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所诞生的鲍勃-迪伦

2012年11月12日10:52  新闻晨报

  文/王昕

  一个最新的消息是,鲍勃·迪伦会和前“恐惧海峡”(DIRE STRAITS)乐队灵魂人物MARK KNOPLFER联合举行巡演,如果能让这对老家伙明年来到上海演出,对我来说,那真是人生美事一桩。《暴风雨》(TEMPEST),鲍勃·迪伦全新专辑,距离他1962年的第一张唱片已整整五十年。他曾经是时代的领跑者,而今,虽然依靠巡演和出唱片这样最传统的歌手方式来维持生活,但在他的歌声里,依然多的是洞穿这个世界的声音。时代始终在变,迪伦却始终不会落伍。

  让我们看看和听听暴风雨里诞生了什么?民谣、蓝调、山地民歌、摇摆舞曲,最为美式的一些音乐,它们从迪伦的第一张唱片一直绵延到今天。烟熏的老枪嗓,懒散随意的吉他,吱扭作响的小提琴,土气跃动的斑鸠琴,仿佛一切都被浸染在旧日的染色缸中,泛出陈旧的烟黄色。在这些声响慢条斯理的进行中,迪伦讲述一个个发生在现代的故事,显然他在扮演美国民歌中的话事佬(STORYTELLER)的角色,在昔日的民歌和它们的STORYTELLER那里,多的是讲述恶棍、劫匪、风尘女、赌徒等等的传奇。今天迪伦缓缓掀起的暴风雨里,那些古老的边缘人物或继续混迹两个世纪前的西部开发的不法之地,或脱胎水泥丛林的现代世界,然而他们故事依然是由那些形容词所构成:欲望、爱情、犯罪、冒险和生死,迪伦也依然用他的精准的诗意的白描,带着黑色幽默的口吻叙述这些故事那些人。当一个老者阅尽沧桑,通常会以平和宁静的语调来看待他的过去和别人的今天,只是当老者是迪伦,他不会平和宁静,在他的口气里,嘲讽和挖苦不能缺少,否则,他的歌就缺少乐子。也恰恰是由于这嘲讽挖苦形成的黑色幽默,让他的歌以及歌中的世界,多出别人没有的辛辣。老头还有力量!

  整张专辑只有十首歌曲,却长近70分钟,七分钟以上的作品占到一半。 13分54秒长度的同名曲,讲述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最后一夜,45小段几乎是将船上诸人一一唱遍,这首曲子在缓慢中不断反复,气场强大,聆听一遍耳朵不免出汗。所幸,此曲前后两首作品更为出色,前一首9分5秒的《铁皮天使》(TIN ANGEL)是对当年精彩万分的《轨上血痕》专辑(BLOOD ON THE TRACKS)的遥远回应,有些残酷有些俏皮;后一首7分25秒的《前进吧约翰》(ROLL ON JOHN),则是对约翰·列侬的深情追忆。这三首曲子构成的30分钟,或许是迪伦新世纪以来最震撼人心的半小时。

(责编: 琉璃)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