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尔《桃花源》:乡村非主流浪人情歌

2014年01月02日10:46  新浪娱乐 微博

  2013年对于中国乐坛来说是“翻唱风”狂吹,老黄瓜刷绿漆焕发第二春的大好时节。从年初的《我是歌手》到刚刚落幕的《全能星战》,成名歌手借助音乐节目“回炉”再造复辟歌坛蔚然成风。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歌坛大叔显然再也不能冷静了,比如凭借《天堂》、《蒙古人》成名已久的腾格尔,便也在这个年终岁末之际发布了新的单曲《桃花源》,俏皮的歌词配上流莺浪蝶的翩翩古装美女,迅速成为了网友热议的又一年度“神曲”。一时间,“为了上头条,大叔何弃疗”成了网民对这首新歌最流行的评价。

  其实,对于腾格尔的这首新歌,大家实在是不应该以一种从众的心理就贸然的将其归类为“神曲”的行列。因为无论是从曲风、创作、内容等多个角度来说,腾格尔的这首《桃花源》显然还是很考究的。要真正了解这首歌,体会这首歌的深意,其实还要从歌中陶渊明所做的《桃花源记》说起。陶潜也就是五柳先生陶渊明,著名的田园诗人,最大的爱好是避世隐居,旅游探险。因此虽然是以第三人称写的《桃花源记》,但是不少史料都证明其实这个故事里发现桃花源的“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其实就是陶渊明。所以,恰如歌中所唱“一个打鱼的,这么有福气”那样,这本来就是事实。

  而歌中前文叙述的陶渊明做《桃花源记》流传千百年这就更是事实了。唯一可能争议颇多的,就是歌词中段部分“桃花运”、“美人多”、“醉酒点鸳鸯”这些想象了。然而,对于这些歌词,大家也没有必要想象成为淫词艳曲。这不过是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文人情怀罢了。自古以来的文学创作,与美人相关的数不胜数,诗经的第一篇就写下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唐明皇更是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写下了《霓裳羽衣曲》,就连被贬的江州司马也会为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女“青衫湿”,因此在桃花源中加入美女的元素,这也是相当合情合理的。书中自有颜如玉,桃源深处有美人,何其相得益彰啊!所以腾格尔的这首歌词,体现的是历代文人骚客对美人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非常合理的想象。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首歌词太过直白,缺少意境,会略显俗气。不过对于雅和俗这本身就很难分辨。就好像宋代的大词人苏东坡,绝对算得上“高尚士也”了吧?但是他不也会戏谑好友“一树梨花压海棠”吗?而且,苏东坡还有首很俗的《猪肉颂》流传千古——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侯足时他自美,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所以,谁说大俗就不是大雅呢?

  其实,这首《桃花源》的曲风还是非常民乐化的,虽然有些近乎东北大秧歌的快节奏,但是并不能掩盖其民族风的本质。至于MV有些艳俗,也是因为作为酉阳桃花源旅游宣传片招徕游客的一种手段,并不能因此就拉低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当然,对于腾格尔来说,曲风空灵悠扬高端大气上档次习惯了,偶尔尝试一下可爱乡村非主流的新民乐也未尝不可。创作本身就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也都会有些另类的作品,这样对于一个歌手来说也会更加立体丰富和饱满一些。而这并不能改变歌手本身的特质,就好像腾格尔,他悠扬的嗓音依旧是他立足歌坛的大杀器。

  而对于走可爱乡村非主流路线的这首《桃花源》来说,其实其中也包含着另一种的浪人情歌的色彩。以往的浪人情歌,几乎都是在玩深沉,玩到最后的结果是都被深沉给玩了。而腾格尔的这首浪人情歌可谓另辟蹊径,从一个渔人的视角演绎浪子的情怀:一个捕鱼的武陵人流落江湖,找打了桃花源邂逅美女,喝花酒,做游戏,离开时的怅然所失,这和那些旅行的歌者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心态呢?所以腾格尔的这首《桃花源》,其实还是蛮有意境,蛮有意思的情歌小品嘛!(文/小义大道)

(责编: 阿菲)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