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蔡健雅与魔鬼的围炉夜话

2013年12月11日11:51  新浪娱乐 微博
蔡健雅新专辑《天使与魔鬼的对话》 蔡健雅新专辑《天使与魔鬼的对话》

  文/Rojay

  蔡健雅[微博]新专辑《天使与魔鬼的对话》未听之前先入眼帘的是这么一句:“这是我出道以来,最坦诚的一张专辑。”我便感到疑惑,难道之前她的专辑不“坦诚”吗?那之前的专辑又是为谁而唱的?

  在以往的专辑中,蔡健雅就像是“天使”,吟唱治愈人心的歌,听者很容易就入心入肺,一曲终了大多数人都会有感同身受的慨叹,这也有意无意成就了她三届金曲歌手的风光,以及“都市女性代言人”的身份。而新专辑的宣言传达出来的意思便是:这一次,我会为自己歌唱。通常这么说的人,都像是为大家打上一针预防针,提醒听众朋友们,这一次就不会那么“好”听了的啊,要把私人化的自己抛出来了。于是,相比之前的专辑,这一次的《天使与魔鬼的对话》并不是那种你在干着别的事听到就被会吸住的音乐,这一次它更私人也更耐听,或者是说需要耐心倾听。

  虽然名为天使与魔鬼的对话,但其实,专辑中的歌曲,“魔鬼”在对话中是占据上风的,大多数的曲目都是自己心中的魔鬼与别人眼中的天使的蔡健雅的对话,这几乎可以在每一首歌中找到踪迹。就单拿出那几首由其自己作词作曲的来看,《单恋曲》有着明显的递进三段式结构,第一段是平静的开头“过去的回忆,我试着抽离”,第二段逐渐急促的配乐与“又再次奋不顾身跳进深海底”的挣扎配合得天衣无缝,在副歌化开的情绪是“呐喊和哭泣”,至此结束了第一次对话试探,bassline的游走与和声的絮语是此曲最精彩的部分;之后便是专辑同名曲《天使与魔鬼的对话》,“摇滚”吉他、“爵士”钢琴奏起,鼓的节奏敲的如战鼓一般,而后吉他渐渐盖过钢琴,就像魔鬼扑倒了天使,这一首是编曲最为丰富也是天使与魔鬼展开正面对话的战场,“怕失去爱又怕被爱”的纠结显露魔鬼已经占据了上风;到《坠落》的时候,天使已经彻底的败退,这首是蔡健雅最坦诚的专辑中最自在的一首歌,已经不需要细究词曲的表达,她的直白哭诉不言而喻。

  整体而言,这一张专辑的基调是“灰暗”的,不要管蔡健雅的新造型,专辑的封面是最契合专辑色彩的,银灰的主调,虚实的面容。《极光》的宁静前奏,整曲的冰冷至终了没有太大的波澜。《十万毫升的眼泪》则是简单钢琴搭配低诉的弦乐贯穿全曲。《KeepBreathing》也并不复杂,无论是开头的福音feel还是副歌JamesBlunt式的优美吉他。当然,专辑还有一些编曲较为动感、俏皮的曲目如青峰[微博]填词的《费洛蒙》、李焯雄的《唱衰》、小S[微博]填词的《被驯服的象》,但从歌词的内容而言,并没有多少“治愈性”,而是“不唱好/我来/唱衰”、“到底要笑得多虚伪/才能融入这世界”这般直白的态度,与狗董合作的《EasyCome Easy Go》已是难得的豁达。这与以往大众音乐印象中的“天使”蔡健雅是稍有区别的,这多少会有一定的冒险成份,问题是她对这种风险有着怎样的承受力?作品已经抛出来,打分的权力交给各位大众评审吧。

  一个成功的流行歌手想要把坦诚的自己抛出来,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因为需要突破的不只是大众印象的桎梏,也需要突破自身的困局。《天使与魔鬼》的姿态就如同BobDylan通过插电表明自己并不只是一个民谣歌手,又通过远离运动表明自己并不只是一个抗议歌手,他并不想当别人的代言人,正如蔡健雅不想只是个都市女性代言人,在这把年纪,她开始尝试去还原自己正视自己,也让大家一窥她心中的“天使与魔鬼”,我觉得这一张已经是晚来了。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