建立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因为“我们这一代老人有作品”。他说正是那些打有鲜明个人标记、具有流行度和影响力的原创老歌才是老歌手价值的最大体现,相比之下,现在的选秀红人大多通过翻唱起家,却没有一首只属于自己的代表作。

  “不管你怎么飙高音,不管有多少人为你尖叫,如果没有作品,这些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只要过一年,这个舞台就不是你的了,又会有一批更新的人取而代之。可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到哪里,一听到《太傻》,人们就会想起巫启贤。有了叫得响的作品,我才能成为时代洪流中冲不走的那一块石头。”这次北京演唱会,马来西亚籍的巫启贤请来了风头正劲的同乡茜拉当嘉宾,他笑言自己并不担心对方抢走他的风光,就算到时台下都为茜拉喝彩,他也不会感觉一点嫉妒或失落。

  从没想过为女儿规划人生 孩子的路要自己走

  除了茜拉,巫启贤的演唱会还有一个“重量级嘉宾”,那就是他的大女儿欢欢。谈到两个女儿,巫启贤眉飞色舞地讲述父女之间的种种趣事,慈爱之情溢于言表。对欢欢的歌喉,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以女儿13岁的年纪,比起当年同一阶段的自己“要优秀很多,起点也比我高”。他说女儿平时听的、唱的都是现在流行的新歌,却从来不唱他的歌。“她说是因为我的歌很难唱,其实这是客气啦,我知道她实际上是根本对老歌不感兴趣。”说着便大度地笑起来。

  陪伴女儿是巫启贤最开心的时刻,他说自己这些年来基本取消了所有应酬,从不去泡吧、喝酒。和女儿一起吃饭、谈心、看电视之外,作为歌手,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相处方式,就是陪女儿唱歌。平时巫启贤还喜欢下厨给女儿们做饭,他笑称自己已经成了附近菜市场的VIP,摊主大多都和他很熟了。虽然让女儿参加自己的演唱会,但巫启贤说他并没有要女承父业的打算,也从没想过要为女儿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只是因为她现在喜欢唱歌,所以才放手让她玩一玩。

  对于孩子的教育,他的观点豁达而明朗:“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能不能有出息,想着如何才能让他们功成名就,我觉得这是想太多了。我目前关心的只是她能不能搞好学业,有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至于将来的路,要孩子自己去走。”

  文/本报记者崔巍

  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

(责编: 山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